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塑板支具在锤状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8-01-29 13:10梁彧博袁野刘文卉张刚杰管新成杨腾飞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患指支具指间

梁彧博,袁野,刘文卉,张刚杰,管新成,杨腾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 骨显微外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锤状指是伸肌腱在末节指骨止点处撕脱所致的畸形,即手指末节伸肌腱Ⅰ区断裂,是手外科常见疾病,其中闭合性锤状指多为戳伤,致远指间关节突然屈曲,造成伸肌腱附着点撕脱,亦可因局部暴力或切割伤所致,表现末节手指屈曲,不能主动伸展,称为锤状指。本组32例均为新鲜损伤,其中3例伴骨片撕脱,采用保守治疗支具固定伤指3~6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均为伸肌腱Ⅰ区断裂;年龄27~45岁;右手15例,左手17例;示指8例,中指10例,环指6例,小指8例。

1.2 方法

以低温热塑板材制作的支具进行矫正,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选用适当厚度及强度的材料进行支具制作。一般采用1.6 mm厚度的低温热塑板,在高于70℃的恒温水箱里软化后,进行手指固定塑形,然后用带粘胶的魔术贴钩面粘贴于远指间关节和近节指骨支具的掌侧,用魔术贴的毛面分别对应固定于手指背侧,环绕手指一周,和掌侧的钩面相吻合。魔术贴的宽度以1.1 cm为宜。固定远指间关节(DIP)于过伸位10°~15°或伸直位(因人而异,能固定过伸至15°最好),近指间关节(PIP)屈曲60°~90°。持续固定3周后(视情况而定,陈旧性可延长1周),将固定近节指骨支具的部分裁剪掉,近端魔术贴的钩面和毛面分别向远端移动,与中节指骨平行,魔术贴的宽度以0.8 cm为宜。这样可允许近指间关节屈曲活动,并且持续固定远指间关节背伸3周,后继续保护性佩戴1~2个月。

1.3 观察标准

患指后期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手部功能评定标准,TAM法综合评定患指运动功能。优:活动范围正常;良:指DIP活动度大于健侧50%;差:指DIP活动度小于健侧50%。患指疼痛情况:根据数字模拟疼痛评分1~10分进行评价。

2 结果

32例获得6~24个月随访,经手功能康复训练后获得了满意的功能,评定结果:优20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8%。其中1例由于不能配合长时间支具固定,过早地拆除了外固定支具,进行活动,因此导致肌腱再次断裂而失败。

3 讨论

锤状指的治疗原则是恢复远侧指间关节屈伸力的平衡,修复它原有的解剖关系,使撕脱的止点愈合。但戳伤所致的锤状指,常伴有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需摄X线片确诊。如有移位需手术治疗。

当伸肌腱Ⅰ区断裂时,由于终腱与关节囊紧密相连,使断端不会向近端过度移动,因此在支具制作时,PIP屈曲 60°~90°,DIP过伸 10°~15°才能放松终腱。患指末节过伸,近节屈曲的目的是在屈曲近节时牵拉伸肌装置的远端,以便向末节处断裂口肌腱靠拢。这两点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低温热塑板材料制作支具易于塑形,材质光滑,透气性好,轻便,接触皮肤无毒无害,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受压出现溃疡。同时魔术贴固定手指时,要在持续、有效固定的同时,松紧度要适宜。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无手术痛苦、费用少、成功率高的优点,对于大多新鲜损伤的患者是首要选择。

固定3~4周是瘢痕形成期,因此3周后将支具改短是理想的选择,同时对患者近指间关节的活动度影响不大。5~8周是瘢痕塑形期,6周后开始手部指间关节的主动运动,但是支具要在晚间或工作时继续保护性的佩戴,从而避免由于大意而导致肌腱的再次断裂。

锤状指制作支具固定的后期康复护理也很重要,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及其部位情况,根据畸形程度、有无骨关节损伤、患者的知识认知程度、对治疗方式的接受能力等,从而在治疗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佩戴,并定期进行康复护理的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患指支具指间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进展*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指间的艺术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风从我指间穿过
风从我指间穿过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