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化的军事理论引领我们实现强军目标

2018-01-23 18:01
孙子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我军军事战争

张 翚

“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①《党的十九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新举措解读》。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规律所在,是我军从历史走到今天、走向未来必须坚守的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这一指示,既有深远的历史意蕴,又有很强的时代价值,更是我军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思想引领,必须深刻领会,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

一、正确认识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一支军队如果不首先抢占军事理论这个制高点,就不可能掌握克敌制胜的主动权。战争准备程度既取决于武器装备数质量,取决于人与武器装备有机结合程度,更取决于军事思想的“含金量”。军事思想是否先进,军事理论体现的更直接,一定意义上决定战争成败。新思想、新观念、新战法,显著地提高了军事斗争准备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军事实践发挥着重大先导作用,可确保军队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21世纪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战争形态急速演变,作战方式方法深度变革,军队建设和作战实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切地呼唤军事理论创新。科学技术进步的惊人速度,要求经常注意研究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军事理论领域中最新的成就。尤其要看到,世界军事理论领域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关于未来军队和未来战争的新学说、新观点层出不穷。我军建设发展也面临着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亟需从理论上作出回答。面对逼人态势,如果不加快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步伐,就可能给军事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军事理论的创新史。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原则和制度,创造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形成了我军的特有优势。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指导我军现实军事斗争的优秀理论成果还比较少,部分军事理论研究与高层决策脱节、与基层部队脱节、与潜在对手脱节的情况还比较突出。这些制约军队发展的瓶颈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说过:“两军敌对的一切问题依靠战争去解决,中国的存亡系于战争的胜负。因此,研究军事的理论,研究战略和战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不可或缓。”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54页。在这场持续进行的军事变革的大潮中,我军亟须向军事理论高地发起冲击,不仅要站在发展的潮头,更要引领时代变革。通过军事理论创新,将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人才等各要素优化融合,使军事斗争准备的结构体制更科学、更完善;通过军事理论创新,形成打赢信息化战争、智能化战争的有效招法,切实增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针对性、含金量。而且先进军事理论本身就是“威慑利剑”,军事理论的现代化必然增强军事斗争准备的威慑性。

二、准确把握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方向路径

未来战争是以军事理论创新为牵引的军事实践,而战争实践又是军事理论创新的起点。我军缺少信息化战争实践,强军征程上,没有范例可循,没有模式可依,更没有捷径可走,找准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尤为重要。

(一)注重需求牵引,紧盯重大战略问题加强军事理论研究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和策略。战略理论是军事理论体系的核心。重大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军队建设、国家安全甚至民族存亡,一旦出错就可能造成极为惨重且难以挽回的损失。当前,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制胜机理深刻演变,国际和周边安全形势更趋复杂,国家安全领域和利益空间不断拓展,我军武器装备和新质作战力量快速发展,这些都需要从战略层面加强筹划、科学指导。应深入分析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定位、阶段性特征、有利条件和发展难题,搞好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理清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重点,高屋建瓴地发挥好军事战略对于推动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的统揽作用。应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基点、军事建设规划、边海防战略等问题研究,着力研判国际战略态势、周边安全形势和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跟踪掌握主要战略对手的军事战略调整以及作战理论及组织体制、武器装备变化等情况,深入开展富有时代特征、保持我军特色的战略问题研究。

(二)注重目标牵引,针对现实或潜在威胁加强军事理论研究

科学的军事理论创新从来不是空中楼阁,更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牢固的根基就在于紧紧盯住现实或潜在威胁谋打赢。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的理论思考,才能摒弃为了研究而研究,否则就成了“误国空谈”。“能打仗、打胜仗”的军事理论研究必须瞄定“有的放矢”,直白一点说就是要有针对“拐子马”的“钩镰枪”,要认清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来自传统或非传统安全的威胁。认清威胁、针对威胁搞研究,才能让理论研究豁然开朗,才不会被层出不穷的技术迷雾所迷惑。因为一切技术都是为打赢服务的手段,技术是理论创新的辅助但非唯一源泉,它服从于针对现实或潜在威胁的战法设计和胜利追求。落后就要挨打,崛起必遭遏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某些霸权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将我视为主要对手,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对我进行牵制、遏制和打压。从军事领域分析,既有电子战、网络战、信息战等不见血的军事对抗,又有磨刀霍霍引而不发的太空战准备和针对性极强的周边军事基地的设置,还有蝇营狗苟从未停止的对我境内反动分裂势力及邪教组织和周边敌意国家地区的明暗扶持、撺掇煽动。前所未有的威胁挑战要求我们时刻盯紧现实或潜在的敌人,以敌为师、以敌为鉴、以敌为靶探索克敌之术,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

(三)注重特点牵引,着眼未来战争制胜机理加强军事理论研究

俄罗斯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说:“军人的主要任务从来就是对未来战争进行全面准备,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所准备的往往是过去了的战争。”①转引自辛士红:《创新 盯着明天的战争》,《解放军报》,2013年3月8日。20多年前的海湾战争揭开了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序幕,而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战争形态逐渐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战争形态转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迈向智能是必然选择。因此,如何使军事理论前瞻未来,科学预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是夺取军事理论制高点的应有之义。跟踪研究世界军事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趋势,深入研究、科学揭示未来智能化战争制胜机理和战争指导规律,拿出对我军战略理论和作战理论起关键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此牵引军事斗争准备的方向和重点,提高战略指导和作战指导水平,才能把握未来军事竞争的战略主动。首先,应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战争形态的影响。着眼未来战争演变趋势,重视高新科技发展对战争形态、作战方式、作战体系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尤其应高度关注那些颠覆性技术对未来战争规则、制胜机理可能带来的根本性改变,从中把握技术引领战术、技术推动军事理论创新的新规律新趋势。其次,应掌握战场空间新特性新变化。战场空间的诸多变化,必然带来制胜机理的改变。应高度关注太空、网络、海洋、极地等领域的安全问题,加强新质作战力量运用研究,探索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的运筹方法。

三、大力推进军事理论研究机构体制机制改革

体制机制既是保证军事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也是制约军事理论创新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缺少战争实践的军队而言,体制机制在军事理论创新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军“先进军事理论”出炉难的重要原因无不与体制机制有关,亟须引起重视。要抓住此次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契机,健全完善军事理论研究机构体制机制,破除积弊,发扬格物致知、探求真知的精神,激发理论创新的活力。

(一)建好新型军事智库

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博弈风雷激荡,高端军事智库的支持尤其重要。首先,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要素众多,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兵力火力机动力信息力的互相弥补,又如陆海空天电乃至心理认知领域斗争的有机融合。如此复杂“计算量”,必须借助专业的高端智库,以全局思维通盘考虑,围绕重大军事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其次,各国军队为应对新军事变革,都在进行兵力构成、体制编制、人力资源、武器装备的升级革新。如何建设军队,建设一支怎么样的军队,需要第三方的高端智库跳出利益藩篱,给出相对独立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顶层设计意见。第三,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世界各国都面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双重威胁,各国内部经济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结构性变迁,这种复杂的内外环境增大了军事战略决策难度和风险,必须依托高端智库进行科学和民主的决策。从打赢未来战争、增强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高端军事智库,正当其时且刻不容缓。高端人才是高端军事智库的根本。所以,要制定高端智库人才的培养规划、推动各个层面人才有序流动,要选好配强首席专家,建好专业研究团队,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决策意见征集、政策评估、决策咨询、舆论引导等机制,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由于军事决策本身的封闭性以及保密性要求,在智库制度机制设计上,还必须妥善处理好官方与民间、公开与保密、国内与国际、关联与独立等关系,才能在良好运行中发挥智库建言献策、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军事外交等功能的最大效用。

(二)抓好军事科研管理

军事科研管理,关键在于解决好“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三个问题。实施去行政化,建立精干科研机关,清除科研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尊重科研规律,让真正懂行的来搞科研管理,减少行政干预科研;按照以需求为牵引、以质量为根本、以转化为关键,搞好军队课题规划设计,加强统筹管理、过程管控和质量监管。美军拥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但仍非常重视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各抒己见、鼓励独到见解,感召和鼓励军事理论创新。比如,军事学术研究不设禁区、不限范围,不要求达成共识,对任何问题都可以进行开放式讨论,特别是机关、部队、院校、科研机构的军官岗位交流非常频繁,一些高级将领退职后仍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研究成果快速应用到作战和军队建设之中。外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搞好理论成果转化

我军近年来大兴作战问题研究之风,开展了很多大项活动,也取得不少理论成果。但这些成果很多被束之高阁,未能与部队接轨,转化运用不够。发挥军事理论对军事斗争准备的引领作用,必须注重成果向训练、作战领域输入,使之升华为战斗力。第一步是加强梳理。这是创新成果应用的基础步骤,它可以将分散、零乱的成果系统集成,并发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应成立相应机构专门负责作战理论研究成果的收集、分类、整理、留存、上报,使分散、零乱的研究成果及时得到梳理,为先进理论进入决策、条令、教学做好基础工作。第二步是模拟论证。这是理论成果应用的重要步骤。作战模拟是促进作战概念、粗浅理论向成熟理论转化的桥梁。作战试验室也是孕育新思想和新概念的“孵化器”。当今世界军事强国无不重视作战实验室建设,以期将未来战场浓缩到指挥员面前。在军事革命加速期,我军亟须加大作战实验室建设力度。同时,对一些研究成果应有针对性地组织部队、院校研究学习,并安排进入训练,特别是对抗演习,使军事理论不断完善。第三步是固化应用。这是理论迈向战斗力的关键步骤。成果固化应用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转化的质量效益。现代军事理论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成熟理论能否第一时间应用成为衡量其转化效率的首要指标。一些理论成果经模拟论证、训练检验或多方面研究讨论,感觉相对成熟的,应最快速度应用,确保成果转化效率的最大化。研究成果融入军事领域的数量与战斗力提升成正比。我军理论创新成果数量规模庞大、内容繁杂、涉猎范围广的特点,要求成果固化应用必须广泛深入,既要进入决策和相应的作战条令,也要进入训练大纲和院校教材;既要纳入军兵种战略发展规划,也要进入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需求。必要时应成立相应机构,具体推动创新理论尽快形成战斗力。

猜你喜欢
我军军事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战争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