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药学临床分析

2018-01-21 13:27郭欣阮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阿莫西林青霉素类药物

郭欣 阮洋

阿莫西林属于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于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1]。临床上阿莫西林多用于呼吸系统、胆道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阿莫西林在临床应用较广, 随着临床的深入研究,发现阿莫西林有诸多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过敏性休克、皮肤瘙痒、腹痛等, 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致死亡。故为了探讨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药学临床分析,以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特选取80例使用阿莫西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采取阿莫西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 男42例, 女38例;年龄23~70岁, 平均年龄(39.17±10.28)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研究经本院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阿莫西林的给药情况、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疾病治疗转归等。所有患者在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后, 立刻停药, 进行对症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显效:患者病情较轻, 于停药5 d之内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病情较重, 在对症处理之后恢复;无效:经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患者用药途径 80例患者中, 7例(8.75%)经静脉滴注给药, 0.3 g/次, 1次/d;73例(91.25%)经口服给药, 0.5 g/次,3次/d。阿莫西林经口服途径给药的比率91.25%明显高于静脉滴注的8.75%。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80例患者中, 8例(10.00%)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30 min之内;19例(23.75%)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30 min~1 h内;40例(50.00%)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1~7 d内;13例(16.25%)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7~14 d内。给药后1~7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

2.3 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临床症状 80例患者中, 39例(48.75%)出现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皮疹、瘙痒、淋巴结肿大、喉头水肿、严重者可死亡等;18例(22.50%)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恶心、肝区胀痛、食道溃疡、腹痛、呕吐等;12例(15.00%)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抑郁、头晕等;7例(8.75%)出现心血管症状, 临床症状主要为血压升高;1例(1.25%)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等;1例(1.25%)出现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梗阻性肾衰、血尿;2例(2.50%)出现其他症状, 主要表现为嗜睡、高热、视物模糊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

2.4 患者治疗效果 80例患者中, 显效患者39例(48.75%),有效患者40例(50.00%), 无效患者1例(1.25%)。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

3 讨论

阿莫西林属于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 杀菌作用较强, 能够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到强大的抑制作用, 能够加速细菌破裂溶解, 对革兰阳细菌和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阿莫西林在治疗因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耳鼻喉部疾病, 或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或是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 或是钩端螺旋体、伤感杆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随着阿莫西林的广泛应用, 其所致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了临床的重视。阿莫西林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肾功能损害、皮肤反应、神经损伤等,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若未得到及时的抢救, 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次研究发现, 阿莫西林经口服途径给药的比率91.25%明显高于静脉滴注的8.75%, 给药后1~7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 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

阿莫西林在人体内主要分解物是青霉噻唑酸、青梅烯酸等半抗原物质, 能够有效的结合人体内的蛋白质, 形成过敏性抗原, 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在服用阿莫西林之后, 一旦患者出现皮疹、荨麻疹样的症状, 且经实验室检查发现单核性细胞增多, 护士应高度警惕患者发生了阿莫西林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通知医生组织抢救[2]。应立即协助患者采取休克卧位, 给予氧气吸入,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肌内注射抗组胺类药物, 并补充血容量, 静脉补液, 加强病情监测等。除了常见的过敏反应之外, 患者若出现肾绞痛、血尿等肾功能损害症状, 多半是阿莫西林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3], 因此在使用阿莫西林治疗时, 应严格遵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剂量。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时, 应立即停止给药, 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 必要时采取透析治疗[4-6]。对于出现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患者, 应采取强的松治疗, 并输注维生素B12、洗涤红细胞、叶酸等。对于视力模糊、头晕、抑郁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 应该立即停药, 在停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可自行缓解。对于用药后大汗、抽搐的患者, 立即给予苯巴比妥、地塞米松治疗[7,8]。对于有浓茶样尿、肝区胀痛的药物性肝炎的患者, 若确诊为急性药物性肝炎, 应该立刻停药, 嘱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 进行保肝治疗。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治疗后,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研究表明对于使用阿莫西林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 经对症处理, 绝大部分可治愈。

针对阿莫西林用药, 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注意和思考: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是否存在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 并且严格的进行青霉素皮试, 对于皮试结果阳性的患者禁止使用阿莫西林治疗, 对于皮试结果阴性的患者, 用药时也应密切监测用药反应[9,10]。对于肾功能不全、过敏性疾病的患者, 慎用阿莫西林治疗。且在大剂量用药时, 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清钠含量,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医生应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书用药,护士执行医嘱时, 不可擅自更改剂量。对于老年患者、儿童使用阿莫西林治疗时, 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尿常规等, 及时发现异常。且在使用阿莫西林的过程中, 护士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异常, 并给予规范化处理, 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 当青霉素类药物联合用药时, 应该警惕发生不良反应, 对于首次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 护士应跟患者加强用药宣教, 应留院观察30 min, 再行离开, 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可以及时实施抢救。

综上所述, 采取阿莫西林治疗, 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及时处理,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阿莫西林青霉素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阿莫西林要空腹服用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