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生活 创意美术

2018-01-31 16:39金亚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自主创造性美术

摘 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作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尝试让幼儿从兴趣出发,为幼儿营造充满创意的创作环境,让幼儿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为她们插上奇异的翅膀。

关键词:创造性;美术、美工活动;自主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萌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是幼儿期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那么应该如何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提升,让幼儿们在美术创作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 让幼儿从兴趣入手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设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给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创作材料,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放一些柔和优美的音乐,给幼儿一个舒适的环境去创作,幼儿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教师也不需要过分地进行示范,以免阻断了幼儿的创造力。当教师充分表达了创作要求后,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诠释作品,教师只是巡回指导,不要过多去干涉幼儿的创作。

创作材料和创作方式的与众不同是可以充分地調动幼儿的创作兴趣,我们平时的创作材料大部分是油画棒、白纸、记号笔,常用的创作方式是绘画,幼儿对于这个常用的材料和绘画方式比较的排斥。因此要怎样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呢?当然就是创意美术,这个创意来源于哪里?当时是生活。

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作画地点,同样也给了幼儿创作的灵感,我们教师在设计和布置环境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环境带来的潜在教育功能。

美术和美工是不分家的,幼儿对于美工也是十分热爱,尤其是一些小女生,她们甚至可以放弃游戏的时间去完成一个手工作品。我们班级的特色就是手工,它不同于一些普遍的手工创作,而是利用纸绳去创作一些工艺品。为了创设一个具有艺术性的环境,幼儿和我们一起开拓思维,将一幅幅或色彩艳丽或昏暗忧郁的世界名画搬上了我们的特色墙,纸绳成了这些画画龙点睛的地方,幼儿们尝试用缠图形、缠线条等方法去更完美地诠释这些作品,一幅幅幼儿们的大师作品呈现在墙上,立即给我们的教室蒙上了一层艺术的色彩。

二、 创造性地指导幼儿进行创作

创造性是一个说说容易,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我们教师每次示范绘画完并讲完绘画要求后总会加一句“希望小朋友可以开动小脑筋,画出自己的

……”但是,往往最后的幼儿园作品不是在模仿老师,就是他们以前一直绘画的事物,不能说千篇一律,但肯定是毫无特色,毫无创造力。就如活动“服装设计师”,我一开始给孩子们看许多好看的衣服图片,也总结了很多有关设计的方式,最后也进行的简单的示范,然后提议说“你们这次是要参加服装设计大赛的,希望你们的每一件衣服都有自己的特色,穿的人会喜欢它,看得人也会喜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你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你的衣服成为与众不同,最漂亮的那一件。”之后幼儿们操作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会想要去“抄袭”别人的想法,老师也不用担心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了。

三、 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材料

美术展现形式十分多元化,可以是平面、立体、泥塑等,那么需要的材料也是多元化的,如创作“京剧脸谱”,孩子可以选择用陶泥捏塑;可以选择用画笔涂鸦;也可以选择用生活材料制作。生活材料的种类就更多了,我们随处可见,随手可以拿到的东西,如:叉子、瓶子、蛋壳、布、吸管、纸杯等,都可以利用到美术创作中。

那要如何巧妙地将这些材料有趣的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智慧。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不是越多越好,越多就代表着越杂,对于年龄小的幼儿,面对很多很杂的材料会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准备材料的时候要有针对性,要综合考虑到材料对于幼儿智力、审美、情感等方面的影响。在投放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考虑到班级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能够依据自己想法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不要强加给幼儿不想要的创作方式。如在创作“风筝”时,我请家长和幼儿收集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品,如盒子、瓶子等,在请幼儿操作之前,我提问道:“今天你们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制作风筝呢?”幼儿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我们制作一个蝴蝶风筝,有的说我要做大老鹰风筝,讨论完后幼儿们就热火朝天地做起来了。最后每个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心中的作品,在这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得到充分的成就感外,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 欣赏幼儿的作品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进行相互的评价以及模仿,将他们认为漂亮的事情也画在自己的画卷上,教师也会将几个绘画方向正确或者画面美观的幼儿进行示范,让一些原本绘画方向不正确的幼儿感觉回到正轨上。绘画完毕后,有时教师也可采取互评的方式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如在绘画“小蝌蚪找妈妈”时,我请幼儿们进行合作绘画,完整地还原绘本的内容,有的小组完成得很快,有的迟迟不回到中间来,绘画结束后,我将作品展示出来,幼儿们迫不及待地说“这是我们组画的……” 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心里明白谁颜色配的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更强,创作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颜色五彩缤纷,图形光怪离奇,满世界都是孩子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

孩子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孩子们的创造性来源于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教师们应该将生活中孩子们常见的事物加入到美术创作中,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想象,在生活中创造。

作者简介:金亚,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夏驾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创造性美术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