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18-01-31 11:44周玉霞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现代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科学文化教育,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如今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一定的感染作用,要重视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荣辱观,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道德,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一、 引言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很大比重,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重点。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是衡量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小学语文的学习时间较长,是学生们每天都必须接触的一门学科,文字对学生心灵的冲击比其他学科更加直观和深入,如果能够重视语文学科中渗入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而如何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 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优美文章,不仅文辞优美,还具有深层次的心灵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通过对优秀人物的描写,塑造出一些具有美好人格品德的人物形象;也有描写祖国山川秀丽景色的文章,表现出我国美好的自然景象;还有一些文章通過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展示出我国悠久的历史。比如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我爱爸爸妈妈”,这就是一篇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老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课文的讲解教育同学们要学会感恩父母,爱护家人,通过实际生活与课文的相结合,实现对同学们的德育教育。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来体现作品的真谛,除了语言的优美,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对同学们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到素质道德的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道德素质教育。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优势,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能够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课文,做好备课工作,通过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德育教育。

三、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选择合理方式进行教育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也需要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选择能够让学生们容易接受并理解的教学方法。老师在教授知识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等,通过不同的特性去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小学老师教学的对象都是思想心灵还不怎么成熟的儿童,他们具有好奇、贪玩、心思单纯、好动等等很多的特点,老师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研究,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德育知识产生兴趣,小学的学生往往会充满好奇心,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象力又很丰富,因此,老师在讲课时应该考虑到学生们的性格特征,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品德教育知识产生兴趣而受到一些熏陶。兴趣是一切的老师,在德育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非常重要,小学生都比较单纯,喜欢听表扬的话,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这一特点,针对性地教育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品德的形成。比如小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给同学们讲语文课本中有关好朋友的课文,让同学们自由讨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是如何交往如何互帮互助的,考虑到小学生们都比较好动活跃,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德育教育的工作更有效果,学完这篇文章之后,大家都懂得了互相帮助与宽容,懂得了团结友爱,德育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 学习写作相辅相成,配合德育教育

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们增加写作课,语言是心灵的窗户,直接体现人们的内心生活与感受。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也要将写作与学习相互配合起来,要知道,写作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写作,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心灵美,起到心灵上的教育作用。比如,小学有一篇作文,要求同学们写“我最敬佩的人”,作文要求比较广泛,只要是自己觉得敬佩的人都可以写,老师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家,通过文章的写作,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值得学习的一些美好品德,可以是故事中、历史中的优秀英雄,也可以是自己身边普通的人,只要是有值得学习的优点,就可以用来当做写作素材,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同学们就会将这些任务身上的美好品德当做自己的一份追求。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塑造一种心灵美,将写作与学习相辅相成,德育教育的效果更加完美。

五、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对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作为老师,要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积累教学经验,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同时还应该言传身教,教育方式要灵活多变,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代替一般的宣教式教育,注重实践的效果,尊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们独立理解,自行感悟,从心底里接受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使小学德育教育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而是真正能够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品质,既学习了文化知识,也得到了素质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房秀丽,戴永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31):39.

[2]谭运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48.

作者简介:周玉霞,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