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的反思

2018-01-19 23:45孙雪峰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反思小学体育

摘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然而,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课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竞技项目的模式。竞技项目教学模式由于太过于追求项目的系统完整性,严重忽略了整体素质教育,更无法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亟待改革。本文将对当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反思;分析

我国素质教育已全面落实,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各学校体育教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竞技为主的教学方式,创新田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田径体育的学习兴趣与乐趣,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教育水平。

一、 当前我国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育教学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田径教学,其课程不仅适应小学生,而且能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传统的竞技项目田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全面素质教育教学,导致田径教学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由于竞技项目田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所以当前我国田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目前田径教学以竞技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是系统性、完整性都很强的技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的宗旨是“健康第一”,而竞技为主的田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实现该宗旨,更无法完成对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另外,大多数田径课堂上,教师一般以自我传授动作技能为中心,按部就班地讲授与传授运作技能,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而且练习的时间也不充足,严重忽略了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与发展。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这也是小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国田径体育教学要改变当前的现状,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學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多元化与有趣化,培养小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实现田径体育教学的教学任务与目的。

二、 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的策略

1. 改革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内容大多单一,所以学校及教师应重视对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不仅丰富,而且更利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对于田径教学老师,应建立正确的田径体育教学思想,田径教学不是单纯的教会孩子们动作即可,而是要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化的思想,让田径运动成为小学生体育锻炼与强身健体的重要运动项目之一。当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要全面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提高学生们的运动能力。另外,田径体育老师应在课堂教学上使内容更丰富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提前做好课堂教学内容与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多为学生创造训练的时间与机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田径体育课堂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2. 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鉴于我国小学生田径体育教学的现状,要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兴趣,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对课堂对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较中学生弱,所以在讲授田径项目的技能动作时,教师应适当的将动作简化,安排的运动强度不要超过小学生身体的负荷。与此同时,对于教学方式,教师应尽量的做到趣味化与娱乐化。这样一来,不仅降低学生学习田径体育的难度,增强其信心,而且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田径体育的兴趣,提升其田径运动的能力,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方式,比赛教学方式,或者提问式、诱导式教学方式等,提升学生们学习田径体育的兴趣,使老师的教学模式更多元化与趣味化,提升田径教学的水平与质量。事实上,编排趣味化与多元化的田径课堂教学方式,需要田径教学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创造能力,不拘一格,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编制丰富有趣、科学有效的教学课堂。比如,可以将跑步转化为往返跑或者接力跑等方式,或者将跳远设置为蛙跳等,或者对于田径运动项目的时间与速度或者高度进行限制,增强田径教学的娱乐性,提高其趣味性,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田径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3. 改进考评体系

当前我国小学田径体育教学的考评体系大部分还是沿用传统的竞技体育考评体系。这种考评体系太过于标准化,不利于全面衡量小学生的综合体育水平,所以必须改进田径教学的考评体系,满足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传统的田径体育评价体系,一般都是考试或者测评结果作为最终考评的依据,然而我国当前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要对小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所以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进行有效结合,注重孩子们的过程评价,包括日常的表现、学习速度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等,去除孩子们学习田径课的畏惧心理,提升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个性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尽量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田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制定好的考评体系不仅是要提高学生们学习田径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进而完成综合素养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田径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必须要对传统单一的竞技化模式进行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模式,完善考评体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樊国峰.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07).

[2]朱松.兴趣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皮革,2017,(12).

[3]马运登.“生命教育”视野下的田径教学[J].田径,2017,(05).

作者简介:

孙雪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第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反思小学体育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