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素养的高中生物作业优化设计

2018-01-19 13:44李爱卿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优化设计科学素养高中生物

摘要:生物科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学习生物科学也应该秉承着一颗探究生命奥秘的责任心,因而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分数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应当是生物教学的重中之重。生物科学素养包括生物实践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生物研究领域的合作探究能力、科学知识领域的综合利用能力等等。对于上述能力的提高,仅仅在课堂上的45分钟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作业练习中加以巩固。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素养;作业练习;优化设计

说到作业,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纸质的练习,各种不同的习题,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些需要在纸上作答的内容。没错,这就是作业给我们的印象,它把生动的实验、具体的生物模型、有趣的生物现象统统形成了习题放在了纸上,要同学们去背誦,去记忆,然后再根据出题人既定的思维进行作答。这样的作业不仅仅无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还打消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严重脱离了时代的发展,限制了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成长。作为生物老师,我们讲解的内容是美丽广袤的大自然中的知识与奥秘,我们又岂能再把学生们亲手禁锢到课桌上来?所以,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生物学科的发展,我们有义务解放思想优化作业,从而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解放他们的思想,释放他们的个性。那么如何在培养科学素养的前提下优化高中生物作业呢?

一、 关注个体发展,加强作业的针对性

传统的作业基本上是跟着课程学时内容一起制定,只能起到同步复习课上内容的作用,作业的制定应该紧跟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类型制定不同的作业。可以在制定作业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作业条款进行“模块化分类”,比如将作业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第一大块为课堂巩固,在这个模块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强弱进行分组,然后根据不同的组别留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A、B、C、D四个习题难度方案,例如在讲解激素调节的课程时A方案作业内容可以是一些关于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激素调节特点等基本概念和功能辨识方面的内容,难度较低,只需要同学翻看教材加以简单复习就可以解答,B方案的作业可以结合常见病症糖尿病以及血糖调节图解做一些总结题型,可以涵盖基本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开展一些相关思考,C作业方案需要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考试原题相互结合,联系已经学习过的神经调节内容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大习题,在复习课程内容的同时起到一个提高的作用,而D方案可以结合一些竞赛题目、高考易错题目,以及比较前瞻性的教学成果布置一些难度较深、需要大量思维量的作业内容,帮助尖子生们找到新的挑战内容,最大程度的锻炼其聪明才智。这样的作业布置可确保学生们可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学习定位的作业,不会在作业的过程中打击学生积极性,同时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浪费时间。第二大块为兴趣提升,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留出不同方向的几份作业,比如在学习完植物光合作用课程内容后,第二大块的内容可以为:①依据课上讲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制定一个具体的实验用以论证课上所学内容的真伪(实验方向);②观察光合影响植物生长的实例,并且进行拍照对比(观察方向);③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谈一下你个人对于这个知识点相关方面的科学应用的理解(运用方向)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在其中选择一个课题来完成,但是一定要注意三个方向的作业量需要大体相等,不然很容易让学生们不自主地偏向于更为轻松的课题。第三大块为课前预习,由于课程内容以及课上重点相同,这个大块的内容也可以完全相同,老师需要为学生们制定一下预习的大体方向,引导学生们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这样的模块化作业不仅可以更加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更为合理的课后练习,同时也能保证成绩优秀与成绩较差的学生能有一个更为相近的作业用时,不会让成绩较差的同学因为感觉课后作业难以完成而放弃,也不会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因为作业过于简单而无所事事。

二、 关注新媒体,加强作业的多样性

纸质作业终究也只是书面上的东西,但是生物领域的知识传递以及生物课程所培养的能力并不是通过纸质内容就可以完全实现的。现在课上教学讲究多媒体化的教学,为什么作业就不可以引入更加广泛的各种媒体呢?纸质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很麻木了,各种单元练习、课堂练习、小考、月考、摸底考已经充斥了校园生活的半壁江山,为什么不能换一下思维方式让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自己更加喜欢的媒体来完成自己的作业呢?尤其对于假期作业,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假期生活,让他们在假期中仍可以保证自己的学习热情,不要将所学知识遗忘,这些目的完全可以通过更多新媒体来实现,比如将自己假期做的生物模型做成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上、每日直播记录自己的假期实验过程,制作的生态缸并将观察过程和结果在网上义拍,绘制高中课本中各章节的概念图做成电子相册分享给大家等等,这些新媒体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交流方式受到广大学生们的热爱,我们何不利用这些媒体在学生中的优势让学生们可以在自己最感兴趣的媒体上学习知识,并且还可以通过相互分享相互传播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在平时的作业中老师们也可以将一些枯燥乏味的纸质作业内容转变为一些更加生动形象的媒体内容,“实验讲解视频化”“生物模型可视化”“微观知识图像化”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发展新方向,而相关的作业内容也应该逐步向此靠拢。

三、 关注学生行动能力,加强作业的协作性

传统教育的作业一直在强调要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反思一下,真正的科研实验、科学研究、理论探索又有多少是独自一人就可以完成的呢?现今的中学教学往往只注重了个人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团队能力的培养,并且各个学校乃至教学方案上也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步入社会后学生们将直接面对工作中的团队任务,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成绩很好的学生不能融入到工作团队中的情况,而生物内容的学习研究也少不了团队的协作,不妨在日常作业中就将团队合作加入其中,例如在进行实验内容设计的时候就可以改变过去的个人作业的传统模式,变为团队的作业,让每位学生可以在团队中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并且练习团队协作能力,在未来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自己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掌握上下游的工作衔接技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正如你我所见,课堂内容的优化提高已经是新课标推行下的改革重心之一,而与此同时作业的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单靠课堂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把培养的眼光放宽放远,学生能力的提高绝不可能在45分钟内完成,还需要在作业中、在日常中的锻炼与疏导。

参考文献:

[1]谭燕.高中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浅议论[J].学科教育读与算,2014,(9).

[2]张树虎.高中生物多元化作业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11,(5).

作者简介:

李爱卿,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设计科学素养高中生物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