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课程研究

2018-01-31 20:27马鹏飞贾蒙
考试周刊 2017年67期

马鹏飞+贾蒙

摘 要: 《电工电子学》是一门重要的、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因此课程设置要求理论和实验紧密衔接。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是电工电子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继电控制内容,在对此部分内容进行理论授课的同时,应加入对应的实验环节。本文通过设计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实现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并总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电工电子学;验证实验;继电控制电路

大学《电工电子学》课程主要介绍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其课程内容具有和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其教学目的是为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和学习积累一定的技能、知识基础。因此,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是使学生更好掌握这门课程知识并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作为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的设计及问题总结分析为相关的电工电子学授课、实践等方面提供改进和参考。

一、 实验设计

为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理解原理基础上通过实验加深认识、扩展思路,对《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 实验目的

了解按钮、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控制电器的原理及对电机的控制作用;学习由控制线路原理图到实际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

2. 实验原理与实验线路

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工作原理、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区别及功能,并进行电路图(图1)的补全(电动机额定电压380V,接触器额定电压220V)。

图1 未补完电路设计图

3. 实验数据记录

记录电动机正转、反转运行各相电流;测出控制电流,并与电动机工作电流相比较。

4. 思考题简答

电路原理图中,(1)SB1和KMF、KMR常开辅助触点的作用?(2)KMF、KMR常闭辅助触点的作用?若不接这两个触头,操作中易出现什么问题?

二、 实验问题总结

在上述设计实验的具体授课过程中,发现在实验各个环节中均有学生出现问题导致实验不成功,经过总结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电路图的补完和实际电路连接两个方面。

正确的完整电路图如图2所示,在补完电路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 控制电路使用线压;2. KMR和KMF的常闭触点没有标上标识;3. KMR最右主触点连线未连接至端线。

在电路连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 遗漏保险丝FU和热继电器KH的连接;2. 工作电路中KMF和KMR主触点连接错误;3. 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同时连接导致实验时间过长、错误频出。

图2 完整电路设计图

三、 問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通过对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三点:1. 用电安全意识淡薄;2. 实验态度马虎,粗心大意;3. 对电路图理解不足。

为避免在实验中出现错误、问题以及安全隐患,须根据这三类原因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安全用电教育

单独抽出1-2个课时进行安全用电教育,通过播放安全用电视频,布置课后安全用电作业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电路安全的认识,使学生将安全用电培养为一种习惯。

2. 杜绝马虎大意的实验态度

通过安全用电教育,使学生对实验课提高重视,其马虎大意的实验态度得到改观,同时进行严格的实验预习报告检查,使得学生收起不端正的实验态度。

3. 加强理论教育

在理论课堂上针对实验内容进行前期讲授,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结构、原理、功能,在充足的理论准备基础上进行实验。

四、 总结

在《电工电子学》课程教育当中应当更注重其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过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其理论原理和实践内容,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实验设计方法、问题表现方式和解决问题思路并不是个例,在包括《电工电子学》的各个实验课程中均具有类似的典型情况,因此通过对《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课程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相关实验课程的教授和学习,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参考文献:

[1]叶挺秀,张伯尧.电工电子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顾凌明,骆雅琴,游春豹.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134-135.

[3]陆宁.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136-137.

作者简介:

马鹏飞,贾蒙,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