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职业决策效能感差异分析

2018-01-29 10:02王涛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贫困生高职院校

摘 要:为了探究不同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决策效能感状况,采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高职院校的40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群体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亟须全程性、发展性的就业指导计划。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一、 问题的提出

李克强总理在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10.5%。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经济产业转型的情况下,2017年760多万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在校学习期间贫困大学生由于高等教育制度、家庭背景、个人特质等因素使其无法获得均等的良好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这也就意味着相当多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普遍不高,所能获得的就业机会也相应减少,同时失业概率更高。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由于入学成绩差导致的自信心缺乏,家庭经济收入低,人际关系不良,社会支持系统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职业决策能力和就业服务体验也相应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将以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对比,分析两者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差异表现,了解家庭经济因素和高校教育是如何对贫困生的职业决策产生影响的,以期引起高等职业院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试图为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升就业服务能力提供依据。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测量法。问卷由基本信息(内容包括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承担能力、是否申请助学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彭永新等修订)两部分组成。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对量表中的部分题项做了修改,将第7道题中“所在系研究生”一词改为“所在学院学生”,将第36道题中“博士生招生的信息”修改为“升学或培训的招生信息”。问卷的总题量不变,共39道题项,包含5个分量表。本量表采用里克特式五点计分制,1-5表示从“完全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66,各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依次为0.7452、0.7997、0.8098、0.7674和0.6774。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涉及的高职院校均采用“2+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两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学生即将进入顶岗实习阶段,是从大学生向职业人转换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就业心理压力逐渐变大,容易出现职业决策困难问题。因此本研究针对高职三年级学生职前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纸质问卷423份,剔除作答不完整或明显不认真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04份,有效率95.51%。依据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提出的界定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研究者从学生家庭承担高等教育费用能力和在校能否获得补助的角度考虑,将无力承担、只能部分承担和勉强承担学费的学生界定为贫困生,而“完全可以承担学费”的学生界定为非贫困生。根据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样本构成,贫困生人数为162人,占总样本的40.10%,非贫困生人数为242人,占59.90%。

3. 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 结果与分析

1. 描述统计分析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大三学生职前的职业决策效能感的总体状况,首先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后可知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的平均值为122.86。将其他各分量表的得分除以题项数,得到的均值依次为选择目标>收集信息>制定规划>问题解决>自我评价。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到高职学生职业决策效能感的发展状况,将效能总分的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作为界定标准,划分出四个效能层次水平:决策很困难(M总分<95.87)、决策比较困难(95.87149.85)。统计分析显示,贫困生中有17.28%的学生处于决策很困难的水平,45.06%的学生处于决策比较困难的水平,26.54%的学生处于决策有一点困难的水平。非贫困生中决策很困难和决策比较困难的学生比例仅为5.37%和21.07%。贫困生中面临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以贫困生/非贫困生为自变量,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及分量得分为因变量,对两者的差异进行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2),差异尺度达到中等水平(d=0.30)。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分量表的得分可以看出,贫困生的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并且在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制定规划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收集信息和问题解决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这表明,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多个方面。根据Cohens d值,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差异尺度大小依次为问题解决>收集信息>制定规划>自我评价>选择目标。

3. 各維度发展均衡性差异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五个维度上的发展情况,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各分量表的得分情况进行两两配对。数据结果显示,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五个维度中,贫困生在对1、对4、对5、对6、对9、对10六个配对维度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非贫困生仅在对1、对2、对4三个维度配对组上存在显著差异。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在自我评价与收集信息、问题解决配对组上,两者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然而,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在收集信息和问题解决与其他维度的配对组上,贫困生的发展不均衡性更加凸显,此结果与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一致。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高职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第一,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效能感总分为122.86分,低于本科大学生的平均分132.41,且88.89%的贫困生处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该比例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第二,贫困生在总体上的得分为119.40,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在收集信息和问题解决两个维度上,贫困生的得分分别为27.28和21.06,与非贫困生的差异极其显著。这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一是来自同辈群体的就业压力,二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教养方式所造成的社会支持系统狭窄。第三,贫困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发展明显处于不均衡状态。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表面上看这种困境是由家庭经济情况、自身能力所导致的,但从深层次去分析,却突显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完善与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社会劝说(即来自他人或其他事件的直接鼓励或挫折)作为自我效能的一大来源,高校教育者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如大学教授和辅导员利用已有的教育经验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然而,在高校的就业指导过程中,许多学生并没有接受过正确的榜样教育或没有人鼓励他们拥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尤其是像贫困大学生这样的就业弱势群体更需要认识到高自我效能水平的表现应该是怎样的。假如一个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求职受挫多次,那么这个学生的自我效能就会降低,从而导致放弃这个领域即相似领域的工作岗位,学生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发展也就被终止了。教育者必须意识到学生自我效能的来源,确保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兴趣水平来做出职业决策,而不是基于恐惧和缺乏信心。针对贫困生的专业知识缺乏,就业实践技能短缺等问题,在教学方面应当强化实训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就业指导方面就业管理部门应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精准招聘信息与就业服务;高校还应逐步完善高职学生在校与实习阶段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发展性的就业支持项目,促进不同群体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王伟宜.美国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以学生家庭收入为背景的考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97-102.

[3]鮑威,李炳龙.谁失业、谁就业、谁升学——2003年-2009年中国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的观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1):72-80.

作者简介:

王涛,浙江省宁波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贫困生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144名贫困生的爱心爷爷——余祖堂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构建与完善:基于高校贫困生需求的视角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