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2018-01-19 22:01谢天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教育界诸多人士对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因此出现了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等,其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探究性教学的效果较好,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创新、自主探究等能力。本文将以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现状为切入点,对更好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升学中,数学这一门学科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改标准中对于初中数学的要求逐渐提高,以往单纯的记忆和模仿不再适用。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为今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我国大部分初中老师将探究性学习融入到教学当中。

一、 初中數学教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讨论的教学。在其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探究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知识的探究以及思维的交流。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班级同学自身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及时调整,要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激发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也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探究性学习中,仅仅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并不能够满足课程学习的要求,所以需要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学生可以从教师和同学身上学习更多的思考方法和基础知识,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从而了解到探究性学习在进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而对教学策略进行改进。

二、 探究思维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一) 探究并没有深入问题本质、掌握深层知识点

初中作为小学和高中的衔接,知识的过渡尤其重要。而初中数学则对高中数学甚至大学数学有着许多的影响,并且初中数学本身就不易学习理解。因此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加深其对于数学的理解和认识,以便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然而由于学生课程较为繁杂,学习任务较为繁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学生在探究学习时不能够深入探究,思考位置只是停留在了问题表面的一些浅显的知识。而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去培养探究思维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 对探究性学习理解不透,没有正确地进行探究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否能够成功融入探究性学习,教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培养探究思维的进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展现自己引领者的作用,根据班级学生本身情况特点进行合理的探究性学习教学任务,激发每一个学生对探究思维培养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当中,从而致使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提升。但是,当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不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空间;就是太过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性教学初始之际没有起到作为引领者的作用,致使课堂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比如,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老师在旁边指示学生下一步做什么,完全没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又比如,在学生探究问题陷入困境时或误入歧途时,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而自己不应对其进行引导,进而导致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时,思路不清楚、方式不正确等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 培养探究思维时任务较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取得了很大成效,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也有很大进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再进行较为深度的教学,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或许是由于尝到了甜头,所以有些老师布置了远超合理范围内的探究任务量,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为应付作业,对探究性学习只是草草了事,远没有达到教师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要求,所得到的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 探究思维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 教师精心挑选探究内容

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所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时,并不是所有的探究内容都适合去进行探究的,只有选择一些经典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思考、去进行探讨可以得到答案的才是比较好的教材内容。这样学生可以进行独立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身的探究思考能力。为了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探究作业,而这里的作业不是机械性的做题,是要再次调动学生探究思考能力去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 激发学生对于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时,学生是绝对的主体,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提上来,让学生能够去主动的学习,这样才能够达到课堂探究学习的最大效果。在此,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用于学生进行探究的场所,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进行比较难懂、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创立合适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同时也为同学进行思考提供了捷径。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函数图像跟随a、b、c变化而变化的视频图像,让学生独立思考函数的变化规律。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三) 在探究性学习后进行总结反思

探究学习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结束,学习后的总结和反思也是重中之重。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究学习来培养自身的探究思维,通过探究学习后不断的总结反思来发现自己在进行探究学习的问题,然后着手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探究学习能力。而老师也要在学生探究学习后,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再着手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案。

四、 总结

基于我国教育方面新课程改革,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不再是成绩,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对知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探究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提高,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王芳群.如何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J].教育教学论坛,2011,(5):97.

[2]袁海峰.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2,(9):24-26.

[3]袁玉芳.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J].成功(教育版),2013,(23):153.

作者简介:

谢天,江苏省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