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2018-02-03 00:53王玮
考试周刊 2017年79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有效课堂中职

摘 要:为促进教学改革,实施中职《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并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机械基础》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当前工业生产需要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

《机械基础》课程作为中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技能操作提供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该课程具有涵盖面广、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另外自2016年起,《机械基础》是中职机械类专业学业考试的专业基础必考科目。我校共有4个班级参加了《机械基础》专业基础课的学业考试,考试结果不是太理想,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对知识点容易产生混淆,加之复习迎考的时间有限。笔者积极探寻有效的中职《机械基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技能训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机械基础》有效课堂,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测试的成绩。

一、 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促进《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

1. 創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体性

为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情感体验,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机械基础》里介绍制动器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自行车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制动器依靠什么来实现制动的。讲解螺纹的相关知识点时,提问学生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螺纹?它们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层层问题的递进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在介绍铰链四杆机构之前,让学生利用周末可以观察缝纫机、汽车前窗刮雨器、公交车门的启闭、拖拉机自卸料等运动特点,以学生的认知入手来讲解平面四杆机构,通过将《机械基础》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当中去。

2.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创设虚拟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性强,内容涉及到大量的机械传动、机构工作原理等不易描述清楚的内容。学习“液压泵”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播放泵在工业现场的实际应用录像,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这几种泵的结构做成三维实体模型,使学生对泵的结构一目了然,可以用flash动画演示泵的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资源,让同学们对陌生的“泵”有了直观的印象。另外,可用CAI的动态图形画面再现渐开线的形成、齿轮的加工过程、机构的仿真演示给学生呈现一个直观的、形象的感性认识。虚拟化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动画的观看让学生不断形成创造性的思维。

二、 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机械基础》有效教学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注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统一到“做”上,才能培养一流的创造型人才。基于“教学中合一”思想,根据教学内容拟定工作任务,学生带着任务探究体验,以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实验、任务驱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学习,引导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机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机械基础》中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在学习《机械基础》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时,可以先通过动画及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为了让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进一步了解,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每组利用预先分发的两端有孔的木片、螺栓、螺母一套,让学生用螺栓、螺母将木片连接,并在连接点标好A、B、C、D。然后以不同的长度杆作为机架,其他杆作什么运动,观察其运动特点,并作好相应的记录,最后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分组探究体验轻易地掌握了铰链四杆机构的知识。通过“做中学”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老师之间的讨论又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今后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机械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机械基础》教学中的评价要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相应的任务设计量化的评价表,注重过程性评价;另外在学期结束后衡量学生的成绩,方式可以多样化,如笔试、现场操作、作品评价、第三者评价等,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评价学生的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学习了铰链四杆机构新知识后,让学生设计“翻箱机构”,促使学生升华所学知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组内讨论、交流、探究、总结。最后每组组长展示本组成果并总结本组完成情况。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组间互相点评,教师进行点评,着重指出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改进。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实施中职《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与实施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促进《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机械基础》的教学工作,以任务引领学生自主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当前工业生产需要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并结合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出学生的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主编.陶行知全集[M].湖南出版社,1984年.

[2]李沛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学园,2015,(14).

作者简介:

王玮,江苏省启东市,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有效课堂中职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