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形势下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路径研究

2018-01-24 11:13张明煜韦淑英
中国林业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林区森林资源黑龙江省

张明煜,韦淑英,徐 蕊,王 岩

(1.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81)

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森林经营是确保森林资源增长、质量提高和分布均衡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1]。开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森林经营活动,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为整个林区构建起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14年4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彻底封山育林,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区过量消耗森林资源问题。停伐是国家为解决森林资源枯竭问题而制定的宏观政策,当森林资源恢复和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如何以更合理的方式经营森林资源将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因此,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相关问题仍需继续加强,这对于当前森林资源恢复、生态改善具有实际意义,并可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森林经营实践做充分准备。

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现状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总经营面积达1 009.8万hm2,是东北亚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林业产业基地、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长期承担了国家木材生产和生态维护任务。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分布着红松、柞树、紫衫、黄波萝、水曲柳等珍贵寒地树种,林中有东北虎、黑熊、鹿、獐子、野猪、野鸡、狍子等珍稀野生动物,林下有山野菜、北药、山野果、食用菌等特色林产品[2]。但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总体经营水平较低,优良的资源条件并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无节制采伐、毁林开荒、任意渔猎等粗放型经营问题严重,对于原生森林环境破坏较大,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要求不相符合,导致在一段时期内产生了严重的资源危机。随着两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得以恢复,截至2016年,全区有林地面积达到858.55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85.13%,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17亿m3,全区林木年均总生长量达到2 499.89万m3,当年落实管护经营面积901.9万hm2,近30年来有林地平均公顷蓄积首次达到104 m3,森林资源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呈现向好趋势,应持续巩固林区发展成果,在可持续经营思想的指导下规划发展路径,更好地进行营造林、抚育、保护和开发利用。

2 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森林经营过程中,在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再生产能力得以维持的前提下,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持续、稳定地产出适应人类社会进步所需求的产品,使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森林经营体系[3]。200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该项标准规定了中国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应该遵守的标准框架,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想的模式。但时至今日,各地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仍有很大困难,尤其是缺乏典型的、易于实践推广应用的可持续经营路径。在林区当前全面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需严控生态红线,落实零采伐政策,遵循《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及森林分类经营原则,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个地区不同的资源数量、分布特点和经营状况,开展符合可持续经营思想的森林生态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

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点问题

3.1 明确森林经营方向

林区转型之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很多单位森林经营方向不明确,合理性欠缺,随意性较大。当前,森林资源经营方向要更加清晰明确,造林更新、营林抚育计划要与生产实际相符合,综合考虑长远发展方向和近期转型需求,推广使用速生、高产、生态安全的林木良种,不断提高林分质量,恢复林地生产力。在转型发展时期,更需提高营造林和人工抚育的科学性,按照“适地适树”、“栽针保阔”、“近天然化”等经营原则,重点栽培符合经营方向的珍贵树种、适生树种和先锋树种,如红松、水曲柳、核桃楸、紫椴、山杨等,增加优势资源储量。并且,一旦确定了森林经营方向,就应有计划、有步骤、有坚持地予以实施,把保护、培育、发展与合理利用统一起来,持续提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3.2 加强资源经营管理

长期以来,资源经营管理一直是林区较为薄弱的环节,不计条件和后果的经营行为较多,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2014年全面停伐以后,重点国有林区不再担负木材生产任务,很多林业局将开发林下资源作为林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利用自身丰富多样、特色突出的林下资源,设计和开展了食用菌、森林浆果、森林动物的种植和养殖项目,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收益。但无论是林下种植还是林下养殖,都必须要在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的前提下进行,都必须要在有利于保护、改良现有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展。尤其对于森林旅游、林产品加工、北药种植、林下畜牧等产业项目,要经过主管部门、环评单位、第三方专家的多方论证,优先发展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严禁安排对林区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

3.3 扩大森林认证范围

停伐之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产的木材售价偏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除了没有摸清原料市场供需变化等问题,产品附加值低也是重要原因。因林区没有通过森林认证,不能证明木材及制品在生产过程对于森林环境的安全性,在出口贸易方面受到很多限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已经建成并日臻完善,森林认证已成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工具。森林认证标准有定性和定量目标或指标,具备可操作性,各林业单位可以按照森林认证的要求去进行经营管理,通过认证机构对森林经营绩效的审核,能够客观、动态、科学地评估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在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不断扩大森林认证范围,重点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国家自然公园认证和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等有助于林区转型的认证品种,通过森林认证增强产业和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水平,通过赋予生态内涵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3.4 推进林业信息化

长期以来,林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高新技术产业,国有林区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传统的工作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将越来越不可持续,因此,林业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国有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未来应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为技术支持,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信息共享、高效安全的林业信息化体系[4]。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基础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建立森林资源二维及三维数据库,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更新和空间信息管理,为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林业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依据,加快林业经营管理走上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路径

4.1 重点建设生态林体系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建设和保护以实现生态价值为目标的生态林体系,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关键路径。在生态林发展总体规划中,应依据地形条件,土地利用状况,主要自然灾害和生产活动情况,结合田边、道路、水利设施和居民点四旁植树,合理规划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各林种的布局。在干流源头及两岸、山脊线两侧的生态林要加强培育和管护,全面封禁。运用森林对环境的正面影响,通过有效配置和营造森林,以及合理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功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4.2 大力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野生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是森林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标志。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将造成林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化,种群数量锐减,物种濒临绝灭[5]。因此,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落实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仅要考虑动物对食物、水源、活动范围等需要,还要考虑动物的不同年龄阶段对森林的不同要求。从多种因素出发,设置生态廊道,提供生存条件,减少人为干扰,在动物集中活动地区需慎重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4.3 加强管护林下经济植物

黑龙江省林区有高等植物近2 400种,其中药用植物818种,可食用植物1 000多种,采集和销售林下经济作物是林区重要的收入来源。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在可持续经营思想指导下,根据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储量等,因地制宜采取保护措施。对资源存量明显减少的珍贵品种要限制开发,合理划分保护区域,科学制定林内环境改造方案,严禁因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计后果的采集活动,加大投入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资源区,维持林下经济植物的永续性。

4.4 严格管理森林集水区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黑龙江省境内六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森林集水区对改善和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要充分利用停伐封山的良好条件,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源头等集水区保护地实施严格管理,发挥集水区涵养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文状况、调节水循环、增加河水常年流量等作用,为林区小气候的形成和保持提供前提条件,也为区域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可能性。

4.5 有效开展森林抚育经营

在全面停伐之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但低产林面积大、单位蓄积量偏低、幼龄林比例偏大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分布在总体上仍处于失衡状态[6]。改善这种不利于可持续经营的状况,单纯依靠自然修复会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必须按照一定技术规程进行人工更新与生长促进。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以近天然化经营为目标,进一步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应对政策,完善森林抚育政策和技术规程,完成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抚育指标,加强森林经营质量,实现森林面积、蓄积的同步增长。

4.6 合理开发森林生态旅游

近年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打造了雪乡、亚布力、凤凰山等著名景区,满足了人们欣赏风光、娱乐休闲、康养保健的多种需求。在当前旅游业发展良好的背景下,要优选资源设计特色旅游,完善公路及景区内交通干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具备生态和景观价值的森林公园、纪念林、风景林和自然保护区林地。同时,要进一步做好项目规划设计、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项目开发需尽量减少对当地林地、生物、地质、水文等自然资源的破坏,开发兼顾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旅游经营项目,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林区森林资源黑龙江省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黑龙江省林区与非林区居民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超声表现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