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的教学设计要科学

2018-01-31 11:55林国旺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铁块测力计石块

林国旺

【摘要】科学课教学设计要科学,要抓住科学课的内容的本质特点,把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放到首位。要多设计学生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的环节,多留给孩子思考、分析、归纳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此外,科学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科学课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创新思维。

【关键词】科学课教学设计新课改

顾名思义,科学课的教学设计要科学,首先,要抓住科学课的内容的本质特点,把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放到首位。其次,要多设计学生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的环节,让学生从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规律,用事实和证据说话。第三,多留给孩子思考、分析、归纳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中学会有逻辑的思考。第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此外,科学活动目标要明确。科学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科学课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留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创新思维。

一、科学课《浮力》的教学目标

1.从实验中体验浮力,从中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浮力大小,并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引导推理能力,并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实验探究的快乐。

二、科学课《浮力》的教学重点

1.对浮力概念的理解。

2.探讨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科學课《浮力》的教学难点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理解。

四、教学器材及教学方法

实验器材与用品:水槽;弹簧测力计;泡沫块、木块、石块、铁块、水、细线、橡皮泥、水槽、溢水杯、生鸡蛋。

五、科学课《浮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情境导入

与学生一起回忆“皮球掉到树洞里”的故事,揭开浮力的面纱。

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小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如坑塘里面的漂浮物、游艇、河水上的小竹筏、大海上的轮船军舰等。

师:你能说出几个与浮力有关的现象吗?

学生列举。

师:浮力现象在问你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看到,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够跟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浮力》有关的内容。(板书:第五节浮力)

【设计意图】

科学课中的现象和内容都是研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规律的现象,课的导入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学不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同时,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导入要学习的内容,自然、轻松的引入课题,给学生轻松的感觉,为进入新课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二)知识探究

1.浮力的现象、概念的探究

(1)实验现象:分别将一块泡沫块、一块木块、一块石块、一块铁块按压到水槽中,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

现象一:泡沫块、木块按压到水槽后,都会漂浮于水面。

现象二:石块、铁块按压到水槽后,都将沉着水底。

(2)实验现象分析:

探究1: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分别分析泡沫块、木块、石块、铁块在水中的受力情况,从中发现浮力的存在。

探究2: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泡沫块和木块是漂浮着在水面,可以直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那么石块和铁块沉到水底是不是也有浮力存在呢?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石块和铁块在水里前后的数值来验证浮力的存在。

探究方式:一是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二是请小组代表讲述自己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论。三是请同学代表上讲台演示并总结探究的过程和结论。

结论:无论是漂浮的泡沫块和木块,还是放人水中下沉的石块和铁块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今天要学习探究的——浮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测量出浮力的大小。

归纳总结: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力。

设计意图:一切规律大多都是通过实验演示来获得的,本环节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对石块和铁块沉到水底隐含的浮力想象通过测力计来验证出浮力的存在,这样的出来的结论真实可信,记忆力增强,知识点获取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对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

问题设计:我们知道了浮力的存在,也会用测力计来测量浮力的大小。这只是实验室里面可以用实验、用测力计来测量,那么现实生活中外贸部看去用测力计去测量木筏所受的浮力大小,也不能去测量轮船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而且浮力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1:猜测、探究与验证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1)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要想让它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就必须加力下压。

(2)橡皮泥做成的小船,做的越大,装载是货物越多。

(3)轮船装载的货物越多,吃水线越深,排开海水越多。

……

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板书)

(三)巩固练习

1.体积相同的铁块和石块浸入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哪个大?你是得出结论的?

2.大石块和小石块浸入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哪个大?你是得出结论的?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放手让学生自己开拓思路,体验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四)课堂回顾

今天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都有哪些收获?教师做总结。

(五)拓展探究

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课后自行探寻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浮力现象,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对浮力的实验深层次探究,将探究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的规律下节课上课时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巩固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乐于探究的习惯,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精神。为后面浮沉条件的学习奠定一个初步感知的基础。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把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受到的有关浮力的顿觉体验,粗浅的看法,如水中的漂浮物、轮船等浮在水面上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科学分析、验证和概括,总结出理论知识的层面。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科学知识,提升了科学素养,同时,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快乐,是比较成功的。

其中也有感觉不足的地方,课堂教学40分钟时间太短,不能让学生充分的通过多角度实验,往往比较重视实验的结果,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他们分享,抹杀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机会。因而结果并不深刻。如果在实验后,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表达自己的实验感知,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还好,有最后的拓展探究环节,能让学生用课外的实验探究来弥补课内的时间不足,感到也很欣慰。endprint

猜你喜欢
铁块测力计石块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铁 匠
没有风
补缺口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参观神庙数年后,忽然忆起,急就
紧扣“不变量”灵活解决问题
问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