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研究

2018-01-30 17:11孙婷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高职院校互联网+

摘要: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开始不断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互联网+”,更是将互联网与社会的各行各样融合在了一起,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作为社会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意识,也开始渗透到大学校园生活中。对于高职院校社团来说,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作用下,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做好社团文化加强其育人功能更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社团文化;育人功能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所最流行的词汇,互联网不仅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社会融入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潮流的人群,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往往都比较强,高职院校的社团作为学校学生的组织机构,其文化程度决定了高职院校整体的文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的引导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发挥其育人功能,这是高职院校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文化特点

社团是高职院校文化的重要组织机构,属于特殊的高职院校文化,不仅仅具有社会与校园的双重文化的特点,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一) 教育性与文娱性的特点

最初高职院校社团成立的目的就是让一些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社团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更是学生课余娱乐活动的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社团,在社团中的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自己的爱好得到认可。高职院校社团文化是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好的社团文化可以让团队成员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强内部成员的凝聚力,这也正是社团文化的娱乐性与育人的特点所在。

(二) 时代性与传承性的特点

社团的文化建立在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碰撞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社团的文化发展很容易受到社会因素以及国家政策的干预。所以,会表现出很强的时代性的特点。不仅如此,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活动的地点不仅仅是在校园内,还可以在社会上的进行,社团的成员都会为了社团的未来发展,为社团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团开始走向互联网发展的道路,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让高职院校的社团更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此外,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发展,在继承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发扬着社团的文化,这也是社团文化的传承性特点的体现。

(三) 个性化与大众化的特点

在高职院校社团组织中,很多都是在学校团委和学工部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许多学生都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融合了社团文化的因素,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的特点。此外,社团文化的活动没有对参与者进行固定的要求,对于社团人群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校园内与社团有着同一爱好的人群都可以参加,这种包容性体现了社团文化的大众化的特点。

三、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路径

随着高职院校的社团发展不断繁荣,给社团文化的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社团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发挥其在社团文化建设与育人功能的重要作用,建立良好的校园社团文化。

(一)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质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名词,具体所说的就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面对各种新媒介所体现的各种能力。在当今高校社团的指导教师,许多教师的媒介素养都无法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这样就很难给高校社团文化的建设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社团的核心就是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是整个社团发展的领导者。要做好对指导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让教师去充分挖掘学生的新媒体潜力。其次,培养社团内部成员的媒介素养,通过相关的课程作为指导,积极的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互联网+”时代,建立良好的社团文化。

(二) 塑造社团文化品牌

社团文化的特点都是在向学校展示自身的文化优秀内涵,是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宝贵的财富,对于社团的发展来说,只有树立一个良好的文化形象,强化品牌意识,才能让成员更具有凝聚力,组织更多丰富的文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团文化起到更好的育人功能,吸引更多的成员参与到社团中来,促进社团的发展,增强自身的影响力,让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更加容易,发挥社团的文化优势。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树立社团文化的特点。

(三) 通过新媒体手段加强社团内部成员沟通

在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可以加强社团内部成员的沟通与交流,通过QQ、微信等等一些多媒体技术,组建社团自己的群聊,让社团成员自由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成员的内部沟通与交流。

此外,指导教师也可以在群聊中发布一些相关的信息,经常转发一些积极乐观的文章,让社团的成员都可以閱读,这样不仅仅可以增进内部成员的感情,还可以对社团成员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了育人的作用。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开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高校社团的文化建设工作可以对学生的育人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动力,互联网对于高校社团的建设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发挥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玲,胡类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创新研究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5-8+17.

[2]陈琳.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实践育人功能探析——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为例[J].科技信息,2013,(22):71.

[3]赵龙.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孙婷,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高职院校互联网+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