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1-31 11:49曾志斌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设中职语文

曾志斌

在我校,语文课是中职学生各专业学时最多的课程,每周三节,同时列为专业课。作为旅游职业院校历来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把语文教学当作育人的最重要功能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学生,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由此,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果,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一些体会。

一、加强师生交流,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般我们只知道互动教学是课堂上追求效果,殊不知,下课后的师生融洽关系也尤为重要。刚开始上课时,笔者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学过程走,试图在教学过程达到互动要求,其结果是事与愿违,任凭你吆五喝六也没几个学生响应。往往不了了之,想法好设计也很完美,但就是无法按照既定要求完成教学目标。下课后,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与课文完全脱节,笔者把学生的意见收集起来加以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需要的老师是和蔼型和朋友型的师者,而不是说教者和训斥者。于是,笔者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开始心灵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学习语文的看法,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聊得开心,为课堂教学教得顺心奠定了基础。

同样的课程,用同样的授课程序,收到的效果大不一样。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结构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每次师生共同学习或者鉴赏一篇课文之后,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第一是布置预习,详细撰写预习学案,每个班分四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检查预习过程。第二次上课时最少花10分钟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老师把工夫花在点评上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是把学生必知必会的知识点分成任务,也按照学习小组的形式承包下去,让学生广泛讨论、激烈争论,最后让学生把任务点的完成结果公示出来,老师在点评时不刻意圈点对错和得失,再次在老师的引导下掀起讨论高潮,自始至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积极学习,学习方法变了,学习的动力足了,学习热情不断提高。

三、引入先进的教学工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新内容

(一)加入影音情景,让学生的理解快起来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师要创设与教材相辅相成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激发。可以使用影音设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感官上刺激其思维,学生結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对课文内容形成正确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红楼梦》的精彩片段,在画面的引入下,学生对贾府的建筑和布局,会有更清晰的理解,也会对人物的服饰有更直接的印象。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给学生带来学习古典名著的美好感受。语文课本所选择的文章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这些文章都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教师要将这些魅力展现出来,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乐于学习,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不断的激发。

(二)创设表演情景,让学生的感悟深起来

教师可以创设角色表演情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在学习《雨巷》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意象,先要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心情和创作特点等,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来表演文章内容。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可以亲身体会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可以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人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为学生创设角色扮演的机会,这样学生可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注重设问激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巧妙的疑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有锻炼其综合的思维能力,启发其不断地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教师一定要注意设疑的难易程度,问题过难会让学生产生退却心理,太容易又会觉得无趣。如在教学《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你读书的感受?(A苦B苦中有乐C乐D乐中有苦)

2.你读书的目的?(A考出好成绩B让家长高兴C获取知识D不知道)

3.书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给人什么影响?

4.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

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增强。

(四)重视情感激趣,让学生的思想美起来

中职语文教材中入选了很多激发学生情感的文章,这些文章有助于培养学生感恩精神,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对于母亲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她吃苦耐劳、贤惠、顽强、奉献、守礼的精神,她热情好客、不怕吃亏和爱花爱清洁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接受,同时还要分析这种精神的可贵之处。要求学生找找自己母亲和作者母亲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透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触碰学生的灵魂深处,使之产生共鸣,以此来达到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学习兴趣。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校园成为学习的新乐园

每个学期语文教研室的老师牵头组织全校诗歌背诵大赛,分别设立集体组和个人组,在浩瀚如烟的诗歌中,我们精选出50首作为检测的范围。同时我们在全校开展了三分钟说话和演讲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把广东省一年一度的中职生语文技能大赛的内容引进校园,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也会产生间接兴趣”可见,每一次竞赛都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迸发出来巨大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把三尺讲台不要当讲台,当看台。教师自始至终不要在课堂中扮演主角,把自己当作一名主持或者一名评奖员,以这种身份和角色来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语文教学提高到新的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中职语文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创设未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