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乐趣无穷

2018-01-31 00:24许良芳
考试周刊 2017年10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

摘 要:如何把文言文上精彩、上出趣味,让学生愿上、爱上这是个大难题。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重点应放在“趣、美、思”这三个字上,于是在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针对“文言之趣”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小组合作模式;学习兴趣

钱梦龙先生曾感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时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是啊,如何把文言文上精彩、上出趣味,让学生愿上、爱上这是个大难题。“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怎么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势让学生想学、愿学。下面就来谈谈笔者在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 赛出趣味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文言文学习最根本的就在于诵读,比赛朗读,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背诵的热情,在文言文诵读的积累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言感知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于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小组合作,开展查字典竞赛,朗读竞赛,背诵竞赛,演讲竞赛,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竞赛后计算小组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好胜和求成的动机又可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主要的是激发他们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学生也反映,这样的方法他们更乐于接受,更有趣,比老师“串讲”的学习效率高。

比如在上《幼时记趣》这一课时,我就做了下面的尝试,先告诉全班同学明天将要上这一课,并且老师要组织各个小组进行一下竞赛:朗读竞赛、字词疏通竞赛、归纳竞赛。当然我还明确指出这些竞赛的要求,让各小组的语文组长根据老师的指导组织小组成员做好预习工作。第二天上课时,每一小组的学生都用热切的眼神期盼着上课,都想来展示本小组的预习成果,上课热情高了,自然能学得好。果然在小组比赛环节,所有小组都读得很好,有个别小组还很有个性地用“摇头晃脑”的夸张姿态来朗读,还有一个小组居然是不看书来诵读,并且读得声情并茂。当然这一小组当之无愧的得到了6分的满分评价(笔者所在学校设计的小组评价机制都是以6分为满分的),我还加了2分创意分给这一小组。其余各小组的分数依次打在黑板上,这些小组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下面的环节中争取胜过前面那一组。

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这样学习文言文,学生当然喜欢学,也学得好。

二、 品出趣味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直侧重于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内容的概括,把文言课上成了古汉语课。实际上,文言作品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精髓,是语言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学习欣赏语言本身就是培养文言语感、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就像上《爱莲说》首先让学生分组读出作者对最喜爱的“形象”进行描画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然后分组请学生谈谈,能从上面的内容中读出、悟出多少个“美”来。这样由品析文章的语言入手来欣赏文中的形象美。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基本都可以看出画面美、形态美,在这个基础上读出语音美、情感美;悟出气质美、品格美……最后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段赏析,写完后小组内评出最优秀的一篇,再次修改后来展示。

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小组探讨品味、推敲文言语言,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乐趣又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文言之美。

三、 演出趣味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不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而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教师要由权威的“导演”转换为平等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把文言文课堂表演引入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每个小组的学生先把文言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分角色表演,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文本,也更有创造性。笔者认为这样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实现教学目的。

例如,笔者在上《黔之驴》这一课时设计了六个问题,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来展示。其中一个小组就展示了“演一演”,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表演,我把这个表演环节放在课堂的最后,这个小组演得精彩纷呈,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之后再让他们来探讨文章的寓意,对我们的启示,几乎每一个人都能来谈一谈。甚至有个小组根据笔者的提示,表演了“法庭判案”——律师状告老虎吃驴、老虎自我辩解、法官判定谁对悲剧负责。不但形式新颖,还能更深入、多角度地来看待问题。

德国著名自然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们更是如此,课堂表演可以让平常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老师发现内向的学生也有会表现的一面,进而对他们刮目相看,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舞台。课堂表演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學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沉闷死气、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课堂表演就显得生动有趣,学生愿意积极参与,非常符合现代人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

为了表演好角色,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把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同时,学生只有深入理解课文,才能很好地演绎好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的情感。小组合作表演文言文课本剧,既能让每个学生一展所长,也能增加文言学习的乐趣,当然也要注意“度”的把握,不是篇篇都要如此。

总之,想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教师辅以恰当的引导,就能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难于上青天的文言文,也会让学生感受“之乎者也”乐趣无穷。

参考文献:

[1]卢元.文言文的教与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

[2]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魅力中国.2010年第08期.

[4]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5]朱熹.读书之要.

作者简介:

许良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模式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