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

2018-01-27 21:01庄少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模型思想学习方法小学数学

庄少瑜

摘 要: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模型思想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学习是为后续初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数学学习建立良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这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模型思想的培养主要是是通过分析问题并推导、建立模型,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 模型思想 学习方法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必修科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以及理解能力,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掌握各种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概念的限制仍旧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模型思想的培养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重要性

数学学习需要从科学的学习方法出发,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之后就能够将其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中,数学问题的分析、知识的选择与应用都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1]。模型思想主要是通过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种客观模型使得复杂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长久以来受到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虽然有心想改变教学模式,但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让学生在中考前有更多的复习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简单的教学方法,并且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工具也不断改变,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观念较为滞后,只是一味的更换教学器材,没有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无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密切,也有非常多的案例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将数学知识传授作为重点,导致教学的效率受到影响。而模型思想的培养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从而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当学生在探索力学现象、发现力学规律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学会观察、总结、推导、假设等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2]。

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模型思维,就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尊重小学生的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认知规律的观察,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对不了解的地方采用个人独立思考或是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从而解决各种问题。小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之中。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之前,需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放下自身的架子,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言,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师生信任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其能够表述自己的看法与见解[3]。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与教师相悖的意见,不应当直接进行批判,而是询问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想,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审视自己观点的漏洞,从而得到正确的看法。

2.重视图表运用

信息类型的不同,对于大脑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文字信息是一种抽象思维,通过形成一定的概念之后,才能够进行计算和推理,而图像信息则更加易于理解,能够加强数学规律与实际情景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力学学习的效率,更好的掌握新知识。传统数学教材中教学内容斗场都是已经得到证实且比较简化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抽象,若教师只是简单的照着课本讲解,学生无法快速理解,若有效应用图片、视频等方法再现力学现象,通过多种方法为学生展示数学模型的由来,从而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更好的观察其中的规律,才能够通过情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解加乘法时,可以通过使用数字模型,并对实际运算过程进行对比,再让学生分析乘法计算中各个位置数学量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3.创设情景,建立并应用模型

通过创设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并采用丰富的表现手法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并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数学现象的认知,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分析,并通过归纳、总结、比较、推导等方法,建立数学场景或数学模型,并排除不重要的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数学模型。在此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静态的学习转变为动态的探索,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时,利用单价和数量得到总价,那么能过不能只通过了解总价计算出单价与数量呢?如果可以,还需要哪些数据?怎么获得?通过提出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对问题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

结语

模型思维的培养立足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模型创建与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23(6):106-107.

[2]郑雄.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中如何融入模型思想[J].中外交流,2016,25(29):226-227.

[3]王玉翠.小學数学《方程》单元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2(16):36-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学习方法小学数学
明暗交织话建模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