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1-19 13:43贺建奎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之一,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受大家重视。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开展实验、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这几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一、 引言

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统课堂上,老师单方面的传授的确也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但学生的自主能力相对薄弱。而现代化的教育要求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他们走向知识的海洋。

二、 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

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长期以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都来源于书本和老师;所以他们对定理和分数深信不疑,往往忽略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不敢表达。而创新恰恰需要一种敢于质疑,敢于问为什么的精神。打破过去的惯性思维,建立一种全新的发散性的思维。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深信不疑。而伽利略却敢于质疑,通过大量的实验,在斜塔上面让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从塔顶上落下来,并测定下落时间有多少差别,结果发现各种物体都是同时落地,而不分先后,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由此可见,书本上写的权威人士说的也不一定全然正确。中学生要时刻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就更值得深思了。只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所有人都司空见惯的事情,只有牛顿在思考,通过研究和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因此,笔者认为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思维。即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养成质疑和发散的思维。

三、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授课并不是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是抛出问题,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同学们更愿意表达,而当学生提出自己独特见解时,老师也不能以书本或对错来作评判标准;应该与学生一起探讨这种理解哪里对,哪里需要补充,这样才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常说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用鼓励性的言语和肯定的态度,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同学理性思维较强,有的同学动手能力突出。所以老师应该合理地分组,让学生开展合作,各自取长补短,让大家体会到创新的乐趣。这样理性思维的同学有人帮他付诸实践,而善于动手的同学有人为他出谋划策,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一来也促进了同学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 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科中常见的教学手段。实验中的一切变量都由学生掌握,在假设与实验结果之间不停地做思考,最后自己得出结论。探索性的实验对学生的帮助是极大的,从实验开始就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实验过程中练习动手的能力;记录数据整理资料使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得出结论则提高学生归纳的能力。这些都是创新不可或缺的素质。有趣的实验不仅促进了师生间相互协作,使同学们了解到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

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演示器械的操作,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实验得出的结论能充分培养他们的信心和对科学的热爱。并且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实验中去,让学生整体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五、 研究性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不是老师研究性的“教”,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这是在考虑到彼此的知识水平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具体问题。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从旁辅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的帮助,最终达到学生获得知识并提高自身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尝试这种创新的模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同学们自己去经历物理规律发现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物理本就是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在一些需要实验或演示的课程上,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仪器、提出各自的实验方案不必拘泥于课本。老师则给予他们建议,最后按照最优方案来完成教学。

六、 拓展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

有创新的意识和动手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学生们在中学阶段更需要的是知识储备。要知道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物理是一门中学才开设的课程,所以高中生的物理知识积累也比较少。所以要尽可能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爱好,要善于利用信息化的便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去查找资料开拓思路。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为其准备必要的先决条件,在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时候,提升他们的知识层面也是老师分内的职责。也只有在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才会从量变升华为质变。要创新,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七、 结语

创新可谓是近年来的热词,“大众创新”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能向前进步。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了新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了。所以在授课时,要注重对学生求知的引導,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自主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淑平.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省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2]王爱华.浅析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英才苑.

作者简介:

贺建奎,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