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1-21 13:27傅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肾炎优良率肾小球

傅丹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双侧肾小球出现局造型或敏慢性炎性改变, 以蛋白尿、血尿、腰痛、水肿、肾功能减退等为临床主要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较长, 且复发率高, 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 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的不变[1]。许多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受长期病痛的困扰, 在心理上容易出现焦虑、焦躁、紧张、恐惧、孤单等情绪, 心理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护理依从性减低,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治疗护理计划。个性化护理最鲜明的特征即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在人性化的护理关怀中提高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以更高的开展护理工作, 促进患者康复[2]。本文将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开展研究, 对照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差异, 进一步提升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年龄27~82岁, 平均年龄(51.27±12.24)岁;男56例, 女36例。将9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6例。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87±11.42)岁;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 平均年龄(51.67±11.9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开展日常药物护理、病房巡视、病区消毒护理等工作, 及时记录护理内容, 关注关注患者病情进展, 积极开展并发症预防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为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明确在治疗护理期间的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病情开展健康教育, 使患者准确了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提高自身护理依从性, 对患者提出了各项问题记性耐心的解答, 消除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误解。②心理疏导。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疏导应当穿插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 在沟通中进行心理疏导, 鼓励帮助,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3]。③预防感染。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也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为防止感染发生, 护理人员在采血、注射给药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 定期对患者进行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感染发生, 加强患者的皮肤、尿路及个人卫生管理[4]。④环境护理。温馨的病房环境为提高患者的住院期间的舒适感,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内整洁、清洁的环境, 定时开窗通风,设立护理标识, 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适度。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情况。采用SAS评分与SDS评分进行心里状态判断, 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焦虑程度越重。生活质量判定标准参数文献[5], 分为优、良好、差。优良率=(优+良好)/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护理后, 对照组SAS评分为(40.67±6.24)分、SDS评分为(43.75±7.58)分;观察组SAS评分为(29.74±5.08)分、SDS评分为(31.28±3.07)分。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 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4.78%(39/46), 其中优24例, 良好15例, 差7例;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5.65%(44/46), 其中有31例,良好13例, 差2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安全、科学、规范护理的基础上更强调了患者的舒适度, 给予患者身心的全面护理,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预防感染、环境护理等丰富护理内容, 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6-9]。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SAS评分为(40.67±6.24)分、SDS评分为(43.75±7.58)分;观察组SAS评分为(29.74±5.08)分、SDS评分为(31.28±3.07)分。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有效推动医患关系的转变,将医疗护理转变为护理服务, 使患者在治疗中缓和情绪, 减少心理负担。护理中, 医护人员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积极维护患者的自尊心, 打破情绪状态与病情进展之间的恶性循环 , 促进患者身心康复[10]。

综上所述,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根据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身体素质、病情程度、护理需求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 有计划开展生理和心理护理干预, 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水平, 为患者提供舒适、高效、科学的护理指导, 改善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显著。个性化护理的工作内容有侧重点, 能有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肾炎优良率肾小球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