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障”创造更有尊严的生活

2018-01-24 10:12袁航
当代贵州 2018年3期
关键词:危房改造医疗保障欧阳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袁航

贵州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不断为贫困人口创造更有尊严的生活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作为贵州脱贫攻坚“四场硬战”之一,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不仅关乎民生实际,更是群众脱贫与否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不断为贫困人口创造更有尊严的生活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贵州拔穷根,根本在教育。只有补齐教育这块短板,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改变的可能。

2017年底,记者来到荔波县甲良镇丙外村村民潘小燕家采访时,她正和在贵州财经大学读大二的女儿蒙春云微信视频聊天。看着视频里女儿懂事的样子,潘小燕的眼角泛着晶莹的泪花,又回想起女儿在高二时想要退学的场景。

“高二下学期回来突然跟我讲要退学,说家里没有钱,不想让他爸那么辛苦。”潘小燕由于生病没有劳动力,一家四口人全靠丈夫蒙泽敏在广东务工养活,蒙春云姐弟俩的学费常常没有着落。

得益于贵州全面实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无障碍入学,以及对农村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全覆盖的政策,蒙春云的读书梦得以继续,现在她每年都有4600多元的助学金。

和蒙春云一样,2017年9月,威宁二堡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孙辛格向学校说明家庭贫困情况后,顺利入学了。因家庭贫困,在母亲改嫁后,孙辛格独自和他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常年在外务工。

孙辛格说:“有了国家对我们贫困学生的关怀,现在上学没了后顾之忧,虽然目前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我相信只要努力读书,将来一定能改变命运。”

贵州省教育厅督学何秀黔介绍说,登记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无需提交任何证明和材料,学校均先按规定资助标准预免交学费、教科书费和住宿费,资助对象审核等相关手续待学生入学后再逐步办理,保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得资助。

针对深度贫困县和极贫乡镇的学生,贵州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全面改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实施定向招生计划,切实增加贫困地区群众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支持普通高校举办少数民族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用人才;推动职教脱贫,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巩固提高教育“9+3”计划成果,到2020年普及深度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

同时,贵州还组织百校扶贫基地,面向深度贫困地区每年招生万余人,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构建“四重医疗保障”体系

2016年,对于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村民欧阳江来说,是极艰辛的一年。

因糖尿病引起并发症的欧阳江,由于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双腿出现糜烂,体重从150斤变成88斤,丧失了劳动能力,在花光17万元积蓄后,返家放弃治疗,等待命运的安排。村民都说他活不了多久,他家也从曾经令全村羡慕的小康家庭变成了村里的低保对象。

但就在这一年年底,剑河县全面实行的新农合基本医疗+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的“四重医疗保障”挽救了他。

2016年9月,施行四重医疗保障体系后,剑河县合医中心副主任刘守来多次来到欧阳江家。

贵州把人民的期盼作为目标,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农村教育短板不断补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图为习水县行知中学学生在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周东亚 / 摄)

之所以是“多次”,是因为欧阳江也有自己的担忧:就算是可以报销,但先期看病的钱从哪里来?刘守来告诉他:“可以先诊疗后付费,除了小部分需自付外,其余的均可享受政策报销和补偿,报销也不用自己去跑各个部门审核签字,出院时在医院窗口一站式报销。”

2017年底,记者见到欧阳江时,他已经能下地短暂走动了,体重也增加到120斤左右。他说:“现在已经就诊25次,没花一分钱,很快我就可以和妻子一起赚钱养家了。”

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贵州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四重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医疗健康扶贫。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黄平表示,通过“四重医疗保障”,所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际报销比例均能够达到90%以上,其中部分重点人群达到100%,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

改善居住条件激发内生动力

“以前最担心下雨和吹风了。”1月10日,正在装修新房的习水县程寨镇石门村村民刘宣告诉记者,一年前,他们一家6口人还挤在不到70平方米的破旧老屋里,每逢刮风下雨,房子咯吱响、屋顶像漏斗。

2017年初,刘宣家被列为农村危房改造对象,通过县里补贴的4.5万元,刘宣家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现代砖结构房屋。他坦言:“光靠自己不晓得哪年才可以住上新房子。”

雷山县大塘镇咱刀村是典型的苗族村寨,一栋栋木结构房屋依山而建,不仅老旧,而且村民以木柴取暖做饭,安全隐患较大。

咱刀村村主任石震告诉记者,目前咱刀村正在全面进行危房改造和改厨、改厕工作,并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合起来,避免贫困人口因建房致贫返贫。

村民余金龙看着刚改建好的新房,心里受到了很大触动,她说:“在政策的扶持下,居住条件改善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脱贫呢?”

大塘镇党委副书记杨绍杨表示,“危房改造改的不仅是房子,变化更大的是老百姓的观念”。他认为,危房改造主要起引导和搭建平台的作用,通过补贴鼓励老百姓积极参与到脱贫致富中,摆脱“等靠要”思想,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贵州省住建厅巡视员宋丽丽表示,贵州采取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核实、抓安全质量、兜底帮扶、培训提升和督导调度等多种方法,以确保“危改”工作顺利推进。

截至2017年11月24日,全省20万户农村危房“危改”竣工19.75万户,竣工率98.74%;“三改”竣工18.7万户,竣工率93.52%。

未来,贵州将进一步聚焦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全省4类重点对象、全省深度贫困地区危房改造任务,2019年底前完成全部存量危房改造任务。

猜你喜欢
危房改造医疗保障欧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我家的健忘老妈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依依送别欧阳鹤先生
筋斗云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某些小官大贪
吉林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召开
欧阳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