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提问方式指导合作探究

2018-01-30 22:25刘小舟
考试周刊 2017年71期
关键词:提问指导现状

摘要:小学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与指导要设计高效综合探究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反馈总结探究学习效果,确保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本文提出了探究问题模式的教学策略,力求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的不良现状,希望能够与各位教师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探究;现状;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会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改革提问方式,本文提出了探究问题模式的教学策略,力求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的不良现状,希望能够与各位教师共享。

一、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现状

(一) 单一性提问较多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多数属于单一性提问,所谓单一性提问就是针对某一个固定的问题,进行单项提问,例如:“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问题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的条件是什么呢?”“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验算呢?”“解这个方程,你用了什么办法,跟大家说一说?”无论是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解决计算问题,教师都是按照解题步骤来进行分项后就单一问题提问,最后总结所有的问题就能够解决数学问题了。这样单一性提问方式使得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来进行数学思考,但是学生的思考方式却没有得到重视,使得课堂提问陷入困境,无法尽快摆脱出来。

(二) 提问后效果不佳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由于单一性模式较多,提问后对学生的反馈收集也不够全面,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知识理解较好的学生踊跃发言,配合教师;不会的同学忐忑不安,不知道怎样回避提问,对于知识的内容没有时间仔细考虑。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下一步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教师进一步进行分析,提出新的问题,教师被动地等待,使得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没有自己的想法。

(三) 提问面不够广泛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体系属于集体教育模式,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如果不改变提问模式,教师的教育面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使得集体教育的格局出现弊端。这样长期下来,对于后进生的转变工作而言就会出现困难,对于中等生而言会继续默默无闻,虽然老师会照顾到中等生,有时候提问一下,但是多数中等生还是在简单地等待;优等生会积极配合教师,但是经常提问优等生,会使得小学生感觉自己的优势无法发挥,也就是快的举手而已,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会在到了高年级的时候降下来,这也是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

二、 小学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与指导

为了解决小学数学提问教学模式的实际问题,必须提出探究问题的设置方案,下面就针对小学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与指导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 设计高效综合探究问题

教师必须要在数学课堂上学会设计高效综合探究问题,通过探究问题的设计来面对全体学生开展提问,改革提问模式,让提问有层次、有探究、有层面。具体的问题形式包括:第一,理论知识的探究问题。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教师提出探究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内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并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给文具袋内的三角形教具分类。”这样的探究问题下,学生需要自己考虑解决办法,先制定评价标准,然后进行三角形分类。第二,开展练习的探究问题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练习活动,在练习设计的过程中采用探究问题的提出方式,学生的练习将会更有效。例如:《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练习的探究问题:“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大家从角和边两种不同标准来给三角形分类,分的很准确。现在,这些三角形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们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各自的家并安排好自己的房间吗?”

(二)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之后,要善于根据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有了指导才能够让学生突破难点,更好地学习知识。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分类》的时候,学生对于根据角来分类有歧义,教师本可以直接告知学生根据三角形内部的锐角、直角、钝角的特点进行分类了,但是教师直接告知就缺乏了探究的特点,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激发,也就使得探究提问变成了与传统提问方式类似的模式了。探究提问的优势要得到发挥必须要提出新的探究问题来进行新的思考,进而解决问题,也就是“依据探究问题来解决探究问题”。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分类》的时候,学生对根据角进行分类有困难,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标出这几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然后进行表格填写”。表格要对三角形角的度数进行数据统计,最后小结归纳,按照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个特点进行分类。同时还需要得出相同点: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这样通过填表格的指导之后,学生对于“角的分类”这个大的探究问题就有了解决之道了。

(三) 反馈总结探究学习效果

探究提问之后,经过了有效的指导,教师还需要收集反馈结果,保证探究学习的效果有所验证。具体反馈结果的收集可以采用展示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級数学《三角形分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分好了吗?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对这些三角形分类的?”学生要小组集体展示,发言人进行说明,而其他小组成员将自己分类的方式进行动态展示。这样的展示方式避免了只有一名学生参与的情况,能够对全体学生的表现有所了解,解决了提问面较窄的问题。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与指导要设计高效综合的探究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反馈总结探究学习效果,确保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朝国.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6,(08).

[2]汪奇.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

作者简介:

刘小舟,福建省泉州市群石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指导现状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