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整合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01-19 12:56吴立烜况爱武
考试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课程优化交通工程整合

吴立烜++况爱武

摘 要:本文以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为基础,探讨了课程体系优化中课程整合的方法,并结合该专业的课程整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工程;课程优化;整合;教学模式

一、 引言

交通工程专业作为综合性、交叉性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知识体系庞大,且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交通工程专业的业务范围也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扩大和外延到智能交通控制、电子信息技术、综合运输、环保、物流等领域。因此这几年为适应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相继增加了交通设计、交通电子技术、交通信息技术、公共交通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是对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细化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课程内容更新较密集,导致课程教学承前启后,有效衔接方面出现问题。特别是交通工程项目所依据的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教材内容更新总会滞后,不同课程教学在所依据的规范等方面有偏差,处理同一问题的结论难以有效的相互佐证强化,使得学生不能清楚认知相似课程的差别和联系,对在生产建设中,如何将各门课程系统地运用到实际中,并能相互支持这一方面比较迷茫。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专业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本文以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为基础,探讨了课程体系优化中课程合并教学的整合模式,并提出了课程合并的相关建议。

二、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 集成化课程体系设计的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工程教育知识总量激增,但学制学分却有限,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下,集成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将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其综合实验实习环节紧密结合,使知识传授与工程素养培育同时落实,从而真正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 进行整合式顶层设计,知识交互融合的需要

交通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交叉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教授需考虑知识交互融合的需要;同时,不同的课程在分析和处理同一个问题时,往往会有不同的出发点,站在各自立场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论,结论之间也难以相互支持和佐证。通过课程合并整合,可以解决课程内容的重复与冗余,使课程的知识能够有效衔接,交互融合,同时,对课程进行“整合式顶层设计”,可以打破课程内容的孤岛化,使得两门课程能更有力地相互支持和强化。

(三) 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需要

实际生产建设中,一个交通工程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多门课程知识;同时,课程所依据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繁多,更新年份均不一致,相互关联的内容可能在不同规范标准里有不同要求,而指南标准等也普遍存在地区差异,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些不同,这对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重要意义;另外,教师在对交通问题进行解读时,如何从实际交通工程项目的角度,综合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站在实际项目总体设计的高度,完成设计理论在生产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三、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整合

(一) 课程整合方法及实践

课程整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1. 课程群内整合: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的整合、交通工程专业基础课的整合、交通工程专业课的整合。各课程群内部根据内容与特点的情况进行内容归并,同时能突出知识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将新知识加以渗透,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构建新型的体系结构。如将专业课程群中《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和《交通设计》合并整合,以达到系统讲授,综合实践的目的。

2. 课程群间的整合:包括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间的整合、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整合:主要是对课程群之间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归并整理,以促使内容的简练与课程结构的紧凑,达到浓缩课程内容的目的,使得课程的综合性、系统性更强。如将信号控制原理和专业结合,新设《交通信号控制原理》课程。

3. 实验实习环节间的整合:将传统的各课程独立的验证型实验作适当的归并渗透入新的实验技术,同时,将传统的各自独立的实习环节进行归并整理,形成新的综合性实习环节体系。如专门设置《交通工程实验》课程,将之前相对独立的交通GIS、交通规划、交通仿真等各个实验环节联系起来,形成新型的设计型综合实验课。

4. 实验、实习环节与理论课间的整合:将某些理论课与相应的实验实习环节进行整合,摒弃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以培养学生更强的能力和素質。如新增运筹学实验环节,将抽象的理论和技术应用相结合,提升了基础课程学习效果。

(二) 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分析

确定了课程整合方法,课程内容的统整及教学成为课程教学的关键。课程内容统整模式主要有总和式、关联式、平行配合式、张网式、融合式及插入式。本文从低级、中级和高级模式三个层面,分析教学实现的方法及适用性。

1. 低级模式:主要有总和式、关联式两种。总和式特点是两门或多门课程不再分离教学,而是联结形成一门新的课程。用新的课程名替代两门课程的领域,但实际教学与分科教学无区别,适合于课程内容体系不同,相互间联系较少的课程。而关联式特点是各自的单元结构不变,主要是寻找课程之间的共性。课程分开设置,各课程内容还是维持特定的系统与逻辑,只是调整教学顺序,期望能促进学生发现课程之间的关系,该种形式适合于课程整合过渡时期。

2. 中级模式:主要有贡献式和张网式两种。贡献式特点是课程知识整合的核心要围绕某一科目,以一门课程为中心从另外一门课程中寻找相关内容,为其提供如背景、观点、证明等,使其更能深入理解。适合于课程有主次之分,主体课程为核心课程,次要课程服务于主体的特殊形式。而张网式通过统整各课程的重叠、相似及交叉部分内容制订出一主题,并在一特定时间段内,此主题应为各科教师的教学核心。该方式依然分科教学,教师从自己所授课程中选出与该主题相关的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各课程所学的内容加以联结。适合于内容相关性较大,可以有效联结的课程。endprint

3. 高级模式:主要有融合式和插入式。融合式特点是将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进行筛选与分析,将相互重叠的部分找出进行排列。各课程老师根据重叠内容设计相关教学主题,然后选择相关的知识进行主题教学。插入式的特点是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插入一些最新的知识和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或者需要的议题,并在此基础上融入新旧知识、通识知识和学科知识。高级模式需制订并形成一个能使学生更深入、清晰地多角度理解某一主题内容教学计划,适合于综合认知需求高的内容,能清晰地为学生展现知识之间的联结关系及应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 课程整合方法与教学模式协调

不同的课程整合方法及内容整合程度对相应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要求,对教师教学能力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水平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中,课程整合方法应与教学模式相协调。

1. 灵活选择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整合特点,不同教师应因人、因时、因条件而异地选择教学模式。如课程相关性较强,不建议使用总和式;关联式的整合程度较低,但操作简单易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相对较低,在课程改革初期和教学计划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该方式。而贡献式、张网式、融合式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教师在授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编写好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交通工程专业特点、课程群间的整合,以及实验、实习环节与理论课间的整合可以合理采用贡献式和张网式,如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内容的集成化教学,特别是课程群内整合和实验、实习环节间整合,应树立开放的课程观进行知识整合,使用融合式和插入式结合的高级模式。

2.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重视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的整合

交通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这同时也是CDIO工程教育的导向标识。因此,课程合并应重视将理论课与其对应的课外实验实习环节相融合,在如何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特别是如何将之前各自独立的实习实践环节进行归并整理,并渗透新的实验技术,形成新型的设计型综合实验课体系方面要予以高度重视。

四、 结语

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系统性、交叉性和社会性等特征。而我国交通系统正处于结构性变化的阶段,交通工程专業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正在逐步适应调整,在当前知识总量激增与学制有限的突出矛盾下,只有课程整合和优化才能避免课时资源的浪费,并保证专业知识的延续性、融合性和拓展性。

参考文献:

[1] 刘刚,于晓东,等.整合型课程及其在管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15(9).

[2] 段俊霞,喻滨.如何有效处理课程内容的重合与交叉——课程统整理论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整合的启示[J].社科纵横,2016(2).

[3] 戴国洪.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课程整合[J].江苏高教,1999(7).

作者简介:

吴立烜,况爱武,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优化交通工程整合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工艺与设备课程的优化与创新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英国高校留学生预科课程的思考与启示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置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