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2018-01-19 16:44任颖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钳夹出血量阴道

任颖

(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吉林 梅河口 135000)

引言

胎儿娩出24 h 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 ml 即被称为产后出血,倘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危及产妇生命[1]。由于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逐渐被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替代,该术式应用普遍,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时间即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研究对象为75 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把研究对象划分A 组37 例和B 组38 例。A 组年龄21-35 岁,平均(28.42±3.11)岁;初产妇26 例,经产妇11 例;B 组年龄23-34 岁,平均(28.54±3.23)岁;初产妇25 例,经产妇13 例。两组性别、年龄、产次等基础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 方法 A 组应用常规保守治疗,按摩子宫底部,排出胎盘残留,进行补液、子宫按摩,给予宫缩素处理。B 组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从阴道部位牵出宫颈,用右手中指、食指夹住子宫下段、双侧软组织,评估组织弹性、深度,发挥左手引导作用,用无齿卵圆钳钳夹子宫下段与子宫旁组织,并将子宫动脉夹住。期间,观察产妇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倘若30 min 之内发生异常,将无齿卵圆钳放开,如果出血量增加,持续钳夹。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起效时间、平均出血量。②不良反应:感染、损伤、组织坏死。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中录入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止血起效时间、平均出血量作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则通过(n,%)表示,χ2检验。如果P<0.05,提示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起效时间、平均出血量比较 B 组患者的止血起效时间、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17±1.98)min、(1214.56±109.33)ml;A 组患者的止血起效时间、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9.54±2.35)min、(1567.27±187.59)ml。B 组患者的止血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 组;B 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也少于A 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t=22.682、9.981;P=0.000)。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B 组患者中,仅有1 例(2.63%)发生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1/38);A 组患者中,感染4 例(10.81%),损伤2 例(5.41%),组织坏死1例(2.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2%(7/37)。B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 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别明显(χ2=5.218,P=0.022)。

3 讨论

产后出血在临床上较常见,诱因为凝血功能障碍、难产、子宫病变等,其不仅危害产妇健康,还会影响乳汁分泌,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2-3]。临床上,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止血措施,将其对产妇的危害降到最低,保障其生活质量。由于常规保守治疗存在缺陷,很容易发生产后再出血情况,影响临床疗效。当前,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实施效果好。

在产后出血中应用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其相对比较新颖,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压迫止血效果,还能够通过钳夹子宫动、静脉,降低子宫血供,以免形成凝血栓,钳夹宫旁骨盆神经,对子宫肌层收缩起良好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B 组患者的止血起效时间比A 组短;B 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也比A 组少;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63%,显著比A 组的18.92%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提示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既能够缩短止血起效时间,还能够减少平均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在产后出血患者中适用性强,增强止血效果的同时,很少发生不良反应,说明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钳夹出血量阴道
经皮二尖瓣钳夹术在二尖瓣反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一种多功能标准化剥线钳在电力计量装置安装中的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公铁联运钳夹车的研究探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指压钳夹法抢救心脏破裂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