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全力打造“中国温泉省”

2018-01-24 10:12张恒
当代贵州 2018年3期
关键词:温泉景区贵州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张恒

贵州各地结合实际,加快推进温泉旅游综合体、温泉旅游带建设,探索“旅游+”“温泉+”产品开发模式,推动温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补齐冬季旅游短板,全力打造“中国温泉省”旅游品牌。

多彩贵州,四季皆景。

2017年盛夏,23℃的清凉、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实实在在的优惠,吸引游客一路向“黔”。事实上,冬季的贵州,也是一个康养休闲的天堂、冰雪运动的圣地、民族歌舞的海洋、乡村乡愁的港湾、美食佳肴的家园。

尤其2016年以来,贵州“发力”冬季旅游,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融合发展为手段,全力打造“中国温泉省”品牌。从点到面、从产业到经济,贵州依托优势资源,不断提升温泉品质,丰富温泉旅游产品,擦亮温泉旅游品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旅游经济持续“井喷”。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元旦后不久,便迎来了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小寒节气。尽管寒风凛冽,在贵阳市乌当区枫叶谷旅游休闲度假区,位于青山枫林之间的温泉泡池水汽升腾,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一个集温泉、养生、园林观赏、休闲等为一体的贵州首家园林式“林海”温泉,拥有室外露天园林式泡池30余个,并设有鱼疗池、儿童池、药池等。自2017年10月正式营业以来,旅游人气火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发展温泉产业,正是基于我们当地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优势。”枫叶谷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李军说。

不只在乌当区,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大量温泉资源的省份,贵州优质的温泉星罗棋布。据贵州旅游资源大普查统计,全省登记有温泉(地热)单体203处,优良级资源达77处,地热温泉资源共覆盖72个区县。

省会贵阳,便是一座“温泉之城”,市内有著名的“息烽温泉”、生态富硒养生温泉“白马峪”、融合苗侗风情的“贵御温泉”等。遵义的枫香温泉尽显田野情趣,铜仁坐拥“中国温泉之乡”石阡,孕育中国古老的温泉和独特传统的洗浴文化,是全国唯有、世界少有的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温泉。此外,黔东南剑河温泉被称为“苗乡圣水”,黔南州、黔西南州的溶洞温泉也别具特色,各有奥妙。

依托丰富且优质的地热资源,贵州按照“一核、四组团、六带、十板块”的空间发展结构布局,以精细、精致、精美的工匠精神着力打造温泉旅游精品。“紧扣中高端市场定位,通过配套服务升级,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低端化,提升市场竞争力。”贵州省旅发委产业处处长敖克模说。

坚持示范带动、一泉一特,贵州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全省温泉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同时引导现存的娱乐型温泉逐步往康体养生型转化。如今,全省已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36家温泉景区,温泉旅游精品不断推出,大力提升温泉旅游的品质、品位和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温泉旅游品牌

在剑河温泉景区,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体验温暖舒适的温泉,还能感受养生文化,品味苗乡风情。

贵阳息烽温泉。(郑铁牛 / 摄)

“水好环境美,交通也方便,工作人员的服务很到位。”对于高规格打造的剑河温泉景区,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赞不绝口。

剑河温泉,正是以“氡硫温泉+苗族文化”为核心资源,以四季全天候的苗族文化温泉产品为特色,以温泉度假、文化体验、苗药养生等为主要功能的中国唯一的苗族文化主题温泉景区。

“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温泉康养度假目的地。”剑河温泉城销售经理邹扬介绍,去年10月开业以来,景区已经接待5万多人次,门票及相关服务收入1300多万元。

借助温泉游的火爆之势,剑河还在游客前往温泉的必经之路上,打造了清江湖旅游项目。“游船上可以体验我们清江湖灯光秀,还有水幕电影,还有少数民族的表演。”剑河温泉城工作人员申静说。

不仅如此,剑河县还引进企业重点打造剑河国际森林温泉康养谷项目。项目以传统苗侗医药文化为基础,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温泉疗法、森林疗法、运动疗法和园艺疗法这四大疗法技术和体系。整个项目预计2018年下半年全面建成开业。

剑河温泉景区的发展,只是贵州打造温泉旅游的一个代表。通过对温泉产品的开发利用,探索出温泉旅游与民族文化体验等产品结合、与山地生态旅游融合的发展新路,是贵州推进“温泉+文化”、增强旅游产品文化底蕴,打造旅游精品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以“健康温泉”为核心,贵州不断推动温泉产业与文化创意、影视娱乐、商务会议、会展博览、景观地产、疗养保健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体育、文化、卫生等行业有机结合,培育一批“温泉+”产业聚集区,带动温泉产业经济的发展。

激活“新引擎”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无论是息烽温泉、石阡温泉,还是剑河温泉、枫香温泉……贵州各地的温泉旅游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温泉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激活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元旦小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797.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2.3%。其中,息烽温泉、石阡温泉健康养生城、思南九天温泉、剑河温泉等温泉旅游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过3500人次,温泉康养游受到游客青睐。

特别是在以温泉为龙头产业的石阡县,围绕地热资源大力建设温泉旅游区,塑造“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形象,形成以温泉文化旅游为支撑,乡村旅游为补充,集生态、红色、历史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石阡特色旅游新格局。

丰富的温泉资源,高端的规划设计,发展合力空前凝聚、冬季旅游产品供需两旺,贵州的温泉产业在近年呈现后发赶超的势头强劲,温泉产业正在实现品牌化、规模化质变,“中国温泉省”品牌新形象逐步迈入世界的眼球。

按照“中国温泉省”的主题定位,贵州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推出“贵州省旅游景区冬季优惠政策”,与海内外游客共享温泉红利。同时,以全省36家温泉企业为重点,以温泉文化、休闲养生为核心,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营销活动,推出“多彩贵州·中国温泉省休闲汇”全攻略,使得游客在贵州不仅能休闲度假,还能康体养生。

在大力发展大生态、大健康、大数据的时代步伐下,贵州温泉坚持精品战略,焕发出时代魅力,在冬季吸引着无数游客出游贵州,成为多彩贵州旅游一张崭新的名片。

猜你喜欢
温泉景区贵州
KAI BEPPU温泉酒店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摘牌』
“摘牌”
大棱镜温泉
某景区留念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露天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