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和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效果对比

2018-01-19 22:48唐照方曾永威邓学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肾镜清除率尿道

唐照方 曾永威 邓学斌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指位于输尿管上段并导致在同一部位输尿管梗阻且滞留时间>2个月的输尿管结石, 主要症状表现为血尿和绞痛[1-3]。在治疗该种类型的结石时, 采用传统的体外冲击波与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欠佳。因此, 当前临床中普遍采用URL与MPCNL等手段治疗。本次研究主要对采用URL与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无进行手术治疗的禁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RL组与MPCNL组, 每组60例。URL组男35例, 女25例;年龄20~68岁。MPCNL组男32例, 女28例;年龄21~6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经泌尿系统超声、静脉肾盂造影(IVP)以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1.2 方法

1.2.1 URL组 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再让取膀胱截石位。按照常规行消毒与铺巾等处理, 通过尿道将型号为WolfF8/9.8的输尿管硬镜置入到患者膀胱处, 再进入患侧输尿管, 采用钬激光(100 W+)方法处理结石, 假如有输尿管息肉一并切除并钳出, 使用取石钳将较大碎石夹取出来。在手术结束后在患者体内将尿管置留2~4 d后拔除, 而双J管需要置留1个月后拔除。整个操作过程中, 需要保持适宜灌注压, 因为灌注压过大可能会使结石返回肾脏。

1.2.2 MPCNL组 患者均先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后取截石位。将型号为F5/F6的输尿管导管逆行置入到结石部位, 同时对导管进行固定;然后帮助患者改俯卧位, 患侧垫高。借助B超引导于其11肋间或12肋下肩胛的下角线至腋后线的区域内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将肾中盏当做目标盏进行穿刺, 同时按顺序用F8~F18筋膜扩张器进行扩张;在肾盏与输尿管上段通过肾镜找到患者结石部位, 并使用钬激光(100 W+)或气压弹道碎石技术给予处理;最后采用灌注冲洗术对碎石进行清除, 同时在患侧将F6双J管和肾造瘘管留置, 手术后4~7 d拔除肾造瘘管, 手术后1个月后拔出F6双J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泌尿系统B超与KUB在患者手术后3 d与1个月进行复查, 若残余结石长径≤4 mm,则认为结石已被清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URL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75±7.52)min, 术中失血量为(11.25±2.58)ml, 平均住院时间为(6.50±2.50)d;MPCNL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1.56±3.52)min, 术中失血量为(173.67±8.41)ml, 平均住院时间为(9.52±2.85)d。URL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MPCNL组, 术中失血量少于MPCNL组, 平均住院时间短于MPCNL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结石清除效果比较 URL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55.00%(33/60), 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66.67%(40/60);MPCNL组, 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93.33%(56/6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00%(60/60)。URL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低于MPCNL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UR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7/60);M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9/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体内的结石在经过输尿管时, 会因为嵌顿、受阻而无法顺利排出, 由此可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4-6]。近些年,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发展, 在医疗行业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 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时通常会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法。当前, URL与MPCNL等微创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首选方法。

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由于URL法操作较简单、住院时间短且术后患者恢复较容易以及治疗费用较低, 因此被视为最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嵌顿性结石的方法。然而, 由于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部位离肾脏非常近, 如果在URL术中灌注压过大, 就会导致结石向上漂移进而返回到肾脏部位, 灌注压过低导致视野欠清[7,8]。此外, 因为输尿管镜在输尿管狭窄处或梗阻部位进入比较困难, 导致造成视野模糊而带来不够理想的手术结果, 同时还因为采用UR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处理的效率不能够令人十分满意, 因此碎石效果不能称为最好。MPCNL法在对输尿管上段结石处理时是通过皮肾径路进行的, 能够更准确的定位结石的位置, 因此对结石的清除率比较高。然而,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会让患者的手术创伤面比较大而且在术后恢复也需要较长时间, 所以需要花费较高的治疗费用。此外, 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对相关技术与使用的设备要求也较高, 并不适合在欠发达地区中进行普及。

综上所述, 对于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治疗, 采用URL术后恢复较快且花费较低, 较容易被人接受。而MPCNL术后的结石清除率更高, 治疗的更彻底但花费较高。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 两者并无显著差异, 不同地区的患者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 谢猛.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效果比较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0(30):134-135.

[2] 邹火生, 黄裕清, 余自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海南医学,2016, 27(17):2853-2854.

[3] 江典存, 檀华楷, 林长江, 等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3, 18(2):138-140.

[4] 郑定钦, 周青英, 林宣良, 等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效果对比.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8):79-80.

[5] 周建新, 莫希玲, 叶绍强, 等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国医学创新, 2015,15(8):47-49.

[6] 杨忠, 曾建, 陈小铁.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15):47-49.

[7] 段良斌, 张国顺, 胡仁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中国医药指南, 2013(10):482-483.

[8] 邱启劲.微创经皮肾镜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 31(29):32-34.

猜你喜欢
肾镜清除率尿道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男性急性钝性尿道损伤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长段外伤性球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术的有效性和注意事项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血乳酸清除率和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陌生的尿道肉阜
尿道损伤诊治及合并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