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思考

2018-01-26 20:19陈少雷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理论

陈少雷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系统持续深入学习,既是当前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的基础和前提。在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掌握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不仅是把握核心要义、提升学习成效、积极贯彻落实的基本前提,更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的必然要求。

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需要持续深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明确主题主线、把握丰富内涵、学懂弄通做实。

(一)坚定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原则。政治方向是旗帜、是指南针。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信仰、保持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修养,充分认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紧迫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02/c_1119838382_2.htm。“四个意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增强“四个意识”,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修养的目标参照,也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内在要求,更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

第一,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就是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坚定党的政治立场,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政治地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第二,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重视大局、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全局性、整体性和关联性。第三,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第四,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参照、行动指南和价值准绳,将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将新认识、新体会、新收获、新动能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

(二)明确主题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的主题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2017年11月1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1/02/c_1121897813.htm。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过程,即是对新的时代课题不断科学解答的过程,始终贯穿这一过程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的主题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③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1/05/c_1122217981.htm。历史和现实都雄辩地证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主线,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发展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集中反映广大人民意愿、充分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把握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辟概括的“八个明确”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之中。从内容上看,“八个明确”回答的是新的时代课题的第一个方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回答的是新的时代课题的第二个方面——“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比而言,“八个明确”更侧重于在目标层面举旗定向、统一思想,而“十四个坚持”更侧重于在行动层面战略谋划、引领实践。

从涵盖的主要领域、涉及的主要方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①《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2017年11月1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1/02/c_1121897813.htm。“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贯彻落实的行动纲领,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从全局性、整体性、关联性的角度科学透视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变化,进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四)学懂弄通做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聚焦到这一思想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②习近平:《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4264.html。从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苦功夫、硬功夫,真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刻到骨子里、融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

首先,学懂是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发展、与时俱进之中,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治国理政实践之中。只有学懂悟透,才能入脑入心。其次,弄通是重点。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的高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运用辩证、发展、联系的视角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贡献。最后,做实是关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领会,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工作,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成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终目标。

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视角

视角是人们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是深刻影响人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答时代课题的理论结晶,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真理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并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持续深入学习,需要视角自觉。

(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原则。相比而言,这里的“历史”,更倾向于事实判断;这里的“逻辑”,则更倾向于价值判断。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发展方向、发展阶段、发展形态等有关历史发展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其“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之处,体现在“思想”以“逻辑”的方式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深刻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之中。从这一历史进程和发展实践来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些历史性变革的正确认知、准确把握和科学评价。

(二)时间与空间相联系的视角

时间与空间相联系的视角,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参照,也是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5-36页。

从时间与空间相联系的视角来看,在现实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目标或口号,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层面展开的。在时间层面,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都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林则徐、魏源的“图强梦”,到洪秀全的“天国梦”,再到几位中兴大臣的“洋务梦”,再到维新派的“复兴梦”,再到孙中山的“振兴中华梦”,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尝试都没有成功,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真正意义上团结和带领中华民族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空间层面,中国大地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舞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书写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壮丽篇章。

(三)问题与方法相结合的视角

鲜明的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2017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十九大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成立党的十九大文件起草组的决定,并提出了“五个坚持”的明确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③《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诞生记(2017-10-28)》,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8/c_1121868753.htm。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不仅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鲜明主线,同时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的理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次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包括中央的每次全会,都是主题明确,聚焦问题,都体现了鲜明了问题导向、问题意识,体现了“找准问题”与“明确方法”相统一、“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理论品格。

从问题与方法相结合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聚焦“时代课题”,又提出了破解“时代课题”的方法,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方向、立场、原则、观点、路径、举措,不但提出任务,而且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领会,要从问题与方法相结合的角度来综合考量。也正是从问题与方法相结合的视角,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性、针对性、关联性和有效性。

(四)理论与实践相促进的视角

理论与实践相促进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观点。这一观点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特定的理论总是来源于特定的实践。另一方面,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反过来指导新的实践。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理论不断发展自身,实践逐渐展开深入。从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生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实践和理论的逻辑就是: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①刘云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06日02版。

从理论与实践相促进的视角来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在于全面贯彻落实。当前,全党全国自上而下各级党组织、各个党支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活动,关键在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以知促行,进一步知行合一,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实际举措和具体行动,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具体体现在: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②同上。四个“开辟”“新境界”,为宏观层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参照,也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方法遵循,对这四个“开辟”和四个“新境界”的准确把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深入学习,可以从不同层面展开。

(一)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起来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间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

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我们能够更加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来看,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自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一次又一次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又一次理论飞跃。因此,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必须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在马克思基本理论的发展中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

(二)同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结合起来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同学习我们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结合起来。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是我们党的思想传统和理论特质。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中汲取历史观和方法论,不仅为更好地以史鉴今、继往开来提供了重要基础,更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历史坐标和科学方法。

结合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①《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26/c64094-21981531.html。在这个意义上,结合我们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有助于真正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和重要意义。

(三)同破解新的时代课题结合起来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同破解新的时代课题结合起来。历史地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先后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理论成果层面,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对新的时代课题的正面回应和科学解答。

结合破解新的时代课题,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四)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结合起来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全党全国自上而下各级党组织、各个党支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活动,既是新时代加强思想建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设计,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页。通过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新实践,党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显著增强,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