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林业站建设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8-01-24 11:13郑英达
中国林业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林业站林农工作站

郑英达

(辽宁省林业工作总站,沈阳110036)

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是各项林业工作的落脚点,是林业建设工作的“显示终端”,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中发挥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职能和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全面系统地提升乡镇林业工作站队伍的素质能力,成为当前基层林业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辽宁省乡镇林业站的基本情况

辽宁省现有乡镇林业站916个,其中派出机构占7.6%、双重领导占9%,乡镇管理占83%。乡镇林业站年末在岗职工总数3 313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长期职工数的74.7%;占长期职工数的62.3%。2009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开始实施标准化林业站建设项目,每个林业站投入资金2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国家级标准化林业站91个,这些林业站建设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站房及仪器设备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2 乡镇林业站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乡镇林业站是林业基层管理服务组织,肩负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等职能作用[1]。乡镇林业站是各项林业工作任务的落脚点,是政府部门联系林农的桥梁与纽带。多年来,辽宁省乡镇林业站在资源培育、资源保护、林政执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青山工程“两退一围”工程、千万亩经济林工程等林业重大工程项目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保障作用。

①开展造林绿化的排头兵。近年来,辽宁省造林绿化任务逐年增加,各项造林绿化和重点林业建设工程的实施,最终要依靠乡镇林业站的实地勘查、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和抚育管护等一线工作,这也是增加森林面积、提高造林质量、保证林木成活率的关键环节。据统计,全省林业工作站年均组织指导完成营造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完成森林抚育面积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

②保护森林资源的桥头堡。造林容易管护难,管护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乡镇林业站广泛分布在乡村,熟悉山情、林情,是森林防火、防盗、防病虫害的前沿哨所。乡镇林业站受委托依法查处毁林案件,协助调处林权纠纷,在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乡镇林业站组织各村护林员深入防火重点地区,严格野外火源管控,全天候严看死守,能够及时发现火情,及时组织扑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林权制度改革的主力军。乡镇林业站全面参与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林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乡镇林业站通过政策宣传、林业行政审批办证、林权流转、抵押登记、政策咨询等为林农提供一站式服务;指导培育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办理以林抵押贷款,引导林农参与政策性森林保险,指导编制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建立林权档案等,充分发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力军作用。

④引导百姓兴林致富的助推器。乡镇林业站职工具有懂政策、有技术、会管理、能组织等多方面的优势和特长,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一线,是林农兴林致富抓得住、靠得上、信得过的好帮手。在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引领下,有效地提升了林农的专业技能,显著地增加了林农经济收入。

3 乡镇林业站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长期以来,乡镇林业站处于弱势地位,上级部门在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力度不够,乡镇林业站机构队伍不稳、基础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目前乡镇林业站办公用房紧张、机动车辆缺乏、通讯工具和现代办公设备落后现象依然十分突出[3],难以适应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深化改革等形势要求,也难以适应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迫切需要。

3.1 地方重视不够,基层机构不稳

目前,全省乡镇林业站数量正在逐年减少。据统计,仅2013—2017年间,辽宁省乡镇林业站总数从1 060个减少到916个,主要原因是各地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撤并了部分乡镇林业站。辽阳市文圣区、灯塔区、辽阳县部分地区和盘锦市盘山县、大洼县、兴隆台区的乡镇林业站已全部撤并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这种多元化管理体制,导致职责不明,职能虚化,队伍不稳,直接弱化了乡镇林业站资源管护等职能作用的发挥,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3.2 省级投入缺失,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辽宁省省级财政对林业站建设投资较少,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调查,吉林、内蒙古、河北、北京、江西、湖北、广西、云南、四川、新疆等都有省级财政的林业站建设投资。吉林省自2008年以来,省级财政已拿出6 100万元用于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湖北省2014年争取到省发改委对林业站建设的省级投资,每年约为2 800万元;新疆自治区自2011年开始连续3年投入林业站建设资金,达1.6亿元,站均达25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至2012年,省级财政投入林业站建设资金5 000万元;云南省自2008年以来每年拿出1 000万元,连续6年进行林业站建设投资。上述省份已基本实现林业站建设标准化,而我省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只靠国家投资仅达到7%。

自2008年以来,辽宁省省级财政一直没有对林业站建设进行投资,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全省有35.9%的乡镇林业站站房面积达不到国家建设标准;有63.7%的乡镇林业站没有交通工具;还有34.2%的乡镇林业站没有计算机,有计算机的林业站也存在设备老旧的问题,亟需更新换代;大部分乡镇林业站只配备了罗盘仪、皮尺等简单的调查工具,缺少PDA、GPS等现代化测量工具,与国家林业局林业站建设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职能作用的发挥。

3.3 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辽宁省86.7%的乡镇林业站站长由乡镇政府调配任命,人员流动性大。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至2016年5月,全省乡镇林业站站长人员调整达133人,截至2017年5月新任站长数达157人。全省乡镇林业站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 545人,占乡镇林业站实有人数的67.7%,没有达到国家林业局80%的标准要求。一是这些专业人员中,大部分为再教育学历,乡镇林业站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科学技术运用力度不强。林业传统的劳动力、用地等要素优势丧失,造林抚育用工短缺,劳动力和用地成本不断上涨,造林任务分解难、落实难,造林成林越来越困难。关键技术十分缺乏。森林生产力特别是人工林生产力亟待提高;三是乡镇林业工作站创新型人才匮乏,科技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全省有86.7%的乡镇林业站实行由乡镇管理的管理体制,基层一线林业工作站条件艰苦,吸引力不足,受市场经济影响,有些乡镇林业工作站经济效益较差,待遇偏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业务骨干、科技带头人离开林业站或者离开林业部门,林业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留住难问题普遍存在。

4 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的建议

4.1 稳机构,巩固乡镇林业站基石地位

稳定的机构是乡镇林业工作站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建议抓好顶层设计,高位推进。一是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乡镇林业站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提高对乡镇林业站的重视程度,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积极解决乡镇林业站职工工资问题,将尚未纳财政的乡镇林业站人员工资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巩固乡镇林业站基石地位。继续深化基层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林业行政管理能力。切实理顺林业站管理体制,积极推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定点定岗,定编定人,独立办公,将基层林业工作站干部职工从接访、防汛等非本职工作中释放出来,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林业经营管理、林业产业发展等工作。稳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调整执法职能,整合执法资源,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主体资格管理,提高林业工作站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

4.2 增投入,改善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

建议省级财政加大对乡镇林业站建设的投资力度,集中财力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开展省级标准化林业站建设项目,力争全省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科学设置跨乡镇的区域林业工作站,积极稳妥推进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基础保障能力,改善林业工作站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林业工作站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科学技术推广能力、政策宣传能力以及服务林农能力。逐步提高林业工作站干部职工工资待遇和福利,增强职工的工作信心。

4.3 提素质,开展乡镇林业站省级培训

建议省财政将林业站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开展乡镇林业站省级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扩大培训覆盖面,激发林业站干部职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留住现有专业人才和骨干队伍,吸引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基层林业科技人员队伍和管理队伍。完善林业工作站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各级各类培训,着力培训基层林业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素质能力。创新基层林业服务模式,提高林业工作站发展能力和基层林业管理人员的沟通和组织能力。林业改革发展,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核心。推进基层林业改革发展,创新互联网+林业工作站+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林农的服务模式,林业工作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乡镇林业工作站发挥信息灵通的优势和林业专业技术的优势,在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广大林农提供林业技术信息和林业科技服务中找准定位,居中沟通协调组织,履职尽责,谋求发展。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挥在林农中有较大影响力和自身具有的团队组织优势以及资金集中的优势,发展林业特色和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发展活力。

猜你喜欢
林业站林农工作站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乡镇林业站在林业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作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基层林业站林业发展策略之浅析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业站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建始林改为林农打造“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