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阅读策略?开启阅读门径

2018-01-18 09:58张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乔纳森三体梵高

张媛

阅读策略是指读者为达到阅读目标,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阅读技巧及方法。就整本书阅读教学而言,阅读策略既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手段;既是教学过程,也是教学结果。分析、提炼科学、有效的阅读策略,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合理运用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能够有效推进深度阅读,更好地开启学生独立阅读的门径,提升其语文素养。

下面以传记小说《渴望生活:梵高传》、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寓言体小说《海鸥乔纳森》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传记小说、散文集、科幻小说、寓言体小说在教学中可采用的阅读策略。

一、例谈传记小说阅读策略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传记小说的典范之作。传记小说兼具传记和小说的双重特征,即用小说的技巧和手法讲述真人真事。作者在研究传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传主为主角展开情節、叙述故事。传记小说作者需要借助自己的想象还原传主的人生历程与生活场景,运用文学手法细致描摹,力图再现“活生生的人物”。阅读本书适宜使用的策略包括抽取要点、再现还原、跨界阅读。

1.抽取要点

传记阅读最重要的信息莫过于传主的生活经历、关键事件、重要他人、压力难题、生活主题、人生信条等。学生需要依据本书体式特征,横跨全书各个章节,从不同角度抽取要点,完成对不同要点的梳理。

例如,当学生关注“生活主题”时,要从书中各个章节寻找描写梵高绘画风格的笔触,全面整合后可见其绘画历程变化轨迹。又如,当学生关注“重要他人”时,可用不同色彩的便笺纸做好书签,贴于该人物出场描写页。当要点齐聚,梵高的“亲人”“友人”“师长”“阻碍者”“所爱之人”等信息便可汇聚交织成“梵高的人际圈”,这些情节要点可从另一侧面呈现传主的形象特质。

2.再现还原

传记小说作者为人物立传,力争写出“活生生的人”。读者在阅读传记小说的过程中,要借助史实陈述与细节描写等“再现生活情境”,“还原传主形象”。“再现还原”的目的是读懂传主其人其事,可在时代背景、事实经历中再现当年故事,亦可在人物关系网中还原传主形象,还可在画作的线条与色彩中捕捉传主的精神气质。

例如,在阅读第四卷第8节《吃土豆的人》时,学生可运用“再现还原”的阅读策略重温那难忘的十二天:梵高渴望用绘画为布拉邦特乡村生活定格,他渴望用一件作品抓住农民住茅屋和吃煮土豆的精神。他用画面说明“这些在灯光下吃土豆的人曾经怎样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他们拥有那种自食其力的尊严。布拉邦特农民的生活场景与德格鲁特一家人的言行都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场景,并还原出梵高的艺术理想:在真实的生活中追寻美的本质,在描绘痛苦中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

3.跨界阅读

我们身处阅读终端多元化的时代,书籍、报纸、电影、话剧、移动设备都可以成为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2015年(梵高逝世125年)不仅是“梵高年”,也是“印象派之年”。全球艺术界策划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来纪念这位大师,从更为人文化的新视角探讨梵高的艺术。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网络电台收入蒋勋播讲的《拥抱梵高》,人艺小剧场推出话剧《燃烧的梵高》……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都可成为学生跨界阅读的资源,加深学生对《渴望生活:梵高传》传主人物形象、精神气质的理解;不同媒介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呈现方式,也为我们的理解开辟了多条道路。

二、例谈散文集阅读策略

《孩子,你慢慢来》是一本由23篇文章结成的散文集,记录作者与儿子一同成长的故事,在书中作者倾诉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自己、重新成长的欣喜与感悟。 阅读《孩子,你慢慢来》,可以使用自我提问、变式阅读、联结等策略深入理解主旨,感受散文魅力。

1.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策略强调学习者在阅读时自由监控行为,积极主动地阅读。自我提问策略在回忆阅读材料的主要观点和细节描写,及理解文章方面很有效。《孩子,你慢慢来》充满“高度的感性”,亦不乏“深刻的理性”,字里行间不仅有母亲的深情,还有知识分子的深思。学生如能使用“自我提问”策略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有助于探究书中蕴藏的深意。例如,在阅读序言《蝴蝶结》时,学生可提出:“序言中的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要写‘回教徒那一段?”“‘爱河的水很脏有什么特别的用意?”等问题,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可以帮助探究全书的主旨——对“人”的尊严的呼唤与尊重。

2.变式阅读

变式阅读是指改变表述体裁、重组文章内容、改变学生角色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挖掘其思维潜力,丰富其生命体验。如将散文中相对集中的故事情节改编为微电影脚本,改编过程中,学生会格外关注作品中“可视化的语言”。又如将《野心》中妈妈的生活内容改写为“时钟表盘”,可以更直观地呈现出“妈妈”与“职业女性”二者之间的矛盾与纠结。变式阅读策略的使用,可以换个视角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3.联结

阅读本书,可以使用联结策略,在“文本内”“跨文本”和“联结生活体验”三个层次的联结阅读中获得的真切深刻的阅读感受。本书没有一以贯之的完整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复杂情节,散落于各篇文章中的“生活即景”共同构成了温情无限的生活画卷。首先,运用“文本内联结”,发现多篇散文共同指向“慢慢来”的人生态度,在“慢”的过程中,我们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尊严。其次,运用“跨文本联结”,与“人生三书”的另外两部《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共读,可以看到生命成长不同阶段带给人的不同思考。再次,运用“文本与个人体验联结”,唤醒童年记忆,融入作品情境,感受字里行间的细腻温情,理解作者对生命个体尊严的尊重。

三、例谈科幻小说阅读策略

“《三体》三部曲”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和《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作品讲述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三体》经刘宇昆翻译后在美国出版,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部被引进美国的中国长篇科幻小说。2015年《三体》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被誉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

阅读《三体》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跨界阅读、内容重组、故事语法、分析冲突等策略,以更好地理顺故事情节、畅想宇宙图景、理解科学理性、反思人文价值。

1.跨界阅读

跨界阅读可以从两个或更多的学科中整合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科学知识与技术在《三体》三部曲中随处可见,如理论物理、电磁反射、核爆炸、纳米技术、光速、物质总量等。因此单一的审美化的文学阅读无法满足阅读科幻小说的需求。阅读《三体》,需要知识的多元整合,学生要借助数学、天文、物理、逻辑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解故事情节,畅想宇宙图景。

2.对照阅读

阅读《三体》时,可以使用对照阅读策略,将具有一定关联的事件和人物对比参照,在相似中区分其差別,发现其联系。读者对重要内容进行对照阅读,可以更好地判断作者写作的关键部分,进而理解、评价内容。如第三部中,云天明借助自己创编的三个童话故事向程心传递出重要信息,三个故事的解读构成了全书后半部分的主体内容。“无法展平的雪浪纸与肥皂船”影射“空间曲率发动机”,这个隐喻被程心和艾AA解读,人类根据这个原理成功造出光速飞船。“针眼画师”作画暗喻二维化打击,“降维打击”正是后文人类文明被摧毁的方式。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与书中主人公也形成对应关系:如露珠公主与程心,长帆与关一帆等。运用对照阅读策略,学生可以在前后文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故事图式

不同的故事有不同主角、背景、情节、冲突及结果。故事图式将故事分解成若干部分,试图描绘故事的层级结构,给读者提供一个框架结构。《三体》叙述方式多样,情节结构复杂,故事图式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主要人物的相关故事。将故事划分为背景、主题、情节等几个成分。一些成分还包括不同层级的子成分,例如,学生通过梳理四位面壁人的表面计划、实际计划、计划破绽及“破壁”结果等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4.分析冲突

文学作品中的“冲突”是指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利益等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斗争,既包括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又包括特定环境下人物自身的冲突。文学作品由若干矛盾冲突组成,冲突是构成作品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阅读“《三体》三部曲”,学生可运用“分析冲突”的阅读策略梳理情节,读懂“冲突”背后的价值取向。《三体》故事中,人类有无数生死存亡的选择,在“冲突”面前的选择暗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人类选择圣母一般的程心作为“执剑人”,最终被三体解除了威慑。如果选择刚硬的维德,或许地球就不会受到攻击。引导学生分析此“冲突”,理解冲突的实质是人类所追寻的母性与人类生存所需的野性的矛盾,这也是人文思考与科学理性的矛盾。

四、例谈寓言体小说阅读策略

《海鸥乔纳森》是一部寓言体小说,作者假托海鸥乔纳森的形象及其带有隐喻性质的故事传递深奥的哲思。小说意蕴深远、复杂,情节中隐藏着作者的观点,主题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阅读本书适宜使用的策略包括预测、再现还原和联结。

1.预测

预测是读者阅读时根据读过的内容及与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推测情节内容的发展,包括作者或主角的情感、想法和行动。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乔纳森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不断面临选择,通过“预测”故事情节,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对前文的理解程度,提升“推理判断”能力。如教师可以请学生预测:“乔纳森回到鸥群,他的同族会怎样看待他?你的依据是什么?”或者可以预测:“乔纳森回到地球后会怎样呢?你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联系前文细节,推测发展趋势。“预测”后的阅读,学生与作者的思路对接碰撞,能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小说情节设计的精妙。

2.再现还原

本书阅读过程中,使用再现还原策略,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描述性的语言时,调动自己的感官,在头脑里形成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书环境描写与形象描写很有画面感,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文字的描述在脑海中想象相关画面,也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再现文本内容。例如教师可请学生将审议大会及其后几天的故事改写成小剧本尝试演出,要求有生动形象的场面描写,罗列出场人物,并说说他们的形象特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作者生动的描写还原成鲜活的场景,能更好地理解全书主旨。

3.联结

本书阅读过程中联结的内容主要有相关作品与个人生活体验。学生可以将原作与《生命沙伐旅》《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等书“联结”,感受“三大生命杰作”的魅力。也可以畅谈自己生命经历中与乔纳森贴合的瞬间。小说发生在“海面”的故事完全可以跨越时空,复现在我们的生活场景中,学生牵动自己的生命体验,涵泳其中,方能悟其旨趣,解其真味。乔纳森是海鸥群体的“精神领袖”,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也存在这样的精神领袖,请学生把视野转向现实世界,寻找真实的“乔纳森”,如此,书本与外部世界联结了起来。

阅读策略是教学中的训练手段,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找到了适合每本书的阅读策略,就找到了撬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杠杆。在阅读整本书时,除上述策略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理解监控”“对照阅读”“内容重构”“外化输出”“图文转换”“融入”“捕捉闪回”“寻找照应”“批注”“文本结构”“图文互解”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要言之,教师要根据不同文本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地提升阅读效果,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猜你喜欢
乔纳森三体梵高
梵高的世界
一颗热爱自由的心
——读《海鸥乔纳森》有感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
相对等三则
书与人
乔纳森·艾萨克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三体联动”构建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功能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