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学习高中历史

2018-01-31 14:45郑冬芳
考试周刊 2017年67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特点高中历史

摘 要: 历史这门学科是高中时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及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此文结合本人工作经验简要地探讨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让学生深入学习高中歷史的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历史;特点;问题分析;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和挑战。在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去获得历史知识感受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学生历史综合素养低,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产生严重影响。为此下文对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活跃教学气氛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如何让学生深入学习高中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二、 应重视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 使学生带着疑问对教材进行认真阅读

历史教材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教材中每个单元、每课、每目再到每自然段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阅读前,教师应对教材进行透彻研究和分析,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大纲和问题,让实际教学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和目的进行教材内容的阅读,阅读时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采用这种阅读教材的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题目的设置为学生阅读指出明确方向,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找出此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利用问题检验学生阅读教材的效果引发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阅读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来检验进行阅读的效果,在阅读后学生还是不能解答的问题学生再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进行讲解,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引导学生对较难的综合类题型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解题技巧和方法。对所提出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依据教材内容使学生各抒己见展开深刻的探讨,从而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开拓思维,使学生加深对典型题型的记忆与理解。

3. 使学生进行认真思考和归纳,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孔圣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阅读和问题的讨论,学生获得了很多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与材料。想要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吸收知识,就应使学生对所掌握的基本知识进行总结和联系,对各个历史事件其中的内涵与前后的因果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使所学历史知识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继而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对新知识的接受和以往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三、 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想要使学生很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顺利地展开历史知识的教学,首先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这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工作者也深有体会,要是在一节课中教师从始至终都用一种较为平和的情绪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容易走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带有激情地去讲解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营造自由、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或者小典故等,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幽默的词语、充分激情的言语和肢体语言等,只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这对于一节历史课的教学来讲就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四、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和提出质疑

首先应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现真理和新知识,给学生树立起勇于提出质疑和“班门弄斧”的意识。比如,在向学生讲解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外交方面与经济发展方面获得的成就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一些学生就提出质疑:这里所获得的成就是由于进行文化大革命所取得的吗?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讲解,师生之间形成一问一答的良好互动,这对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入认识和正确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五、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效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首先应及时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利用网络及工具书等做好预习,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就对新知识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熟悉,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这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首要环节。

当遇到有关现代史研究型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参观历史遗迹及博物馆等实践活动进行具体研究。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前应明确所要研究的课题,调研目标、活动范围及调研对象和详细的调研程序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课题实践调研的形式,学生在调研活动中获得数据及资料,并结合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最终获得调研报告。比如,组织学生进入到身边的敬老院中,对院内的老人进行采访,通过对话访谈的形式,同学们得知现阶段我们生活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使学生了解过去我们国家社会近现代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语言表达、人员交际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六、 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将历史教学牢牢地限制在教材之内,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就是在读教材,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拓展。教师只管讲教材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历史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了严重阻碍。在大力提倡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后,历史教学中应及时引入和合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图片的收集和展示,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功能来表达文字无法表达的意思,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目前所使用的历史教材中,也有很多图片,教学中应利用好教材的这一优势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再寻找与其相关的一些图片,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效加强课堂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观察直观生动的图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更加深刻,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容易使学生初步的感性认识提高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收集影视剧资源,利用影视剧资源使历史教学手段和内容更加充实。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描述,其中对历史事件所涉及的人物、过程及背景等都有着详细的介绍,因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这些影视剧资料收集起来,并适时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可以使我们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当时历史环境下社会人文及经济政治发展的情况和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对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容与社会发展状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激发和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但是在选择影视剧时应选择合适的影视剧资料,目前影视市场出现了很多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影视剧,比如那些“抗日神剧”,严重歪曲客观事实,这些影片也严重地伤害了遇难同胞的情感。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对那些“抗日神剧”进行批判和否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1]李冲.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文理导航》,2015.06(21).

[2]张阳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实施与探讨[J].《当代教育研究》,2014.09.16-19.

作者简介:

郑冬芳,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陂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特点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