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8-02-01 11:54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宋慧红
学苑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时刻表动车图文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 宋慧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如何在实施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下面,结合具体案例,浅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四大策略。

一、提取关键信息策略——锁定目标,提取整合

非连续性文本所提供的信息“短、平、快”,表述呈碎片化,内容枯燥无味,要练就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众多信息中提取关键、重要信息的能力,需要教师合理适度地创设有效情境,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下面,以读懂《温州南站至杭州站动车时刻表》(表一)为例。

温州南站至杭州站动车时刻表(表一)

课伊始,教师以学生熟悉喜爱的马小跳为主线,创设了“暑假来临,家住温州的马小跳要和爸爸去杭州参加姑姑明天晚上六点的婚礼,那他应该乘座当天几点的动车最合适”的情境,并出示信息丰富的动车时刻表,引导学生展开有层次的细致阅读。首先读懂时刻表上的“车次、起终站、站点、开点和到点、所需时间”,全面了解相关内容,弄清共有4列动车组途经温州南站到达杭州;其次,为了明晚六点能准时参加姑姑在杭州举行的婚礼,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明晚六点”“最合适”,在4列动车组中快速锁定目标,分辨、提取、整合出最适合乘座的车次是D 5572,当天10:43分的动车。再次,进行适当拓展、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时刻表上的一些细节信息:如“同一列动车组,夜间比白天速度快”,“途经温州南站的晚间直通车组较多”。这样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融入生动、有效的具体情境中,一步一步地教会学生从慢阅读走向快阅读,从深度阅读走向快速提取信息的阅读,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入性。

二、图表类阅读策略——读取资讯,寻找信息

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一般以表格和图形等形式呈现资讯,它内涵丰富,信息量大。教学这类文本时,需引导学生把图表语言有效地转化成文字语言,从而帮助学生分析隐含在图表内的讯息,从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加以整合运用。

例如,以“2017年小学生视力检查情况调查表”(表二)为例,在学生自主阅读调查表的基础上,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获得的信息:你读这份调查表了解到的内容是什么?从这份表格中你发现了学生近视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呈( )趋势?水到渠成地总结出阅读这类文本的方法:先观察表格读标题;再读行标、列标;接着读表中数据内容,筛选资讯,进行分析综合。教学至此,继续追问:学生近视的原因中( )( )和( )的比例较高,你从哪些项目和数据得出这个结论?这样的问题导向,促进学生聚集重点,定向搜集信息。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获取到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你对如何保护视力,提出两点建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更高层次的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联想、判断和评价的综合性阅读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017年小学生视力检查情况调查表(表二)

三、图文类阅读策略——图文对照,整合信息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一般是以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混合类的形式传达文本的表达意图。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将图片和文字对照起来阅读,图中没有的信息可以在文字中去找,文字中没有的信息可以在图中去寻,从而快速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以《看实验说明做风力计》(表三)为例,先呈现一份不完整的、残缺的实验说明书,请学生图文对照阅读,将省略的步骤2和步骤3补充完整,并照着说明书做一个风力计。

看实验说明做风力计(表三)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让学生交流学习的好点子:如何让补写更顺利?从而明白这类非连续性文本可以用“图文对照法”展开阅读,即图中没有的文中找,文中没有的图中寻。

第二步,对照图文,引导学生发现图上的 1、2、3 就是文中的步骤 1、2、3,要补写步骤2、3只要对照看图2、3即可。

第三步,针对学生不同说法“在纸条上剪个洞”“剪个圆形(缺口)”……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中“注意”部分的文字,从而得出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凹槽”。针对学生的反馈“把两个纸条插起来”“插起来呈‘十’字”等说法,引导学生再读步骤4和下面的几处文字,得出准确表达应该是“将纸条插成‘十’字”。

第四步,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进一步发现文字信息中的“宽5厘米的纸条”,和图片2中“凹槽”在一半的样子,合理推测出应该“剪个大约2.5厘米的凹槽”。

第五步,出示作者写的步骤2、3的原文,比照自己的实验步骤,看看哪些语言要向作者学习。这样的教学就非常巧妙地将“图文对照阅读策略”即:“图表资讯——观察认读——图文对照——分析理解”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创意拼装的实践操作中,提升自己的体验、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素养。

四、比较归纳策略——分辨异同,自主建构

对于由多个材料组成的,或是由两个及以上具有共性的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范恩图、表格、“T”型图等在对比、分辨、归纳、创建中进行比较阅读。

比如,《药品说明书》的比较阅读(表四)。

一是在阅读中了解说明书。先要读懂说明书的文体特点是分条款介绍的,一般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功能主治、不良反应、保质期,等等。

二是在比较中读懂说明书。让学生以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范恩图,通过“针对不同的感冒症状,要吃哪种感冒药?”的比较,更清晰地了解说明书的内容。

三是在生活中运用说明书。以游戏抢答、判断对错、角色对话等情境的创设,给出实际任务,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在比较中对症下药,提取关键信息,解决生活问题。在运用中认识到阅读药品说明书,不仅要关注药品的主治功能、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还要关注批准文号、保质期,没有批准文号的是假药,超过保质期的药不能服用。

四是学会在生活中阅读更多的说明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需要阅读,掌握阅读说明书的方法策略,就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药品说明书》的比较阅读(表四)

总之,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全面构筑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体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祖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杭州:浙江少儿出版社,2017(2).

[3]沈大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指导[J].小学语文,2012(7-8).

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学2016年度课题“挖掘·设计·整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寻绎(课题编号JYKT1614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时刻表动车图文
画与理
坐上动车去西藏
动车过桥
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调整服务器故障分析及探讨
动车西行记
令你误车的列车时刻表
乐!乘动车,看桂林
城市轨道交通ATS系统的时刻表同步机制研究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