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园林建筑设计理论,拓展园林建筑研究领域

2018-01-16 11:51尹博锜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文化传承

尹博锜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元。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以一种“有形”和“无形”的状态存在。研究将侧重点放在传统文化的“有形”传承方面,以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为例,研究其中的文化传承策略,丰富园林建筑设计理念,拓展园林建筑研究领域,从而为园林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领域;理论内涵;文化传承

一、引言

我国的园林建筑设计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时期的园林建筑设计都是该时期文化“有形”传承的结果。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我国园林建筑设计新的内涵,也成为屹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值得展开深度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园林建筑设计理论提供一定的丰富效用,拓宽现阶段学术领域有关于园林建筑层面的研究层次。

二、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的价值

(一)满足意境构建要求

建筑是赋予园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筑设计的核心则是想要迎合使用阶层以及使用者本身的喜好,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江南园林建筑的风格特征为例,该类型的园林建筑侧重淡雅素朴,布局自由,以这样的方式来彰显出本地区的人杰地灵。江南园林建筑设计的风格明显有别于北方的建筑,且建筑设计风格多变,以亭榭廊楼居多,建筑风格也以水墨色清新为主。因此,从江南园林建筑设计的特点出发,其能够将文化内涵在其中得以传承,达到意境构建的基本要求,完成文化的有效渗透。意蕴是园林建筑设计的灵魂之所在,完成意境创设则等于赋予了整个园林建筑景观新的生命内涵。然而,也正是文化内涵的存在,从江南园林建筑设计中能够看到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彰显建筑体系的内在价值。

(二)优化空间结构设计

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风格,多讲求一种空间结构的优化设计,想要通过空间紧密排列,从而满足“移步换景”的目标,将园林建筑设计的空间结构赋予艺术性的特性,为观赏者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从而在良好的体验当中去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在奇妙体验当中去解读文化本身的魅力。以苏州园林拙政园为例,中部建筑密度达到了16.3%。而早期的拙政园园林建筑多是以单体建筑为主,到在晚清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园林建筑本身趋向于群体建筑组合,庭院空间的变换曲折,做到了“移步换景”的效果。可见,园林景观设计中有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三)符合造型设计变化

园林建筑,通常是在园林景观当中供人休息、观赏园林的建筑物,当然也具有装饰性效果,用以衬托和彰显出园林景观的基本风格特点,是一种添加在自然景观当中的人工元素。因此,在园林建筑设计中传承文化,符合造型设计的要求。纵观我国大多数的园林建筑设计内容,在进行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多是采取完全对称和虚幻的结构设计方式,用以表达和诠释其中的内涵,使得整个园林景观的内涵得到充分表现,借助造型设计的变化使得观赏者感受到整个园林的动态性,进一步理解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的传承,使得造型设计富于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四)完成对细部的渲染

建筑本身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属于一种流动性的艺术形态。从外在的整体园林构成来看,建筑是园林设计中的点缀。而从园林建筑的细节着手,则能够发现其中所展现出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特色。在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到园林建筑设计所表现出的独特性,借助这些小的装饰性元素,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特性。可以说,文化的传承能够实现对园林建筑设计细节部分的有效渲染,彰显时代特色。

三、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的现状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园林建筑设计与其相伴而生,历史悠久。从传统古代的园林建筑设计来看,其不单单要起到一定的绿化功能,还需要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现。而发展至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融入了新的理念,也伴随着建筑技术以及设计方式的革新,为文化传承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但不可忽视,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内涵丰富,值得从中挖掘其价值,用以传承到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丰富其中的文化内涵。

我国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园林建筑设计风格。在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当时的西方思潮也对我国的园林建筑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其陷入到设计误区当中。由于思想的先进性,导致我国园林建筑设计的风格开始盲目西化,造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受到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导致园林建筑设计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文化内涵逐步丧失。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园林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多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建筑的造型方面,旨在通过西化的方式来展现出设计的独特性。虽然在这种西方文化的冲击作用下,园林建筑设计的外观得到创新发展,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则出现发展困境。其二,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照搬。虽然目前我国园林建筑设计较多,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照搬模仿问题,导致很多园林建筑设计趋于同质化,缺乏特色与个性,从而更无法从中看到对于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弘扬,创新发展之路受到严重影响。反观现代的园林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将现代文化内涵融入其中,看到时代的变迁,就标志着自己迈入新时代。

四、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策略

园林建筑设计包含多层面的内容,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系统的庞大体系。为更全面的对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策略展开分析,分别从设计理念、设计形式、设计空间以及设计色彩等多层面着手,为“有形”的文化传承提供保障。

(一)园林建筑设计理念的文化传承

园林建筑設计理念的文化传承策略,需要革新传统的设计理念,为文化传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具体如下:其一,以人为本。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处处能够看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呈现。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则是西湖景区的苏堤、白堤,在数百年的传承当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得到传承。其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园林建筑设计本身是服务于使用者的,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得园林建筑设计充分尊重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将其中的文化精髓和文化内容融入到建筑设计理念当中。可以说,这种先进的思想在当代依旧有所呈现,受到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师的热衷。其三,生活化思想。生活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样也是文化得以传承与丰富的空间。在园林建筑设计理念当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对于促进园林建筑设计理念的快速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园林建筑设计形式的文化传承

园林建筑设计形式实则是一种建筑风格的具体呈现,不同的设计风格既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也蕴含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以及社会背景。以徽派建筑特色为例,该建筑设计形式以粉墙黛瓦、封火山墙为主,彰显了当时历史时期徽州地区对于防火的意识和文明情况,也展现出传统建筑的审美特点与美学特征。从园林建筑设计形式的文化传承出发,对现代建筑设计形式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在建筑设计形式层面的优化,不单单是简单的照搬和模仿,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结果。以茶文化为例,其作为西湖文化内涵中的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元素。在现代的园林建筑设计当中,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茶文化完成建筑设计,通过古朴的茶坊、茶室,将其融入到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当中,与茶文化的内涵有效融合,走出一条现代设计形式中的文化传承之路。

(三)园林建筑设计空间的文化传承

从我国现有的经典园林建筑设计中,可以看到其对于空间设计的灵活特性,或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但空间层次鲜明,“移步换景”,能够给观赏者能够带来全新的体验,对于园林建筑设计本身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探索其中的文化内涵。但不可否认,灵活地做好园林建筑设计空间的构建,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进行庭院设计的过程中,园林建筑空间结构的作用显著,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到园林建筑与现有景观之间的协调性,满足文化传承的目标,走出和摸索出一条自然恬静的景观形态,为自然生态景观的具体表现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园林建筑设计空间的文化传承,要以自然景观为前提,以达成心灵层面的共鸣,借助传统设计风格,彰显文化特性。

(四)园林建筑设计色彩的文化传承

园林建筑设计色彩方面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有形的文化传承模式,这是将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风格以及色彩变化,进行现代化的演变与处理,虽然色彩表现的技术手段有所差异,但依旧能够将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色彩文化传承表现出来。园林建筑设计,强调色彩本身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讲求的是一种自然的属性和发展形态,满足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特性,从而以加深群众理解的方式,达到文化传承的目标。当前,常被应用到园林建筑设计当中的色彩主要是以青色、白色、红色为主。以西湖园林建筑设计的色彩风格为例,建筑风格主要是以青色和白色为主,呈现出一种淡雅、幽静的风格特点,使得观赏者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园林建筑设计中以色彩的方式来达到文化传承的要求,效果更加直观,值得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充分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群星,丁鋼锋.探究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中文化的发扬[J].居舍,2018,(13).

[2]韩邦建.园林建筑设计中文化传承的体现[J].居舍,2018,(1).

[3]程晓波.文化传承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探究[J].南方农业,2017,(14).

[4]吴慧.从中国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看文化传承[J].建筑,2017,(3).

[5]刘逸飞.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园林建筑文化体系的传承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6,(14).

[6]侯永胜.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探讨[J].山西农经,2015,(8).

[7]王宇,吴明哲.从园林景观看江南建筑文化的传承[J].大舞台,2015,(10).

[8]刘卫伟,玉有钦,陈瑾.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门窗,2014,(5).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文化传承
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以文化人”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方式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