江门市节瓜生产技术规程

2018-01-16 08:57冯锦乾张子鹏方君宁
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虫营养种子

冯锦乾,张子鹏*,方君宁

(1.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江门 529060;2.江门市科技服务中心,广东 江门 529000)

节瓜在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的栽培历史较为悠久,300年前就有种植,在《新会县志》和《广东新语》中均有记载[1]。节瓜在江门地区种植普遍,是主要的蔬菜品种。在节瓜实际生产中,广大农户对病虫害的防治各施己法,很大一部分生产者盲目施药、滥用农药,不但对病虫危害未能有效抑制,而且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节瓜生产技术规程来指导和规范江门地区的节瓜生产。本标准对节瓜的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防治与采收程序进行了规范。

1 定义

节瓜,又称毛瓜,属葫芦科冬瓜属,是冬瓜种的变种。节瓜属于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系强大,茎蔓生、5棱、被绒毛,侧蔓多。叶片绿色,叶掌状、5~7浅裂,叶缘有小锯齿,叶面与叶柄均具有刚毛。雌雄异花同株,花单性,花冠黄色或黄绿色。果实圆筒形至长圆筒形,果皮绿色,密被绒毛,具浅黄色斑点或无,成熟果实表面被有蜡粉或无,嫩果与成熟果均可食用,以嫩果为主,肉质致密。种子近椭圆形,扁,浅黄白色,具突起边缘。

2 产地环境

符合NY/T 5010—2016的要求,宜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种植。

3 品种选择

应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商品性状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江玉11号节瓜、宝玉节瓜、玲珑节瓜、黑毛节瓜等。

4 种子标准与播种育苗

4.1 种子质量

应符合DB44/T 365—2006的要求。

4.2 用种量

每667 m2栽培面积的小籽品种用种量为30~50 g,大籽品种用种量为100~150 g(具体用量参考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计算)。

4.3 露地直播

夏秋季可直播,采用先浸种催芽,种子露白后露地直播的方式。直播时每穴播1~2粒露白的种子,深度2 cm左右,种子平放,播后盖稻草或黑色遮阳网,浇透水,田间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5%为宜。3~5 d后即可出苗,当幼苗长至3片真叶时可间苗,每穴保留1株壮苗。

4.4 育苗设施及苗前准备

4.4.1 育苗设施

春季育苗可选用小拱棚、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设施;夏秋季育苗可于露地或小拱棚内进行,但要做好防虫、防雨、防晒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穴盘育苗和工厂化育苗。

4.4.2 苗床规格

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起垄做苗床,垄高30 cm,垄面宽80~120 cm,垄面要整平压实。

4.4.3 营养土选择与配制

育苗营养土可选择适于瓜类育苗的商品育苗基质,也可用田园土、草菇渣、河沙按5∶4∶1的体积比配制成的营养土,且每立方米营养土拌入三元复合肥(15-15-15)1 kg。营养土要求土质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土壤pH 5.8~7.0。配制营养土时要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较少病虫源的田园土。

4.4.4 营养土消毒

主要是为预防苗期猝倒病的发生。每立方米营养土可添加50%多菌灵100 g和敌敌畏50 g进行消毒,也可用40%福尔马林50~100倍液分层喷洒在营养土上,每层土厚20 cm左右,积层成堆,土堆高不应超过1 m,然后用塑料薄膜密闭覆盖,闷堆5~7 d,之后揭膜晾晒2~3 d,待药剂气味散尽后即可应用。

4.4.5 营养土装盘

一般选用50孔穴盘,于播种前1 d将营养土装入穴盘内并浇透水。如采用商品育苗基质,装入穴盘前先用清水淋湿并拌匀,基质湿润程度以手握能成团且无滴水为宜。

4.5 种子处理

4.5.1 浸种

种子先在50~55 ℃的热水中浸泡15 min,取出冲洗干净,接着用30 ℃左右温水继续浸泡3~5 h,其中小籽品种浸泡3~4 h,大籽品种5 h为宜。

4.5.2 催芽

浸泡完毕的种子经清洗后晾干表面水分,再用湿布包好置于30~32 ℃恒温箱或其他可以保温的容器中催芽,每隔12 h翻动1次,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

4.5.3 播种

4.6 苗期管理

4.6.1 温度

苗期日间适宜温度为25~30 ℃,夜间适宜温度为18~22 ℃。遇低温或下雨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及防止雨水冲击;遇烈日高温时要遮阳降温。

4.6.2 水分

土壤湿度保持在70%为好。

4.6.3 炼苗

当苗长到2~3片真叶时要进行炼苗,春季通风降温,秋季逐渐撤去遮阳物,适度控制水分。

4.6.4 壮苗标准

作为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饱满充满自信,英语教学中切忌古板、生硬、板着面孔。因为教师良好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师的影响。另外,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工整规范的板书,都有可能感染学生,使他们的内心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以情育情,才能与学生产生高质量的交流,从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3叶1 心,株高10~12 cm;子叶完好,叶色浓绿;根系发达不散坨,无病虫害;苗龄25~40 d。

5 栽培管理

5.1 栽培季节

春、夏、秋季均可种植,但忌与瓜类作物连作。节瓜喜温耐热,生长适宜温度在20~30 ℃。

5.2 地块选择

应选择前茬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水旱轮作地块更佳。

5.3 整地施基肥

土壤要提前20 d以上深耕晒土,如土壤偏酸性,整地时可每667 m2撒施熟石灰50~100 kg,混匀耙碎后开沟做畦,畦宽1.6~2.0 m(包沟),畦高约30 cm,畦面呈龟背形。在畦中间开约20 cm的沟,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1 000 kg或商用有机肥250 kg,以及过磷酸钙30 kg、三元复合肥20~30 kg,施后覆土。有条件的地区在施入基肥后覆盖地膜,并膜下安装滴灌管,以利于节瓜生长、提早上市及减少杂草滋生。

5.4 定植时间

当幼苗达到壮苗标准时及时定植。春季选晴暖天气定植,秋季选晴天下午定植。

5.5 定植密度

单行种植,定植于畦中间,株距35~50 cm,每667 m2种植约800株;双行种植,定植在畦两边,株距45~50 cm,每667 m2种植约1 500株。

5.6 定植方法

按预定的株行距在畦中间或两边挖好定植穴后再起苗,起苗时要尽量多带营养土并尽量不散坨。定植深度以覆土2~3 cm,不盖过子叶为宜,边定植边浇足定根水,及时封严定植孔;若土壤过干,可于第2天早上浇第2次水,再封严定植孔。

5.7 田间管理

5.7.1 水分管理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之后根据天气及幼苗长势情况进行淋水。幼苗期保持畦面干爽,之后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及时排水。

5.7.2 追肥

根据长势及产量要求,在底肥基础上结合平衡施肥或测土配方施肥,及时追肥。在生长期内,节瓜连续坐瓜能力强,消耗养分较多,为保持植株生长旺盛、延长采收期,需大肥大水充足供应。直播田间苗后、移栽田移栽之后7~10 d追施1次稀薄的提苗肥,可用浓度0.3%~0.5%的三元复合肥水溶液浇施。

开花期施1次重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15 kg。若采用膜下滴灌设施供应肥水,则要分成2次追施,时间间隔5 d左右。

进入结果盛期后每隔5~7 d或每采收2~3茬瓜追肥1次,每次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2~15 kg。

为保持并延长叶片有效光合期,可适当追施叶面肥,同时能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膨大。可选用0.3%磷酸二氢钾及其他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一般每隔10~15 d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1次。

5.7.3 搭棚引蔓

当瓜苗长至25 cm左右且生出卷须时可进行搭架引蔓,搭架方式可采用“井”字篱笆架、人字架或平棚。瓜苗开始抽蔓时要及时进行人工引蔓,引蔓上架后要加强导蔓,及时调整茎叶分布方位。一般每2~3 d引蔓1次,选择晴天上午9时以后或下午进行。

5.7.4 整蔓摘叶

在结果前要摘除全部侧枝,结果后适当选留侧蔓。枝叶如果生长过密则应及时摘除部分枝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发现瘦弱侧蔓及枯、黄、老叶,病虫叶和病虫果时要立即摘除,且带出田外,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5.7.5 人工授粉

为提高坐果率及增加产量,特别是在阴雨天,可进行人工授粉。于上午8:00—10:00摘取当天盛开的雄花,将其与当天初开的雌花轻轻摩擦,使花粉均匀涂抹于柱头上,实现人工辅助授粉。通常1朵雄花可为3朵雌花授粉。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危害

主要病害:猝倒病、疫病、白粉病、枯萎病、蔓枯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蓟马、瓜绢螟、美洲斑潜蝇、白粉虱、蚜虫、黄守瓜、瓜实蝇等。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6.2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处理,培育无病虫壮苗;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实行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科学平衡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

6.3 物理防治

采用银灰膜避蚜;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成虫;投放性诱剂诱杀瓜实蝇;悬挂黄、蓝板诱杀潜叶蝇、瓜实蝇、白粉虱、蚜虫和蓟马等。

6.4 生物及药剂防治

积极保护天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春雷霉素、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等,以及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鱼藤酮等防治病虫。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需按照NY/T 1276—2007规定执行。

7 采收

当果实达到商品瓜标准时及时采收。一般节瓜开花后7~10 d即可采收。及早收获第1瓜,以免影响植株后续生长。一般在早晨摘瓜,采收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果实损伤。采收结束后及时将田间残枝败叶、病瓜、杂草及地膜等清理干净,保持田园清洁,以备下茬生产。

[1]陈碧琳,邱汉林,叶晓青,等.岭南名优蔬菜栽培技术[M].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9:142.

猜你喜欢
病虫营养种子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桃种子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可怜的种子
蔬菜与营养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