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

2018-01-27 18:20吉雅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培养高校

吉雅太

摘 要: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着新的冲击和挑战,高校体育教师需要进行思想、业务及文化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培养提高。为了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师 培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提高和培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体育教育的发展地位和作用变得更加突出。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市场经济人才的直接通道,如何培养适合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结构的现状

1.职称学历偏低

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体育师资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几所体育类高校或者师范院校的體育专业,当前各高校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体育教学教师一直活跃在体育教学前线,但这些教师大多数是本科毕业。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高校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极大的扩充了高校体育教师的队伍,但是高校对于引进体育教师的门槛相对较低,一般是硕士研究生或者本科生,基本没有博士研究生,大量的引进青年体育教师,他们的职称大部分都是最初级的助教。[1]

2.知识结构单一

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在知识结构及培养方式上差别较大,体育教师在学生时代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运动专项训练上,他们无法保证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这就造成体育人才先天知识结构的匮乏。目前高校在引进体育教师上存在这两方面的抉择:一方面根据高校整体发展的需要引进高学历或者高职称的体育人才,然而满足要求的体育类研究生或博士生得自身运动能力却很难适应高校在某些急需运动项目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引进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师,在学历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上很难满足体育部门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给人的印象是性格开朗、充满活力,但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科学研究水平、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2]

3.科研能力不足

“重竞技,轻科研”一直以来就是阻碍体育人才知识结构转变的一项重要因素。大多数高校为了追求竞技运动成绩,忽视科学研究。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各个学科的应用,电脑技术、影像技术、信息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日益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我们知道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果相对单一,知识能力储备和技术相对有限,体育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还很缺乏。无论体育教师有多高的运动水平,无论他们培养出多么的优秀运动员,但是体育教师自身科学知识匮乏,人文素养不高,不能把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转化为研究成果和报告,他们往往在职称、学识上都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3]

二、高校体育教师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个人项目专业化太强

当前许多高校优先引进某单项运动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人才,这些教师在短时间内会对这些高校的单个项目成绩带来明显的变化,取得明显的进步,但长时间的偏向专项或者竞技项目的培养,会造成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最终无法更好地胜任体育教师的本职工作。一个单项运动成绩和技术非常突出的体育教师,如果他们缺乏组织及编排大众比赛的能力、不擅长多媒体技术、文字及日常交际文化等方面的能力,他不能算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体育教学与发展的高校体育教师。

2. 缺乏系统的培养机制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项目技术,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因此高校体育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还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系统的进修学习和职后教育。教师岗前培训,各种学历学位进修,以及各种学术研讨会等都是提高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有效方式。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专项课程教学工作上非常优秀,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做得很出色,但就是职称评定、学历的原因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学历不高,职称评定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应该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来帮助他们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对策

1.拓宽专业路径,加强引导管理

体育教师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将成为大势所趋,高校教师不仅要再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还需要发展其他方面的运动和知识能力,高校教师至少要高水平的掌握2-3项运动项目或者专业理论,这样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不管是开展教学还是科研,高校教师的选择面就更大,对于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更加的有利。而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个新方向是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的口径拓展至健康教育领域。在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过程中,加强引导管理无疑一剂强心剂,会给他们带去更多的信息。[4]

2.设置培养方案,实践培养机制

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培养相比较的话,更加注重实践课程,尤其是技能性强、应用比较广的内容项目,这些是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赖以生存的关键;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养方案的设置需要与职前培养衔接起来,形成职前职后相互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职前和职后培训,将职前职后培训与实践课堂的组织与操作相结合是高校体育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有针对性的设计出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路径,按实际需要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法,真正面向社会,面向学校基础教育服务,改变单一的培养方略,结合专业知识,对体育基础教育进行研究,及时更新培养方法和手段,树立服务意识,体现时代所需,真正实践培养机制。

结语

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同时拓宽自身专业路径,转变自身角色,逐步加强教育理念和课程意识,积极完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环节和方法,积极创新,结合高校实际所需,真正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一份成绩。

参考文献

[1]董翠香,霍军.21世纪新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重建与设计[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许瑞勋.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施群英,仇亚娟.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6.

[4]胡继兰,潘文朝.浅谈重视和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培养高校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