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2018-01-19 23:42陈伟兵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新课改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探索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迎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那么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怎样才能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呢?在本文中,本人将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活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途径。然而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较强,使得有些同学上课时感到乏味、无聊,从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再有就是本门学科的特定性,使得部分教师在上课时,过分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提不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让课堂活起来,充满活力和灵气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因此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就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在这里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要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讲台上教师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死气沉沉。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课堂气氛呢?我认为要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真正创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如:在讲授“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时,可以有两种教学方法:一是教师讲授完这一内容后提问:“为什么说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呢?”这完全是照本宣科,听完问题后,学生不需任何思考,就可以作出正确回答——照搬教材。这样学生根本没有深入思考,没有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二是教师在讲授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后提问:“王明常给同学取绰号,同学都不理他,王明感到很委屈、伤心。”如果你作为王明的好朋友,应该如何安慰他呢?”这是一道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应用性很强的题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兴趣高涨,立即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经过一番分析讨论后,答案出来了。

可能方法一和方法二中答案一样。但两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二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回答”变为“我要回答”,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深入理解,真正懂得了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总之,我们只有让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他们才会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才会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二、 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了响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教育理念,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与时俱进,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政治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要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好方法,我们教师都可以把它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参与者的心态去探索、求新。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教学环境。

如:在讲解七年级教材中“世界因生命存在而精彩”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展开讨论:“联想一下你们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应是什么样的”?待学生合作思考、讨论、发言后,我再加以补充说明;并针对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给予解释,这样一问一答,很快就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引起兴趣,产生共鸣,明白道理,提高思想觉悟,这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三、 要能够应用多种教学技巧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不容易。而恰当的运用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能够应用多种教学技巧。如: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現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从而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上课时,教师也可以有选择地把这些最近发生的、时代气息浓、趣味性强的典型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深感运用鲜活的事实理解教学观点的正确性。只要我们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充实教学内容,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也可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充实课堂教学。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也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它能避免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班学生充分的参与讨论和发言的机会与权利。这就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舞台。

四、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教学氛围“活”起来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本着新课程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理解学生。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适时地表扬鼓励。这样做不仅能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思想政治课堂“活”起来,让政治课堂更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广大思想品德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所以为了明天的太阳,我们将继续不懈地耕耘;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使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更具魅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立峰著.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塑造[J].文教资料,2007.

[2]张锋著.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作者简介:

陈伟兵,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长边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