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2)

2018-01-19 22:02张世杰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性小学数学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式都在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小学作为教学的基础,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得以展现。目前来说,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中之重,同时这一项工作也是有着极其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笔者将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背景,提出当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为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 前言

小学数学内容简单是我们都了解的,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却不仅仅像小学数学的内容那么简单,课堂教学涉及方方面面。教师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教学内容才能够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的数学水平可以通过其课堂教学的效果表现出来,同时教师的能力也能一目了然。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高级数学的基础,是一门不可轻视的教学。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需要探究和分析的。

二、 现状

传统教学中,是将教师作为中心,而学生是被动型的接受学习知识,导致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新课标是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通过问题的形式使得学生学习具有更高的积极性。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善,应学生学习的状况,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提高,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这是我们目前来说的重要任务。

三、 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以学生为教学工作中心开展过程中,知识学习时将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作为辅助对学生进行辅导;在课堂教学设置时应从学生角度完成整个设计,且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方可达到良好的设计目的,而不再将教师的主观认知及教材设计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比如在教导小学生认识时间时,课堂中教师可取出钟表,让学生进行自由地拨动,更能够对时针、分针和秒针进行形象了解,且可根据实物钟表明确其大格子、小格子的具体情况,可通过小组分组方式学习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知识,可将上学、上课、下课时间作为情景创设进行钟表标注,由此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快速了解时间的相关知识。

四、 改善教学模式

1. 课堂气氛和谐

小学不同于初中、高中或是大学,学生们的心理心态都还处于孩子的状态,可能对于学习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以及目标和目的,还存在着玩耍快乐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学生的状态,及时转换讲解方式,偶尔转换一下娱乐版块使学生能够集中到教学中来,而不是沉迷于自身的自我玩耍状态。学生只有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之内才会处于学习知识的最佳状态,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也就会大大提高了。因此,师生之间一定要建立其融洽的关系,课堂学习气氛也要尽量做到和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和学生真正从心底进行交流。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做到真正的放松,学习效率才能够有效提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的积极性极为重要,所以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教学课堂的气氛尽量要做到和谐。

2. 情景教学

数学学习自古以来对于一些学生都是有些困难的,他们对于数字很敏感,不喜欢接触数字,甚至见到数学就会有畏惧的心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数学的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没有打好基础的话,将来对于数学的学习将是难上加难。还有就是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往往缺乏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及管控力,而且数学在学习中往往需要经验的积累,而小学生通常并不具备,因此若有难题,极易气馁,导致积极性降低。因此通过趣味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问题情境来抛砖引玉,使得学生更为积极的发展数学思维,使之更容易进行思考。

3. 不同学生采用分层管理

分层教学在所有教学中都是可以适用的,但是经常由于环境的原因无法进行。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必须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去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只有学习稍差的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取得整体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对各种情况的学生充分尊重,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各种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之后获得进步,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例如,在进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在学生当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基础性的题目即可,但是对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各种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实现一定的进步,小学数学的教学也可以变得更加有效。

4. 选择分组模式进行学习

分组学习是快速提高学生之间融洽性以及学生自身劣势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分组学习是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他们可以在学习中交朋友,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模式,不同的学生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讨论可以加强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同时开动同学们的大脑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将他们的潜力得以发掘。

五、 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模式在随着学生的需要加以完善。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上文中提出了四点建议。针对新课标标准的要求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着默契的配合,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能够将教学内容自主地吸收并且运用。这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教学方式相关,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相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我们教育教学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万勇.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11).

[2]吴润林.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解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7,(40):186.

[3]洛绒益西.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教育:00060.

[4]郁万菊.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的分析[J].吉林教育,2015,(25).

[5]杨业苗.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4,(32):163.

[6]林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2016,(16):10-11.

作者简介:

张世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小关乡小关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标有效性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