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宣讲进山乡 民族村寨党旗红

2018-01-24 10:12苏江元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8年3期
关键词:亚东双语村民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苏江元 李思瑾

“土地承包30年不变,我听懂了,继续流转土地带乡亲种中药材致富。”43岁的苗族创业者杨明龙,在听了贵州省民宗委组织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双语宣讲后,又把中药材种植的面积扩大了50亩。

2017年11月17日以来,省民宗委组建27支全省民宗委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民汉双语宣讲队,分赴全省6个州(市)、27个县中存在汉语言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开展宣讲。

200多场民汉双语宣讲活动,4万多名少数民族群众现场听取宣讲报告,省民宗委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入民族地区千家万户,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双语宣讲进民族村寨

2017年11月26日早上,黔东南州剑河县南明镇桂中村77岁的布依老人吴光英起了个大早,腿脚不便的她坐在轮椅上催促儿子儿媳:“快推我去操场上,听说今天有人来讲课。”

吴光英一家来到操场上时,已有一两百村民聚集于此。“产业就业来扶贫,满足群众的心愿;生态移民特别好,扶贫教育全兑现;精准医疗最实惠,有病都能进医院……”剑河县十九大精神民汉双语宣讲队快板组的李岱桓、李云、郑白兰三人正表演起自编自演的快板节目《十九大春风暖人心》,村民们直拍手叫好:“十九大精神经过快板这么一说,都听明白了。”“总书记和党中央牵挂着我们,我们要努力脱贫致富!”

9点钟宣讲开始时,操场上已聚集了400余人。宣讲结束后,宣讲员陶光招笑着对村民们说:“下面我们开始有奖问答环节,看看大家对我刚才讲的东西还记得多少。十九大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召开的?”

“北京!”“在北京!”“10月18日—24日在北京召开!”村民们纷纷举手抢答,坐在轮椅上的吴光英老人也将手举得老高,似乎想要站起来。

“那天天气很冷,但是村民们的热情,让我们宣讲队感到了温暖。”剑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李代虎回忆。

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组织好集中宣讲活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上下一盘棋双语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针对存在汉语言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三管齐下,用民族干部宣传,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民间文化体现。

“我们听懂了”

2017年11月21日,作为省民宗委27支双语宣讲队领队之一,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调研员杨亚东带领织金县民宗局局长杨卫金等双语宣讲队成员,从县城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行程,到织金县鸡场乡鸡坡村进行双语宣讲。

“我们还专门邀请织金县苗学会的同志一起去。”杨亚东说,面对以苗族为主体的宣讲对象,为了加强宣讲效果,宣讲队还专门整合当地力量一起,苗学会对当地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研究,同时,有语言沟通优势。

时至今日,杨亚东还为当时的宣讲场景感慨不已。“当地老百姓通过苗语光碟观看了党的十九大有关乡村振兴和土地政策后,结合当地的脱贫和发展各抒己见,热情高涨。”杨亚东说,对于朴实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最为关注的,还是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老百姓生产生活有密切关联度的内容。

在册亨县民宗局组织开展的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抢答互动活动中,群众踊跃争先抢答。图为册亨县民宗局局长潘昌毕(左一)与群众互动。(册亨县民宗局供图)

由杨卫金作为主要宣讲人的宣讲会,在用苗语传达了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后,成了宣讲队成员和当地老百姓的交流会,围绕“土地承包”不变、乡村如何振兴发展、脱贫攻坚有哪些惠民政策、如何申请创业贷款等等内容,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各抒己见。

宣讲临近结束时,鸡坡村的村民杨大庆还一再和杨亚东说:“下次多带点苗语光碟来,我儿子在外省打工,我也要给他准备一份呢。”双语宣讲成了当地老百姓了解党和各级政府政策的一个重要窗口。

“我们听懂了。”杨明龙是鸡坡村少有的见过“大世面”的村民,20多年前,他就率先走出苗寨,到贵阳做“背篼”,从搬运工开始,慢慢地做水果生意和其他买卖,练就了一身经商的本领。

近年来,杨明龙回到家乡,自己承包了一部分土地,带动当地百姓一起种植中药材。“但乡亲们对相关土地政策不懂,工作开展还是很困难。”杨明龙说:“党的十九大提出,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对农民来说,很鼓舞。”

杨明龙说的听懂了,除了他自己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识,对于中药材种植的市场信心,还有就是村民们听了双语宣讲后,更相信他了,愿意和他一起抱团发展中药材种植,新增50亩种植基地,带动更多的百姓一起致富。

为了更多地了解政策,在宣讲队回到织金县城后,杨明龙还专门追到杨亚东的住处,单独“开小灶”深入交流,临走时,杨明龙还记下杨亚东的手机号码,“我不明白的地方,还会给你打电话咨询”。

助推脱贫攻坚

在织金的双语宣讲,只是全省双语宣讲的一个缩影。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华阳村,三都财政局局长杨先霞用水族语言亲切地向村民们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宣讲方式让现场响起一次次热烈掌声。

在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文化广场播放六七分钟的动画短片,通过村支书与村民问答的形式,“接地气”地讲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民众关心的问题。

在从江县朝利村,侗族村民们听了双语宣讲后,唱起侗族大歌《歌颂党的十九大》:“和谐社会实在好,全国农民奔小康,吃好穿好满街跑。党的十九大精神实在好,我们时时刻刻要记牢……”

活动期间,贵州省民宗委主任向红琼和党组书记、副主任石松江,多次带队深入宣讲第一线,与少数民族群众一起牢记嘱托、共话发展,激发全省少数民族群众感恩奋进、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发展热情。

实际上,省民宗委组织的党的十九大双语宣讲活动,已经从官方影响到了民间,册亨县老年歌舞团,在赶集日免费自发给布依族群众做宣讲和传播,织金县苗学会,开始嫁接起群众和政府、市场沟通的桥梁。

“宣讲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政策的落地,助推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和谐发展。”黄平县苗歌传承协会会长杨华说,今年元旦期间,他们专门组织了三语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通过汉语、苗语和家语,组织老百姓自发学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寻找发展机遇。目前,协会已经和黄平县重安江镇半山村的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将结合种养殖、民族手工艺品和民族文化旅游,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实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亚东双语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汪孟邹与亚东图书馆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胡适与亚东本《红楼梦》标点之关系
点击反证法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