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18-02-01 05:21李勇
财会学习 2018年34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高等学校思考

李勇

摘要:近些年,为推进财政体系改革,促进财政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时效性,财政部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现阶段,伴随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也开始作为独立法人个体,收入不断发生变化,高校作为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的主体,加强其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思考

所谓高校预算,其是由校级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组成,是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现阶段,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也迅速扩大,这给高校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高校的资金流量迅速增大,严重破坏了高校的收支平衡,此时,增强预算编制的绩效性,进行支出绩效考核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了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进而对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初步构想。

一、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效益与成本相挂钩

就高校而言,其组成结构复杂,在高校运营过程中,不仅需要维持高校的正常运转,还需满足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的要求,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办法,预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运转的稳定程度。因此,预算管理要统筹兼顾学校各方需求,以结果为导向,以效益为指标,充分衡量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调和内外部各种因素,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以保持高校稳定发展。

在传统预算模式下,预算部门关注的仅仅是各部门完成的工作量,并不是关注其对完成既定工作量所投入的资金,也就是说预算部门只看到了预算支出带来的效益,忽略了收获效益所要付出的成本,这对高校的稳定发展带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时,应统筹考虑,做到预算支出效益与支出成本两手抓,使二者相挂钩,通过对二者的分析以及横向比较,寻求最佳的预算投向,从而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提升政府绩效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分别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推行政府绩效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这三项制度,充分说明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我国财政部门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以结果为导向,以效益为指标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预算管理能力,加强预算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高校作为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的主体,更应统筹考虑,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打造一个高质、高校益的高等学府。

(三)利于对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现阶段,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虽在经历了对“基数法”、“零基法”改革后,实现了对内外资金预算的统一管理,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其在资金使用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并不完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前高校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前期投入的合理绩效评价,从而导致学校在资金分配方面的失衡,进而不利于学校的资金管理,使得学校对各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难以把握,从而影响学校的平稳发展。其次,某些高校在实行预算管理时,忽略对绩效管理的评价考核,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由此导致学校各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对资金投入前的考虑不充分,对事后的结果考虑也多有欠缺,对预算绩效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后,正由于高校在当前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校年度预算目标和责任不明确,这与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相脱节。因此,加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鼓励高校推行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初步构想

(一)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是正确引导高校发展的指挥棒,在此,引进一种全新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并从四个维度来设置绩效评价指标,全面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稳定发展。

四个维度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财务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资金投入、资产使用率、资产负债率以及收入增长税等等,是整个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关键所在。客户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在校学生满意度,可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该指标;用人单位满意率,这是指毕业所从事的单位对该校毕业生表现的一种认可程度,可采用直接采访的方式进行了解;毕业生就业率,这是指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比例,这也是当前高校扩招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内部就业流程方面的指标是指生源报考的录取比等等;在学习与成长方面则主要是对于师资的指标评定,包括教师满意度、教师培训率及流失率等等。

高校应从以上四个维度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进一步推动高校的稳定发展。

(二)合理建立预算绩效奖惩机制

为促进高校预算绩效质量的提高,还需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奖惩机制,充分运用预算绩效考评结果,提高高校预算绩效水平。合理建立预算绩效奖惩机制,首先要设立专门的绩效考评小组,在每年度由该小组進行绩效考评,并分出绩优、绩差的等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下一年的预算资金分配。其次,合理建立预算绩效奖惩机制,还应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奖金补贴相挂钩,抓住二者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预算绩效奖惩机制的优势。最后是将绩效考评结果同职称晋升相挂钩,保证考评的公平性,进而形成激励先进、能上能下的绩效考评导向。共同为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

近些年,伴随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在给高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高校发展面临新挑战,因此,急需加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控制高校办学成本,保证高校资金合理流通,为高校预算提供新视野和新空间。

参考文献:

[1]葛立慧.H大学绩效预算管理应用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2]李志情.基于绩效预算对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3]李婧.关于高校预算管理中绩效指标构建的思考与探索[J].财会学习,2016 (05):57-58.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高等学校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