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区农户养殖母牛适度规模模式探讨

2018-01-19 19:56柏中林柏中峰王之保杨黎明牛新建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泌阳县犊牛母牛

柏中林 ,柏中峰,王之保,杨黎明,牛新建

(1.泌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泌阳 463700;泌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泌阳 463700;3.泌阳县夏南牛研究推广中心,河南 泌阳 463720.)

2018年1~3月份,据我们对河南省泌阳县3个肉牛交易市场、15个规模养殖场(户)的调查,250 kg左右的公牛犊平均售价达40元/kg、250 kg左右的母牛犊平均售价30元/kg、500 kg的成年母牛平均售价24.6元/kg,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25%、20%和17.14%,目前繁殖母牛存栏不足是制约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由于受运输应激、疫病防控、价格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肉牛北繁南育及异地育肥的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就目前的肉牛养殖现状及国际国内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原农区肉牛养殖全面振兴势在必行,振兴的根本出路在扩大母牛养殖规模,中坚力量在于农户适度规模养殖的快速扩张。与生猪、家禽等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种相比,国内肉牛尤其是能繁母牛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从土地供应、环保、资金、管理、比较效益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大体量的社会资本绝大部分注入到了加工或育肥等产业链的末端及中间环节,而决定整个肉牛产业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母牛养殖,则很少有大型企业注资参与。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将是撑起母牛养殖的中坚力量。农户养殖母牛究竟规模多大才算得上是适度,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标准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业内专家也没有给出量化的数据。我们从泌阳县夏南牛养殖的生产实践出发,2017年在河南省农业厅、中原农民出版社、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来深入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综合土地、环保、资金、粗饲料来源、劳动用工、精细化管理等因素,认为中原农区农户养殖母牛适度规模,应在能繁母牛50头左右较为合适。

1 目标定位

养殖能繁母牛,规模50头,投资100万元,年效益30万元以上。

1.1 为什么选择养殖母牛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加之养牛的比较效益逐步下滑,我国肉牛出现了生产拐点,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存栏量逐步在下降,尤其是母牛养殖的存栏下滑严重。面对肉牛存栏不断下降,国内牛肉的刚性需求带来的活牛、牛肉价格不断攀升的供需矛盾,进口及走私牛肉迅速填补了国内牛肉短缺的空间。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消费牛肉5 kg左右(数据来源:李辉,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官网),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按人均10 kg计算,每年需1 300万t牛肉,若全靠进口,将占全球牛肉消费量的22.56%(2014年全球牛肉消费量5 762.9万t,数据来自《2104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足可以引起世界性的牛肉贸易大战。抛开进口及走私牛肉带来的食品安全及疫病风险不讲,世界上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都难以支撑起中国13亿人口的牛肉消费。面对这一严峻的产业形势,首先从国家战略层面讲牛肉供应必须以自给为主,进口为辅,我国的肉牛产业是一个亟待加强的产业。其次,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农民增收乏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四优四化”发展战略,发展优质草畜是“四优”之一。《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6】87号)中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新增肉牛100万头”,若要如期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增加能繁母牛的饲养量。第三,从河南(包括整个中原肉牛产业带)畜牧业整体结构看,优质肉牛是短板,优质肉牛中母牛又是短板中的短板,母牛是整个肉牛产业的基础,没有母牛整个产业就会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发展优质母牛既符合国家及当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又符合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一项朝阳产业。第四,犊牛与育肥牛价格严重倒挂,也是养殖母牛的大好时机。,2018年1月-4月泌阳市场上肉公犊40元/kg,而同期育成牛(公牛)价格在26元/kg左右,目前养殖肥育牛每头利润在1 000~1 500元,而养殖母牛每头利润至少在3 000元以上。第五,牛价一直是稳中有升。牛肉逐步成为生活刚需,自2007年以来我国牛价一直稳中有升,据张春雷、万仁荣的分析,“中国牛价不存在暴跌的可能性。”第六,散户迅速退出。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攻坚战”的进一步深入、“乡村振兴”计划的逐步推进,分散在村庄、居民区周边的散养户将加快退出,农户适度规模养殖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1.2 规模定位

为什么选择50头规模?一是能够享受到国家对母牛养殖的补贴政策。2014年国家启动了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对肉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2017年国家停止该项目后,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继续实施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对存栏10头以上(含10头)能繁母牛的养殖场户,当年出生的犊牛,每头省级财政补贴不超过600元。二是小规模饲养便于积累经验,投资目标也容易实现。三是能够确保集中精力从事这项事业,过小的饲养量不能成为主业,只能是一项家庭副业。四是年收益目标已超出夫妇二人外出务工的总收入,对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成功人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五是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占地面积较小)。六是便于粗饲料的收集利用、便于粪污的消纳(利用自有土地及周边农户土地)。

1.3 规模定位的意义

可以做到“四不误”、实现“四方共赢”。一不误牛场的管理,原你创业梦想,实现老板梦。二不误农活,农忙时可以帮助妻子干农活,对有责任心的男人有吸引力。三不误子女的教育,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一条对重视后代教育者有吸引力。四不误赡养老人,据2018年7月我们对24家肉牛养殖场户的问卷调查,为什么要从事肉牛养殖,6家养殖户回答“为了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家里老人无人照顾”,占参与调查场户的25%。

2 占地面积及土地来源

2.1 占地面积估算

据《实用养牛大全》(陈幼春,吴克谦主编),繁殖母牛头均占地100 m2~150 m2;据《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图册》(曹兵海,杨军香主编),每头繁殖母牛平均占地面积需要80 m2左右;根据泌阳县母牛养殖的生产实践,中小规模养殖场户,1头繁殖母牛占地面积50 m2,就可满足生产需要。50头能繁母牛,需要2 500 m2,不足0.27 hm2土地。

2.2 土地来源

利用一般耕地、荒山、荒坡、滩涂草场或空心村中的空闲地改造,禁止使用基本农田及毁坏林地建牛舍。

3 劳动定员

两个劳力、夫妇二人,不需外聘工人。效果可以达到 “三降三升”,最终可以实现“效益倍增”。

3.1 三降三升

三降:人工成本、饲养成本、管理成本。三升:责任心、犊牛成活率、效益指标。

3.2 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

据我们调查,凡是中小规模(能繁母牛20~50头)、以家庭养殖单元为主体的养殖户(不外聘劳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高、一低、一稳定”。一高即:犊牛成活率高,犊牛成活率都在95%以上,个别场户甚至达到了100%(2017年度);据泌阳县能繁母牛(犊牛)保险提供的数据,全县犊牛死亡赔付率超过了12%。一低即:牛群发病率低。一稳定即:养殖人员稳定、收入稳定及养殖稳定,对扩大规模有强烈的愿望并愿意继续长期从事肉牛养殖。

4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4.1 投资估算

计划总投资100万元。

4.1.1 土建工程 包括牛舍、青贮池、草料库、场区道路、住室(活动板房)等。根据泌阳县的实践经验,农户在自建条件下,每个槽位土建工程投资4 000元左右,50头×4 000元/头=20万元。

4.1.2 设备购置 包括饲料粉碎机、清粪车、铡草机、草料运输车、水电配套设备等2.5万元。全株青贮玉米使用专用机械收储。

4.1.2 购牛费用 (育成母牛,平均体重500 kg,单价24元/kg:50头×12 000元/头=60万元。

4.1.3 流动资金 小计16.25万元,其中草料费:50头×8元/d×365 d=14.6万元,犊牛饲养费用1.65万元。

4.1.4 管理费 水电费、防疫费、疫病治疗费、配种费及其他费用1.25万元(50头×250元/头)。

以上四项合计100万元。土建部分占比20%,由于土建投资占比较小,暂时达不到总投资规模的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投资,母牛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到50头饲养规模。

4.2 资金筹措

夫妇二人外出打工5~6年,亲朋筹借一部分,小额贷款、贴息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政府扶持项目)贷一部分。不提倡银行贷款,严禁民间高利借贷。

5 圈舍建造

5.1 牛场选址

牛场选址必须做到不准:即不准在当地政府规定的禁养区内,不准在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不准在生态红线保护区内,不准在基本农田内,不准在学校、医院、城镇居民区周边500 m以内的距离内。

5.2 母牛舍建造要点

(1)双列,南北走向,牛舍两侧建设母牛活动场地;(2)牛舍长28 m,跨度10.5 m,牛床各4 m,牛槽(地槽)各0.3 m(双面槽0.6 m),人行通道1.9 m。牛舍中间建隔栏,将每列牛舍一分为二成为2个独立的圈舍。母牛运动场东西长各6 m。牛舍内北端两侧各建设1间3 m×4 m的房间,1间用做产房,1间用做精饲料贮存库。(3)颈伽定位饲养,每圈舍12—15头牛(12 m长,2个颈伽的长度)。(4)建设犊牛饲养舍,实施母犊隔离饲养。每个圈舍各配套建设1个犊牛舍,规格南北长1.5 m×东西宽2 m,犊牛要有独立的活动场地。在犊牛舍的外侧设犊牛补饲槽,母牛喂犊在犊牛舍内。(5)饮水槽建在活动场地外侧,促使牛只运动。

5.3 圈舍建造要求

圈舍建造必须做到雨污分离、净道与污道分离,尿液及污水必须通过暗管输送至场区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6 饲草饲料储备

全株玉米4t/头、年×50头=200 t;需建造青贮池250~300 m3(1立方0.7~0.8 t);大约需要4 hm2地左右的专用青贮玉米(每hm2平均产全株玉米52.5 t)或20 hm2地左右的普通食用玉米(每4 hm2平均37.5 t)。需要麦秸(花生秧)1t/头、年×50=50 t,只要肯出力农区最不缺的就是秸秆。秸秆焚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秸秆禁烧是各级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较多的一项农村工作,秸秆过复还田,利国利民造福社会。

7 水源保障

如果不考虑圈舍冲洗因素,根据泌阳县夏南牛养殖的生产实践,存栏母牛饮水量(含犊牛饮水量)40~50L/头、d,使用地下水源者需满足最大需水量。饮用水源一定要清洁卫生,没有被污染。母牛吃、喝要分开,不提倡食槽与水槽共用。水槽必须是单独建造且专用,每天保持充足及清洁饮水,夏季水槽1天要清理一次。

8 粪污利用

8.1 清粪工艺

必须采取干清粪技术,粪便每天清理一次,堆积到贮粪场。

8.2 粪污处理设施

贮粪场设计按照《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7622)执行,应满足“防雨、防渗、防溢流”等要求。污水暂存池设计按照《畜禽养殖污水贮存池设施设计要求》(GB/T26624)执行。根据《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推荐的技术参数:贮粪场容积=存栏规模×0.6 m3,污水暂存池容积=存栏规模×1.02 m3,具体还要视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8.3 粪污消纳

每头母牛(含所带犊牛)平均每天可产鲜牛粪20 kg~25 kg。50头母牛全年产鲜牛粪36.5 t~45.6 t,每头牛每年可产发酵的风干牛粪(含水量30%以下)3 t左右,150 t风干牛粪,可供3.33 hm2的土地消纳。

9 经济效益概算

9.1 指标测算参数(依据)

9.1.1 根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团队,对全国各地的调研,肉牛母牛繁殖间隔在400 d~500 d之间,据我们的调查泌阳县夏南牛母牛繁殖间隔在400 d~450 d。

9.1.2 按目前(2018年6月份)泌阳县牲畜交易市场上架子的平均价格8 250元/头(出售体重250 kg/头×平均33元/kg,实际32元/kg—34元/kg)。

9.1.3 犊牛死亡率。犊牛死亡率统一按5%匡算。

9.1.4 夫妻劳动不取酬劳,不计算在饲养成本以内。

9.1.5 母牛淘汰残值对冲母牛死亡损失。

9.1.6 由于母牛及犊牛保险属创新型险种,在河南虽已全面铺开,考虑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效益核算中未将保险支出及死亡赔付收益计算在内。

9.2 直接经济效益

9.2.1 传统饲养方式 按照最传统、最原始的饲养方式,母牛繁殖间隔按500 d计算,母牛繁殖率是73%(365 d÷500 d×100%)。扣除5%的死亡率,每年可繁殖成活34头犊牛(68%×50头)。繁殖犊牛的收益28.05万元(8 250元×34头);由于是母牛带犊饲养,犊牛饲养费用较少,平均按每头150元计算,犊牛饲养费用5 100元;每年繁殖犊牛净收入27.54万元。

9.2.2 泌阳县模式 根据泌阳近年来夏南牛的养殖实践,平均繁殖间隔在420 d左右(14个月),母牛繁殖率86.9%(365 d/年÷420 d×100%),扣除5%的犊牛死亡,当年可繁殖成活犊牛41头(81.9%×50头=40.95头)。繁殖犊牛的收益33.825万元(8250元×41头)。此种饲养模式需要80 d断奶,犊牛饲养费用平均每头按400元计算,犊牛饲养费用1.64万元(41头×400元/头),每年繁殖犊牛净收入32.185万元。

9.2.3 先进技术模式 一年一胎技术投入,每年可繁殖犊牛50头,扣除5%的犊牛死亡率,可繁殖成活犊牛48头(50头×95%),繁殖犊牛的收益39.6万元(8 250元×48头)。此种饲养模式需要60 d断奶,犊牛饲养费用2.4万元(48头×500元/头),每年繁殖犊牛净收入37.2万元。

9.3 间接经济效益

9.3.1 牛粪收入 60元/t×150 t =0.9万元。

9.3.2 节约饲草成本 如果从市场上收购,麦秸每吨500元,如果自己捡拾每吨成本在100元,麦收季节自己捡拾每吨可节约成本400元,400元/t×50t=2万元。以上两项计2.9万元。

9.4 国家政策补贴

9.4.1 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补贴。每头犊牛600元,按繁殖犊牛(不考虑死亡率)计算,分别为:2.16万元(36头×600元),2.58万元(43头×600元),3万元(50头×600元)。

9.4.2 国家粮改饲项目补贴。全株玉米青贮每吨补贴55元。200吨每年可获得国家补贴1.1万元。

9.5 每年收入

9.5.1 传统模式 33.7万元(27.54万元+2.9万元+2.16万元+1.1万元);

9.5.2 泌阳模式 38.765万元(32.185万元+2.9万元+2.58万元+1.1万元);

9.5.3 先进技术模式 44.2万元(37.2万元+2.9万元+3万元+1.1万元)。

10 技术支撑

10.1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团队,在河南设有肉牛繁殖、普通病防治、产品加工3个专家岗位,1个综合试验站。

10.2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

10.3 各地农业部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事劳动部门的返乡农民工培训。

10.4 各地畜牧部门的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支撑。

10.5 有河南省农业厅的农技推广服务平台等。以上这些培训和服务,国家都有专项经费支持,都是免费的。

11 风险保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6】87号),文件规定:“发展肉牛基础母牛政策性保险,保费由省财政补贴30%、市财政补贴20%、县财政补贴20%,投保人承担30%。”农户每头母牛交保费96元,每头犊牛交保费20元,母牛死亡后每头由保险公司赔偿8 000元,犊牛每头赔偿2 500元。

12 架子牛何处去

12.1 订单生产

依托当地的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肉牛养殖或肉牛加工企业签订架子牛收购合同,实行订单生产。也可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

12.2 龙头企业收购

当地有大牲畜交易市场的,到交易市场去出售。没有交易市场的交售给当地肉牛育肥企业。

12.3 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

根据泌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泌阳县夏南牛育成牛交易补贴办法(试行)的通知》(泌政办【2015】30号)精神,结合企业具体要求,如果养殖的是夏南牛,体重在500 kg以上,屠宰率公牛在54%以上、母牛51%以上,交售到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厂,每头牛由泌阳县财政直补售牛场、户500元。

12.4 小资型企业

育肥、加工、销售,自产自销,逐步扩大规模,建立自主品牌,全产业链发展。

猜你喜欢
泌阳县犊牛母牛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夏南牛拉动百亿产业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泌阳县
泌阳风光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