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8-01-31 06:55任琳芳
考试周刊 2017年102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初中物理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纵观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不外乎是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习题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等部分。高效的习题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都有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习题教学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一节初中物理课堂,大多数情况有二分之一的时间被习题教学占据着,强化、优化习题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传统的利用“粉笔+黑板”向学生讲解习题的方式不但不能将习题讲解清楚,甚至会使得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难懂。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习题教学,如此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还可以将习题内容以及解题方法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习题教学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习题教学应该面向科学、面向技术和面向社会,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注意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由此,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按照教参书利用“粉笔+黑板”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解题思路的方式,采取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习题教学的方式来将抽象难懂的物理习题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灵活地呈现解题方式,以此在调动学生解答习题兴趣的基础上,使其能掌握习题解答的方法。初中物理习题主要包括说理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选择题、计算题和作图题。在本文中我主要针对填空选择计算题、实验探究题以及作图题这三种题型在习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详细论述。

一、 多媒体动画模拟技术在填空选择题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的填空选择题主要是指直接给出已知条件,由学生根据条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找出问题的答案的习题形式。该习题形式看似题量小、简单,但其实该类习题的跨度很广,需要学生整体把握所学知识,灵活地将其运用其中,这主要是对基础知识运用情况和物理过程的检测。在传统的填空选择题习题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只是利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教材内容,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只要将识记的内容照搬到问题上就可以。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物理水平的局限,无法对所有的基础知识和物理过程会有深刻的理解和联想,此时需要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技术将其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更为直观地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浮力”习题教学为例,我设计的问题是:放在水中的木块正在上浮,在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它在水中下沉时受到的浮力 。露出水面之后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解决该问题的时候,我会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技术向学生演示这一问题的实验过程:我利用动画模拟以慢动作的形式从前、后、左、右等不同的角度来让学生观察一个木块从水底渐渐浮到水面这一过程中其所承受的压力、浮力、压强等变化,在生动直观的画面中,无须我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找到解答该问题的思路,并对与其有关的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 几何画板技术在作图题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作图题是初中物理习题最常见的一种习题形式。该习题形式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检测。尽管有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对基础知识有所了解的,但是一落实到作图过程中,就不知道从何下手。作图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作图,还要求学生学会看图,并在看图的过程中扎实理解基础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并将作图方式应用到解题实践中。纵观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所涉及的作图题,有些图比较复杂,有些图要求数据精准,此时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不少老师会直接利用教参上的配图来向学生展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配图都能在教参上找到,此时就需要教师将其制作出来。为了保证所作出的图既精准又能使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我一般会利用几何画板向学生生动直观地展示作图过程,以“物在水中的像的位置”这一作图为例,我会利用几何画板的构造、现实、线型、虚线等功能为学生呈现人站在不同位置,物体在水中位置随着视角的变化而变化的直观画面,如下图:

如此学生可以在直观的作图过程中学习我是如何作图的,并学会从不同角度作图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 实验视频或虚拟物理实验在实验探究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纵观我们当前所接触的初中物理实验试题不外乎以截图或实验装置图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某一实验过程,并借助该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过程、实验原理、实验结论以及实验存在问题的解答。实验探究题对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从这一片段化的实验入手,发挥发散思维能力想象整个实验过程,如此才能对实验探究题有深层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验探究题的题干要求,借助实验视频或虚拟物理实验将整个实验过程再次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可以变静态的实验题目为动态的实验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完整地认知实验,对其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探究题为例,该实验探究题的题干只是简单地呈现了“让小车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上发生滑动的情况”,这对刚刚接触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此时,我会借助实验视频直观生动地再次呈现这一实验探究过程,并利用虚拟物理实验慢镜头展示该实验的存在问题。如此在动态演示中学生不仅能直观地看到小车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上发生滑动時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变化情况,还可以进行评估与改进,在实验中自主总结出规律。

总之,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静态的问题以动态的形式多次重复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高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学全.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J].快乐阅读,2011,(20):55-56.

[2]慕洪伟.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5.

作者简介:

任琳芳,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城关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初中物理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