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时期江苏佚志考述

2018-01-23 10:36钱建中
江苏地方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土汉唐先贤

◎钱建中

汉魏晋时期的地方志是一个上承秦汉,下启南北朝,由雏形单一逐步向完善定型的过渡时期。因世代沧桑,典籍离合,存者不足十之一二。但是,从古注及类书征引来看,其资料异常丰富多彩,而且学术价值颇高。清人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说:“予谓魏晋诸儒,地理之学极精。”期间,江苏的各种方志层见叠出,而私修之志十居八九。方志形式多样,有记、志、录、传、赞、图等,内容涉及州郡方志、人物、山水、乡土、风俗、异物等多个方面。为了探索和研究江苏古方志辑佚的源流和现状,拟分篇考录江苏佚志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五个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而为《江苏古方志辑佚》一书的出版积累一些基础资料。凡朝代不确定的佚志,另撰专文。本文只考录汉魏晋时期江苏15种古方志的佚文辑佚研究成果,按年代先后一一梳理考述。凡是有辑文的佚志,首列朝代、书名、作者等基本要素,正文以“著录”为主;有异议的则“考异”辩证;记录有误的,在文末加“订误”;尚不确定、有待考证的则为“存疑”。

州郡佚志

一、《吴先贤传》四卷,(三国)陆凯撰,严可均《全三国文》辑本

陆凯(198~269),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三国时吴国后期重臣,累官镇西大将军,迁左丞相。陆凯著有《太玄经注》13卷、文集5卷。《三国志卷61·吴书16》有陆凯传。严可均《全三国文》卷69载陆凯事迹。

著录:

1.严可均《全三国文》卷69从《初学记》卷17人部辑《吴先贤传》3则。

2.侯康《补三国艺文志》杂传类引录《吴国先贤传》3则。

3.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196页:“《吴先贤传》4卷,吴陆凯纂”条目下无辑文。而在《吴国先贤赞》条下引录佚文3则。

4.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53页引录《吴先贤传》3则。以上佚文均辑录自《初学记》。

考异:

《隋书·经籍志》杂传类“《吴先贤传》4卷吴左丞相陆凯撰”。

考书名、卷数:《旧唐书·经籍志》杂传:《吴国先贤赞》3卷,集部总集:《吴国先贤赞论》3卷,未提撰人。《新唐书·艺文志》杂传:“陆凯《吴国先贤传》5卷”,又“《吴国先贤像赞》3卷”。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13杂传类:“《吴先贤传》4卷,吴左丞相陆凯撰”和“《吴国先贤赞》3卷,不著录”作为二书。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沿用二书说,撰写者均是陆凯。

从书名到卷数,诸书征引辑录都有异。今从《隋书·经籍志》著录,题其名为《吴先贤传》。

存疑:

张国淦在《中国古方志考·吴国先贤赞》条末以“案”发出感叹:“是书《隋志》作先贤传,《旧唐志》作赞,又作赞论,《新唐志》作像赞,汉晋间传记类此者不一,故后人收录者易混。”侯康在《补三国艺文志》杂传类“陆凯《吴国先贤传》5卷”文末指出:“据此知是书体例,每传必有赞也”。据此,《吴先贤传》和《吴国先贤赞》《吴国先贤赞论》《吴国先贤像赞》是否是同书异名,待考。

纠误:

1.王谟《汉唐地理书钞·总目》第20页:“顾承《吴先贤像赞》”。考《初学记》卷17人部上辑引《吴先贤传·奋武将军顾承赞》一条,王谟错把顾承当成作者。

2.经核对,《中国古方志考》在“《吴国先贤赞》3卷吴佚,陆凯纂”一目中辑引的《初学记》卷17人部的3条佚文,均出自《吴先贤传》。

二、《三吴郡国志》不分卷,(三国)韦昭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张国淦《永乐大典辑本》

三吴,古地区名。“《水经注》的吴郡、吴兴和会稽为三吴,《通典》《元和郡县志》的吴郡、吴兴和丹阳为三吴,二说比较合乎原意。”(1990年版《辞海》第16页)范成大《吴郡志》卷48考证认为,“三吴之说,世未有定论。”

韦昭(204~273)(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著有:《春秋外传国语注》、《孝经解讚》、《汉书音义》、《吴书》(合著)、《官职训》等。韦曜事迹见《三国志卷65·吴书20》。

佚文记物产、山墩河湖等。解释了“五湖”“孔姥墩”“八字堆”的来历。从《與地纪胜》卷4、《太平寰宇记》卷94湖州乌程县和《永乐大典》卷2260六模中辑出。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辑《三吴郡国志》1则。

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197页辑《三吴郡国志》1则,引录3则。

3.《张国淦文集四编·永乐大典方志辑本》上册第9页,辑录《三吴郡国志》1则。

4.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54页,引录《三吴郡国志》2则。

5.姚振宗《补三国艺文志》引录《三吴郡国志》1则。

考异:

考书名、作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六:“《三吴郡国志》卷亡,韦昭撰,不著录。”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王谟《汉唐地理书钞》、《中国古方志考》等等无异议。

存疑:

姚振宗《补三国艺文志》卷二史部“韦昭《三吴郡国志》”条末提出:“两唐志有《分吴会丹阳三郡记》三卷,不著撰人,疑即是书。”(《目录类地理文献集成1》第35~36页)此说待考。

三、《荆扬已南异物志》,(吴末晋初)薛莹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

荆扬是指荆州、扬州之合称,泛指今江南地区。薛莹字道言,吴末晋初人,薛综之子。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官三国吴左国史、光禄勋,吴太子少傅。入晋为散骑常侍。(《三国志·吴书·薛综传》)薛莹随父常居岭南,对南方各地的物产风俗相当熟悉,故有此书。

此书卷目不详。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指出“《荆扬已南异物志》卷亡薛莹撰不著录”。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辑《荆扬已南异物志》2则。

2.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43页辑《荆扬已南异物志》1则。

3.缪启愉,邱泽奇《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辑释》辑《荆扬已南异物志》9则。

考异:

考书名有三: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六地理:“《荆扬已南异物志》卷亡,薛莹撰。”《太平御览》卷974果部作“薛莹《荆扬以南异物志》”。

2.《本草纲目》第31卷果部(棎子)、《汉唐地理书钞》:薛莹《荆阳异物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索隐》作《荆扬异物志》,未提及薛莹之名。

3.罗愿《尔雅翼》卷12(棎)作“薛莹《异物志》”。

根据马天祥等人撰的《古汉语通假字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6页和885页,“扬”通“阳”,“以”通“已”。

纠误:

《六臣注文选卷五·吴都赋》称“薛莹《荆阳已南异物志》”。但《文选卷五·吴都赋》刘渊林注称薛莹《荆扬巴南异物志》。“巴南”中的“巴”字应是印刷之误。

四、《三吴土地记》,(晋)顾长生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张国淦《永乐大典辑本》

顾长生,晋人,生平未详。这是一部跨郡的地记。从所录佚文看,主要记载了晋时三吴的碑记、州府县治、历史沿革、河渎、山川、溪浦、饮食、渠堰、地名、古迹、奇闻异事等。

著录:

1.嘉泰《吴兴志》(辑本)引《三吴土地记》7则。

2.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辑《三吴土地记》2则。

3.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全册第198页,辑《三吴土地记》9则。

4.《张国淦文集四编·永乐大典方志辑本》第11页辑《三吴土地记》5则。

5.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01页引录《三吴土地记》8则。

考异:

考书名: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六:“《三吴土地记》卷亡,顾长生撰。不著录。”王象之《與地碑记目》卷一“安吉州碑记”条、《汉唐地理书钞》等著作记载相同。

2.“库本引用又作《三吴土地》《三吴土地志》。嘉泰《吴兴志》卷四引作顾长生《三吴地记》”(“乐史《太平寰宇记》的文献学价值与地位研究以引书考索为中心”张保见撰,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存疑: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94、叶梦得《玉涧杂书》和陶宗仪《游志续编》引作《三吴记》《中国古方志考》第199页:“案:王谟辑本有《三吴记》”《三吴土地记》和《三吴记》是异名同书还是异名异书?待考。

五、《分吴会丹阳三郡记》三卷,(晋)撰人不详,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

吴会丹阳即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在今江苏南部、浙江东北部一带。从佚文看,内容涉及古迹、墓冢等。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辑《分吴会丹阳三郡记》3则。

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199页辑《分吴会丹阳三郡记》3则。

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98页引录《分吴会丹阳三郡记》4则。

考异:

考书名:1.《旧唐书·经籍志》卷上、《新唐书·艺文志》卷2、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6、《通志·艺文略》《中国古方志考》等均著录为《分吴会丹阳三郡记》。

2.《太平御览》卷549礼仪部28(重山)称为《吴会稽分地》。

3.《汉唐地理书钞·重订前编书目》和《太平御览》卷381人事部、卷359兵部引作《吴会分地记》。

4.《北堂书钞》卷92礼仪部13葬,引称《吴会野记》。

考卷数:一说三卷,一说二卷。《旧唐书·经籍志》《中国古方志考》作三卷;《新唐书·艺文志》、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和《通志·艺文略》作二卷。

六、《吴地记》,(晋)张勃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

张勃,晋吴郡人,晋武帝时为太子仆,三国吴鸿儒寺卿张俨之子。作《吴录》30卷,书中“有记、有传、有志。”(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正史》)《隋书·经籍志》史部正史类环济《吴纪》条下注:“晋有张勃《吴录》三十卷,亡。”两《唐书》志既在史部杂史类著录“《吴录》三十卷,张勃”,又在地理类著录“《吴地记》一卷,张勃”。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也分别在卷一史部正史和卷六地理记载张勃《吴录》和张勃《吴地记》。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指出,《吴录·地理志》为《吴录》的“分篇”。即:《吴录·地理志》乃《吴录》之《地理志》。“盖因《吴录·地理志》记载三国孙吴政区沿革、山川风土,或仅为辑佚本而非全璧,故又另提名为《吴地记》。”(牟发松:“《吴地记》考”《文史》2008年第1期)

著录:

1.王谟《汉唐地理书抄》辑《张勃吴地理志》91则,为一卷。

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录张勃《吴地记》4则。

3.刘纬毅等《汉唐地理总志钩沉》引录《吴录地理志》52则。

4.《初学记》卷8州郡部·江南道、《读史方與纪要》卷24江南六·松江府(沪渎城)、高似孙《纬略》五引张勃《吴都记》各1则。

考异:

考书名:有《吴地记》《吴都记》《吴录·地理志》《张勃吴地理志》四说。

1.《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焦竑《国史经籍志》及《稀见地方志提要·附》载:“《吴地记》1卷,张勃撰。”

2.王谟《汉唐地理书钞》《张勃吴地理志》1卷。

3.郑樵《通志·艺文略》第四地理和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同时载《吴地记》和《吴都记》两种。清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卷2《吴地记》条指出:“《通志》此书外又载勃《吴都记》一卷,盖本一书,讹‘地’为‘都’也,不复立。”

张勃《吴地记》几乎未见史籍引录。被后人大量引用的却是张勃《吴录·地理志》。

七、《吴郡记》一卷,(晋)顾夷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张国淦《永乐大典辑本》

顾夷,字君齐,东晋学者、文学家。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任本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其著有《顾子》十卷、《顾子义训》十卷、《周易难王辅嗣义》一卷、《顾夷集》五卷等。“此书所涉地理范围大抵为太湖地区,内容则以吴中山川土物、地名沿革为主。”(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辑《吴郡记》6则。

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199页辑《吴郡记》25则。

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99页,引录《吴郡记》7则。

考异:

考书名:《吴郡记》又称《吴地记》。《隋书·经籍志》卷2、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6均为“《吴郡记》顾夷撰”。《文选注》卷26,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等著录均同。

《史记正义·夏本纪》、《后汉书》卷41《光武十王列传·济南安王康传》唐李贤注、绍定《吴郡志》48、洪武《苏州府志》、嘉靖《吴邑志》均引作“顾夷《吴地记》”。

“顾夷《吴地记》不见《隋志》,与《吴郡记》当系一书。”(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00页)

考卷数:有一卷、二卷和五卷本之别。《隋书·经籍志》卷2:“《吴郡记》一卷顾夷撰”;又“《吴郡记》二卷,晋本州主簿顾夷撰”。章宗源、姚振宗、丁国均和文廷式都认为后者是重复著录。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和陈光贻《稀见地方志提要》:“《吴郡记》二卷顾夷撰。”

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等载:“《吴郡记》一卷,顾夷撰。”

《册府元龟》卷555《国史部·采撰一》载晋顾夷撰“《吴郡记》五卷”;同书《国史·地理》又载:晋顾席撰“《吴郡记》一卷”。后者名字因音近致误。

张国淦在《中国古方志考》第200页案:“《隋志》《吴郡志》一卷,系据齐陆澄《地理书》。《吴郡记》二卷系据梁任昉《地理书》,隋志类此者不一。”

存疑:

1.《史记正义·夏本纪》引顾夷《吴地记》1则;又在《史记·吴太伯世家》的《索引》引《吴地记》3则、《史记正义·伍子胥列传》引2则,但均未署名。疑因前文所引已署作者的缘故,故后省略。

2.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卷21《词翰》陆羽《惠山寺记》引“顾欢《吴地记》”一则。顾欢或顾夷之误。

八、《吴纪》九卷,(晋)环济撰

环济,西晋人,晋太学博士,著有《帝王要略》《丧服要略》等,《吴纪》是一部记载孙吴历史的史书。

著录:

1.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00页录环氏《吴地记》1则。

2.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53页录环氏《吴记》同一则。

3.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政事、雅量、品藻、规箴、排调各篇中引环济《吴纪》5则。

4.《三国志·吴志卷八·张纮传》裴松之注引环某《吴纪》1则。

5.《初学记》卷6、卷7、卷24引环济《吴纪》3则。

6.李善《文选注》引环济《吴纪》4则。

7.《艺文类聚》卷85布帛部(锦)引环氏《吴记》1则。

8.《宋书·礼志三》引环氏《吴纪》1则。

9.《太平御览》卷358兵部89、卷815布帛部2、卷925羽族部12引环氏《吴纪》3则。

10.《御定渊鉴类函》卷37地部引环济《吴纪》1则。

考异:

考书名、卷数,作者:环济《吴纪》也被记为《吴记》或《吴地记》。古代“纪”“记”因音通假。卷数有9卷本和10卷本二说;作者有环济和环氏之别。

《隋书·经籍志》卷二:“《吴纪》九卷晋太学博士环济撰”。《旧唐书·经籍志上》著录“环济《吴纪》十卷”。《世说新语》《初学记》和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與》引文时均称“环济《吴纪》”。

《齐民要术》卷10引作“环氏《吴记》”,《太平御览》卷971果部又引称“环氏《吴地记》”。

缪启愉考证后认为:“《吴记》(也题作《吴纪》),晋环济撰,书已佚。《太平御览》卷971引作环氏《吴地记》,文同《要术》。”(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卷十“豆蔻”条)

存疑:

郦道元《水经注》卷29沔水下引《吴记》三则,不言撰者。南朝沈约《宋书》卷35提及《吴记》,也未言撰者。沈、郦二书所引之《吴记》,是否是环济的《吴纪》,待考。

九、《江表传》五卷,(晋)虞溥撰。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辑本、张国淦《永乐大典辑本》

江表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南方六朝都泛称江表。

虞溥字允源,晋高平昌邑人,累官至鄱阳内史。著有《春秋经传注》等,《晋书》卷82《列传》52有传。

此书“皆述魏蜀吴事,而吴事尤详。”(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13杂录),内容涉及人物,山川、州县、城池等。

著录:

1.欧阳询《艺文类聚》引《江表传》18则。

2.陈寿著裴松之注,邹德金编《裴松之注三国志》引《江表传》113则。(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3.《史记正义·项羽本纪第七》引《江表传》1则。

4.徐坚《初学记》引《江表传》7则。

5.吴淑撰注《事类赋注》引《江表传》8则。

6.乐史《太平寰宇记》卷90《江南东道2·升州》引《江表传》1则。

7.李泰《括地志》卷4滁州(全椒县)引《江表传》1则。

8.萧统撰、李善注《文选注》引《江表传》5则。

9.(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81引《江表传》1则。

10.李昉《太平御览》引《江表传》70则。

11.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辑《江表传》1则。

1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197页从《太平寰宇记》卷150录《江表传》2则;又《永乐大典》卷8091十九庚辑1则。

13.《张国淦文集四编》第23页从《永乐大典》卷2279六模、卷8091十九庚、卷6274十八阳辑《江表传》3则。

14.余嘉锡著《世说新语笺疏》卷6、卷25顾雍、诸葛恪引《江表传》2则。

考异:

考书名和作者:《旧唐书·经籍志》杂史载“《江表传》5卷,晋虞溥撰”。此后的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丁国均、秦荣光、黄逢元、吴士鉴各自撰写的《补晋书艺文志》和《中国古方志考》与之一致。

考卷数:除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记载为2卷,《新唐书·艺文志》有3卷本和5卷本二种。

府县佚志

十、《广陵郡图经》,(东汉)王逸纂

汉代广陵郡,隋改为扬州,又改江都郡,唐复称扬州。广陵郡、江都郡治所都在广陵县,即今扬州市。

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市)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官至校书郎、侍中。著《楚辞章句》等,《后汉书》卷80上《文苑列传》第70有传。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6辑《文选·芜城赋》注所引的《广陵郡图经》1则。

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33页引录《广陵郡图经》同1则。

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3页引录《广陵郡图经》同1则。

考异:

考书名、卷数: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六“《广陵郡图经》卷亡,王逸撰,不著录”,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卷三、曾朴《补后汉书艺文志考》卷六与之记载一致。顾槐山《补后汉书艺文志》补志五为:“王逸《广陵图经》”。佚文多为同一则。

存疑:近代王庸在《中国地理学史》第三章地志史(图经与图志)中“按:《文选·芜城赋》注引王逸《广陵郡图经》,此王逸当亦王逡之讹。”

十一、《徐州地理志》,刘成国撰

刘熙,或称刘熹,字成国,青州北海(今山东昌乐西)人,汉末训诂学家。著《孟子》七卷,《谥法》三卷,《释名》八卷。生当汉末桓、灵之世,其卒当在吴赤乌年。

此书卷数不详。仅《水经注·济水》引录了与徐偃王有关的一则异闻。

著录: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80页从《水经注·济水》辑《徐州地理志》1则。

考异:

《徐州地理志》所引的徐偃王异闻,各书所录详略不一,出处不一。其最终来源是《徐偃王志》(已佚)。

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14,《艺文类聚》卷94狗,到《太平御览》卷556礼仪部35葬送,此条佚文均引自晋郭缘生《述征记》。

而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后汉书·东夷传注》,《史记正义·秦本纪》,《初学记》卷8州郡部及《太平御览》卷75地部40、卷347兵部78、卷360人事部叙人,均辑自张华《博物志》。《博物志卷七·异闻》又引自《徐偃王志》。因《博物志》的作者张华是三国末西晋初人,故《徐偃王志》早于西晋是没有疑义的。

李水海在《中国小说大辞典》指出:“《徐偃王志》亦题《徐偃王志异》,东汉杂史体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也同意此说:“《徐偃王志》汉代志怪,阙名撰,未见著录,原书已佚。”

存疑:

1.对《徐州地理志》的作者刘成国,多人提出异议。徐守敬指出:“《后汉书·刘芳传》,为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撰《徐州人地录》二十卷。《新唐志》有刘芳《徐地录》一卷,但芳字文伯,非成国。成国,刘熙字,不闻有《徐州地理志》。”(《水经注疏》卷八济水二)。

2.徐时栋在《徐偃王志·第十三论》一文中质疑:“张华《博物志》时,何以不称《徐州地理志》,而乃故造名目,曰《徐偃王志》耶?郦道元作《水经注》何以不直引《徐州地理志》而必辗转说《博物志》引《徐州地理志》耶?”

十二、《娄地记》一卷,(三国)顾启期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

娄地在汉、晋为娄县,宋、齐后省。今昆山一带。这是一部最早以“记”为名的地方志书之一。顾启期生平不详。姚振宗《三国艺文志》:“按启期始末未详,但据《隋志》所题,知为吴人耳。吴之顾氏,世为大族,自丞相雍而下,不少知名人士,启期又似其字,非其名。”

吴人顾启期在考察了娄江、马鞍山和太湖洞庭山等地的一些石灰岩溶洞后,写了《娄地记》。描述了溶洞的位置和规模,洞内的水文,洞穴结构等。这是我国最早描述岩溶洞穴的专著。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辑录《娄地记》3则。

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52页辑《娄地记》3则。

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42页引录《娄地记》5则。

4.蔡昇撰,王鏊重修,陈其弟点校《震泽编》校注本,引录《娄地记》1则。

考异:

考书名:《娄地记》又名《吴娄县记》《娄地说》。《隋书·经籍志》二:“《娄地记》一卷,吴顾启期撰”,以后诸书沿用了此说法。而《艺文类聚》卷97鳞介部和《御定渊鉴类函》卷447虫豸部在辑拾佚文时称:“《吴娄县记》”。《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又作“顾启期《娄地说》”,卷数和作者无异议。

十三、《广陵烈士传》一卷,(三国)华融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华融,三国时吴官吏。字德蕤,广陵江都人。累官左将军、录尚书事。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13杂传:“《广陵烈士传》一卷,华隔撰,不著录。”辑3则。

2.王谟《汉唐地理书钞·两江古地理书目》存“《广陵列士传》华融”之目,无佚文。张国淦指出:“昔年曾见一足本,本编所据者即此,惜当时未记其来源卷目,今已无从补录。”(《中国古方志考·叙例》)

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00页辑引《广陵烈士传》4则。

4.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34页辑《广陵烈士传》3则。

考异:

《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广陵列士传》一卷,华隔撰。”

考书名:有《广陵列士传》和《广陵烈士传》。“烈”和“列”在古代是通假字,书名两者皆可。(王海根《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第97页)

考作者:有华隔、华鬲、华融几说。“隔”和“融”也是相通的。“隔”音rong(见《辞源》修订本),参见王海根《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第935页。又《史记·秦始皇本纪》上泰山,立石:“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裴骃《集解》引徐广注:“隔”一作“融”。由此可见,王谟在《汉唐地理书钞·两江古地理书目》中把华鬲改成华融是有依据的。

十四、《风土记》三卷,(晋)周处撰。有说郛本、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严可均辑本、张国淦《永乐大典辑本》等

周处(?~297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三国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累迁御史中臣等职,追赠平西将军。《晋书》有传。所著《默语》《风土记》《吴书》(合著)等均佚。

此志撰于吴时,是我国早期方志之一。记载地域的范围“皆概言吴越风土,非专志阳羡也”。(嘉庆《江宁府志》)严可均在《风土记·叙》中指出,现存辑本“所得者仅十之二三,然而亭邑、古迹、山水、节候、风俗、舟车、器服、物产、果实、草木、鸟兽、虫鱼,品类略备”。

周处《风土记》的辑佚研究整理。据记载有9种辑本。元末明初的陶宗仪、明沈敕、清王谟、章宗源、黄奭、严可均、周之冕、民国张国淦、金武祥、周志靖等人,诸人所撰辑本分别对《风土记》进行了辑录、补辑、校刊、考证。各种辑本中所辑的内容多有重复,有羼入而并非属周处《风土记》的;有同一辑文而出处不同有待考证的。其中严可均对周处《风土记》的辑文是最丰富的,“余采得二百三十余事,省并重复,定著一卷”(《铁桥漫稿》卷五·周处《风土记》叙),可惜的是后因失火被毁。(徐德明《严可均著述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著录:

1.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一百卷》卷4《墨娥漫录》辑录《风土记》2则。

3.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引录《风土记》19则。

4.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71页汇录《阳羡风土记》24则,辑5则。

5.《张国淦文集·永乐大典方志辑本》上册辑《阳羡风土记》2则。

6.黄奭《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子史钩沈》卷下辑《周处风土记》20则。

7.贾传棠《五朝小说大观》引《风土记》20则。

8.沈敕编《荆溪外记》卷24《风土记拾遗》辑《风土记》42则。

9.周之冕原辑,周金章重修《忠义集》卷2汇辑《风土记》133则。(清光绪三年荆溪半日静坐之楼刻本)

10.周志靖等纂修《国山周氏世谱》卷51汇辑《风土记》142则。

11.李勇先主编《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辑佚类地理文献集成·杂志之属》引录《风土记》四个版本:

第一:傅增湘校《说郛》(宛委山堂刻本)引录19则。

第二:《说郛》卷四《墨娥漫录》引录2则(商务印书馆本)。

第三:黄奭辑《汉学堂知足斋丛书本·子史钩沈》引录20则。

第四:《粟香室丛书》:阳羡风土记一卷、附校刊记一卷、补辑一卷、续补辑一卷(晋)周处撰、(清)王谟辑、金武祥补辑,引录王谟辑本103则。金武祥补辑11则,续补辑9则。

12《中国风土志丛刊》第32册影印了金武祥《粟香室丛书》中周处撰、王谟辑、金武祥补辑的《阳羡风土记》。

13.钱建中《无锡方志辑考》第99至126页,校勘汇录周处《风土记》137则。剔除前人误录的17则。

14.李传军《汉唐风土记研究》第193页起,汇录《风土记》136则,其中误录7则:编号8、9、15、28、29、46、125,羼入《洺州风土记》《辰阳风土记》《风俗通》等其他非周处《风土记》的佚文。又重复2则:编号22重7(第193、195页);编号32重36(第196页)。

考异:

考书名、卷数:有周处《风土记》《阳羡风土记》二种。《晋书》《隋书》、新旧《唐书》均为周处《风土记》。《阳羡风土记》之名,最早见于唐刘知己《史通·补注篇》。

《风土记》的卷数记录有3卷本和10卷本之说。《隋书·经籍志》载:“《风土记》,三卷,晋平西将军周处撰。”《新唐书·艺文志》、吴士鑑《补晋书经籍志》、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等均记载为三卷。《旧唐书·经籍志》则载:“《风土记》十卷,周处撰。”“史能之《咸淳毗陵志》考之,知石晋后有续补本,或旧志误据而新志沿之,故卷数增多耳。”(严可均《风土记》叙)

十五、《广陵耆老传》,佚名撰

广陵郡东汉置,晋因之,治在今江苏扬州,作者、卷数不详。

著录:

1.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辑《广陵耆老传》1则。

2.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录《广陵耆老传》1则。

3.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杂传类:“《广陵耆老传》,《御览》867引此书,‘晋元帝时,有老姥鬻茗’事”。

4.《太平御览》卷867饮食部(茗),从陆羽《茶经·茶之事》引《广陵耆老传》1则。

5.吴淑《事类赋》卷17茶引《广陵耆老传》1条。以上所引佚文是同一则。

考异:

考成书年代: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杂传类有目,可见,该书至迟出于晋时。《江苏旧方志提要》认为是晋代,《汉唐方志辑佚》记载约为晋代。《中国古方志考》和《江苏省志》的朝代一栏则空缺。

猜你喜欢
风土汉唐先贤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伟大的中华治水先贤——史禄
“一碗面”何以“煮”出经济风味?——区域产业往往源于地域风土
魏晋风骨 汉唐新韵——观宋述林的近期绘画艺术
汉唐时期乐浪公、乐浪王爵号的除授与变迁
风土和历史
论《风土什志》中李劼人的饮食文化书写
新加坡建国先贤纪念园
在历史长卷中品读先贤的传奇人生
上海汉唐传动系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