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1-21 13:27苗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吉兰综合征护理人员

苗睿

吉兰-巴雷综合征属于常见的急性周围神经病, 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 如得不到及时救治, 甚至会危机患者生命。既往临床实践证明[1], 给予患者必要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 为此作者抽取本院收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共66例,实施对照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3例。观察组中男17例, 女16例;年龄19~79岁, 平均年龄(44.6±12.3)岁;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9例, 双下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24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5例;年龄20~82岁, 平均年龄(45.2±12.3)岁;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8例, 双下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行常规脑脊液检查及电生理检查, 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嘱咐患者定时定量服药, 在此基础上, 给予患者例行医疗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安全护理 护理人员需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严格监测其脉搏血氧饱和度, 注意患者有无出汗、气促、胸闷、发绀等不良症状的发生。发现患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时, 遵照医嘱并及早使用人工呼吸机, 同时告知医生, 给予及时救治。

1.2.2 功能训练 针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 护理人员需科学指导患者及其家属, 进行科学的功能性训练, 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功能训练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①基础训练, 指导患者科学变换体位, 身体关节部位进行可适当被动活动;②坐位维持训练, 患者保持坐位进行适度的肢体性活动;③床上移动训练;④日常生活能力训练;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⑥起坐、重心转移、离床移乘轮椅及负重训练;⑦站立训练;⑧上下楼梯及步行训练。

1.2.3 呼吸道管理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 因此护理人员需严格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7%以上[2-4]。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可适度调高病床床头, 使患者保持坐卧位, 利于呼吸。吸痰操作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因此护理人员需正确及时给予患者吸痰操作, 这一措施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肺内感染。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需将患者气管切开, 采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在此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每日对切口处换药, 以保持气管切口部位的干净清洁。在行气管内吸痰操作时, 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患者床头需备好吸引器、机械通气设备及气管切开包, 以备随时抢救之需。

1.2.4 感觉障碍护理 感觉障碍护理主要包括:①每天用40~50℃温水擦洗患者身体上存在感觉障碍部位, 可起到刺激感觉恢复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5];②给予患者局部或全身按摩, 起到刺激感觉恢复作用的同时, 还可有效防止身体出现局部浮肿现象。

1.2.5 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需遵照医嘱科学指导患者服药。用药护理需注意4个方面问题:严格遵守服药时间;正确选择药物种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采用科学的服药方法。

1.2.6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将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告知患者及家属, 并注意倾听其心声, 解答其心中疑惑, 协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的干扰,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2,3]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ADL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①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生活自理, 呼吸肌麻痹恢复, 四肢肌无力改善≥4级;显效:呼吸肌麻痹恢复显著, 四肢肌无力改善≥3级;有效:呼吸肌麻痹有所好转, 但不显著, 四肢肌无力改善<3级;无效:患者呼吸肌麻痹无好转, 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ADL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③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总分100分, 非常满意:90~100分, 满意:80~89分, 不满意:<8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和组内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94%(31/33);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73%(24/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8例、满意14例、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6.97%(32/33);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3例、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 护理满意度为69.70%(23/3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ADL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ADL评分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03±3.74)分、(9.01±2.25)d,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71±1.98)分、(15.04±1.3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目前医学界认为导致该病的原因主要有接种疫苗导致及感染病毒、病菌导致[7,8]。在该病治疗中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其康复, 并降低长期神经功能残疾发生率。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03±3.74)分、(9.01±2.25)d,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71±1.98)分、(15.04±1.3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AD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效果显著。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中, 护理人员科学指导患者服药, 并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进行适度的功能训练, 以促进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提高其ADL评分。同时护理人员注意倾听患者心声, 解答其心中疑虑, 协助其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 配合医生战胜疾病, 这一方面促进了病情的恢复,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9,10]。在此基础上, 护理人员还注意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将其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7%以上。并用温水擦洗或按摩患者身体特定部位, 可起到刺激感觉恢复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综合上述护理干预措施, 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AD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吉兰综合征护理人员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考前综合征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简史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血浆置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