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2018-01-24 10:12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8年3期
关键词: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少不了民族文艺精品的打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大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佳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为了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讲话精神,贵州省民宗委通过具体承办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掀起学习十九大、宣传十九、贯彻十九大精神新高潮。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特色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省委书记孙志刚多次要求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孙志刚要求,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抓好文化发展、文明建设,努力做到“两文兴家”。

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

历时一个多月,10余台剧目,25场演出,吸引数万名观众……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等部门承办的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于2017年12月8日在贵阳落下帷幕。

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一次各民族人民“凝聚力量走新路、携手同步奔小康”的盛会,是一次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盛会,是一次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的盛会。

会演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工作的新部署、新举措、新要求,融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突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演绎“凝聚力量走新路,携手同步奔小康”的时代主题,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民族文化工作取得的优异成果。

“把民族文艺会演打造成为多彩贵州的一张响亮名片,是本届全省民族文艺会演的定位。”贵州省民宗委主任向红琼说。“通过民族文艺会演的艺术形式,把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出来,把全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提高的最新成果呈现出来,把优秀民族文艺作品奉献出来,真正使民族文艺会演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象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一是着力展示我省和谐的民族关系,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一种标志。二是着力展示贵州省民族地区发展成就,体现本届民族文艺会演“凝聚力量走新路、携手同步奔小康”的时代主题。三是着力展示贵州省民族文化多样性。力求把民族独有的、认同的、接受的艺术形式来塑造民族的形象,刻画民族性格,表现民族的精神。四是着力展示民族艺术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在继承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再创作,力争推出新作品、新形式、新内容。五是着力展示贵州省民族艺术各类新人。抓住这次民族文艺会演的机遇,多提供平台,多使用新人,真正使(剧)节目编创过程,成为挖掘新人的过程、培养新人的过程、启用新人的过程、推出新人的过程。

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和产业活力

2017年10月31日,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前,省委书记孙志刚,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谌贻琴亲切看望演出单位代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黄晓青 / 摄)

在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贵阳市代表团选送的歌舞剧《射背牌》被称为“现代版《梁山伯与祝英台》”,该剧以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坡苗族射背牌”为创作题材,得到专家一致好评,最终获得金奖。

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艺术处处长舒琼说,《射背牌》是贵阳在历届少数民族会演中第一次用本土民族元素打造的曲目,充分展现出苗族同胞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在会演中获得金奖的还有由六盘水市选送的歌舞剧《支格阿鲁》、省民族歌舞团打造的舞蹈诗《根·源》、省演艺集团选送的花灯戏《云上红梅》。。

六盘水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张群芳告诉记者:“优秀的少数民族文艺创作,能够引领百姓的精神生活,让百姓找到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资源是六盘水的优势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旅游文化扶贫的好路径。六盘水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体验民族风情,挖掘整理市境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成为六盘水的城市名片和文化标签。这次获奖的歌舞剧《支格阿鲁》就是很好的实践。该剧以彝族人民世代口口相传的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为基础,展示了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助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少不了民族文艺精品的打造。

《射背牌》、《支格阿鲁》等获奖作品只是贵州少数民族文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造出大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据了解,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汇集了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生动展现了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一场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演出,既彰显贵州的文化自信,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展示民族文化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民族文艺作品生动展现了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全面展示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精神状态,充分反映了贵州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为时代的发展奏响了凯歌。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精神财富,也是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同步小康的重要优势。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紧紧围绕保护特色民居、培育特色产业、改善特色人居环境、传承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位一体”工作目标任务,通过会演平台和作品,为我省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积蓄了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1942,文艺之春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