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意义的四维审思

2018-01-31 00:34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总书记特色时代

杜 成 敏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5)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自信来源于实力,中国人民的信心来自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可以说,四个自信是对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个历史逻辑的内在表述,凝结在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过程中。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成果,不仅为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一、 道路维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障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创新。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了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了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他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5]18,“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5]6。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从实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总体安排。具体来说,在经济建设上,针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具体国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建设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绿色发展,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拓展,助力国家走过了砥砺前行的五年,为党和国家积累了大量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正如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副主席亚当·查韦斯所说:“中国的发展经验划出一个分水岭,给世界各国相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人带来了希望。”[7]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而且对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在如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问题上,中国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也没有简单复制西方的发展模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提出的一系列论断,不仅对现代化国家如何定义,实现现代化目标和进程如何调整作了新的阐述,还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了一系列新的部署。他着眼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事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脱贫攻坚工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既包含党中央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价值选择与判断,也包含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现实制度安排,还包括在实践中取得的各种成功经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8]中国凭借自身力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打破了传统的西方模式,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世界上那些既想发展又想保持自身特点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寻找适合自身情况的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 理论维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了国际治理国际交往的理论,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恩格斯认为他们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9]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必须要结合时代和实践等现实条件的转化而转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8]57。当前,国内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国际关系的新理念新倡议新方案。习近平的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包括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理念和观点。其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3]59。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社会认可的中国理念也愈来愈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的决议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关系发展的相关理论为解决国际问题,深化各国间的友好与合作,推动世界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 制度维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规章制度,为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治理提供了丰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治理制度安排,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①在党的领导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20。②在人民民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③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监督制度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及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④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生机与活力。⑤在依法治国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动法制中国建设,提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作出的现实政治安排,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期的治国理政实践作出一系列的制度部署,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砥砺奋进的五年做好了制度上的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的国家治理的制度设计,为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正如巴西社会党总书记若泽·雷内托·卡萨格朗德所说:“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定会在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7]公平合理的制度设计是通往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关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11]过去的五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我们党在国际制度创新与设计层面作了大量的努力。①中国倡导并积极参与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架构,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帮助,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②中国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③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升地区经济增长活力。④中国积极参与G20、APEC等国际平台,为国际秩序的优化贡献中国力量。这些制度和举措的出台,“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12]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的国际治理体系制度设计,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 文化维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倡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提出了一系列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理念,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40可以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13]。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发展理论。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基因和营养,要“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②关于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③关于价值观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④关于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等教育活动。⑤关于文化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思想,凝结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智慧与经验总结,在国际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不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中国意义,在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为世界发展提供价值引领与参考方面也具有世界意义。

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1]在关乎全球和平和稳定的重要问题前,中国不会缺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有大量的论述,在系列论述中逐渐丰富起来的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并反映了中国的国际治理文化和国际治理智慧。一方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世界情怀,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处世之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13]另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世界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提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等关键主张,摒弃零和思维、赢者通吃等旧观念,倡导双赢、多赢、共赢等新理念。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体现出的全球治理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参与国际治理,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决心和能力,为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中国理念与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总书记特色时代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