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堂观察工具进行生物课堂表现性评价

2018-01-19 13:40张静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生物课堂

摘要:表现性评价是生物课堂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促進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课堂的表现性评价不可空穴来风、主观臆断,借助于课堂观察工具,可以做出有根有据的判断。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的三种课堂观察工具,并结合案例说明表现性评价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课堂观察工具;生物课堂;表现性评价

一、 课堂观察与表现性评价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里强调评价的重要性。评价不是凭感性,而要建立在合理的教学情境中,建立在有凭有据的坚实的观察报告上,记录教师和学生可测量、可记录、可评价的表现才能客观进行评价。

二、 课堂观察的工具

教师进行评价的时段是在课堂。在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好进行课堂评价的工具,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目的地记录,经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在课后会议讨论时,才能得到合理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的难度和把握学生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良性发展,师生的共同进步。

常见的课堂观察的工具有教案观察表、观察量表、座位表等。每一种观察的工具都有助于记录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表现情况。下面列举三种常用的适合生物课堂的表现性评价实施的工具。

(一) 教学设计观察表,有助于跟踪教师教学行为

在课前,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主备教师面向全体备课组的成员说课,明确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思路,预设教学的环节,预期学生的反应,并根据反应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但是课堂不仅仅只有预设,而是会生成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突发的教育事件可以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并促进和引导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探索精神的激发。所以在设计教案观察表时候要设计非预期行为和教师的应对措施。

(二) 观察细节量表,有助于跟踪学生的表现

教师在课前针对可以观察和可以记录的学生的表现,确立观察点,并将观察点转述为可以操作的详细的描述细节,赋予一定的分值,最后根据观察的情况,评价学生的能力,并提出建议和给予指导。

以《DNA分子的结构》教学为例,评价细则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提出假设能力、构建模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构建模型能力是评价的核心,在评价此项内容赋分时给予较多的分值。在小组构建过程中,教师进行评价,在小组展示时,听课的教师分工合作给予小组评价,最后组内进行自评,小组互评。评价结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要努力。具体细则如下表2。

(三) 座位表

在听课前,开课的教师提供班级的座位表,并标明生物学科的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当备课组教师听课的时候,可以分组跟踪学生的表现,并详细记录抽样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的情况、倾听的情况、自主学习的情况等。

三、 案例列举——以《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复习课为例

(一) 课前会议

在实验课前,开课教师和组内三位生物老师进行本实验课的课堂观察的课前会议,并讨论在实验复习课课堂观察中的分工问题,具体如下:

教师1:课前复习准备情况

①大概有多少比例的学生明白复习课的三维目标?(随机咨询两组)

②大概有多少比例的学生在实验复习课前做了预习的准备?

③学优生和学困生在实验课复习前的准备上有没有区别?

④学生在实验课小组活动分组上呈现出什么样的组合方式?

⑤教师完成:高中生物实验复习课课堂观察量表,从以下几个方面记录:1. 是否有自我参与课堂的意愿;2. 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实验的活动;3. 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要求的部分;4. 能否遵守课堂纪律、尊教师、爱同学、爱小组;5. 能否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6. 能否积极思考、好学多问、肯钻研。

备注: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教师2:实验课中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维度

①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人数、学生类型、频率如何?

②实验课堂中有哪些互动行为?

③学生的互动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课堂气氛怎样?

④师生互动行为如何?总体呈现单向还是双向的多一点?

⑤有多少学生能专注视频演示实验?能提出哪些问题?

⑥有多少学生能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并能提出个人看法?

⑦教师完成记录:高中生物实验课课堂观察量表,从人次、时间和组别三个纬度进行记录,记录的主要方面是:a. 小组讨论交流;b. 观看教师演示活动;c. 实验复习前预习学案;d. 课堂中提出问题;e. 课堂中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3:实验复习课课堂完成情况维度

①实验复习课预设的目标是否达成?又生成了哪些目标?

②本节实验课容量是否适合?

③教师通过哪些方式引发学生发散性思考?

④本节课课堂设问和环节设置是否有助于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

⑤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是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何关注的?

⑥教师完成:高中生物实验课课堂观察量表,a. 学生进入实验复习课的学习态度是否沉稳、自信;b. 实验课复习设计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实验的内容、深度能否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c. 学生是否重视实验过程中非预期的获得,教师能否给予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解决问题;d. 教师能否抓住机遇有效激励学生主动、积极、轻松愉快地探索实验复习课中出现的问题。

(二) 课中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已经分工合作,并有可以详细记录的量表,在合适的座位表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方便地记录学生和教师的表现。

(三) 课后会议

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分析数据和记录的事实,进行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可行性的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的意见,对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沈毅.课堂观察20问答[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9.

[2]倪炜.逆向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4,(9):78.

[3]安桂清,沈晓敏.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J].人民教育,2012,(23):46.

作者简介:

张静,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生物课堂
双语教学中如何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引入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