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诗歌中“月”意象之异同

2018-02-03 05:36王琳
青年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和歌异同唐诗

王琳

摘 要:“月”是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文人墨客爱不释手的创作题材,咏月之作层出不穷。其中的“月”意象有相似之处,但也由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审美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本文主要以唐诗、和歌为例,从研究“月”的非字面意义的角度着手,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探讨中日诗歌中“月”意象的感情表达的异同之处,进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为跨文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唐诗;和歌;“月”意象;异同

一、引言

庞德这样定义“意象”:“An ‘Image is that 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Pound,Ezra,1935:3-4)即“意象表现瞬间之中产生的智力和情绪上的复合体”。(赵毅衡,1979:4)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可以说诗歌即美在意象。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有“风”、“花”、“月”、“雪”、“马”、“鸟”等等,本文将选取其中的“月”意象进行研究,“月”作为一种自然意象,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受到诗人的一致青睐。各国诗歌中,以“月”为载体抒发情感的诗作数不胜数。其中唐诗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形式多种多样,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古体诗又分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也有两种,分别为绝句和律诗。比如《唐诗三百首》中的含有“月”意象的诗歌就有八十首,占27%。而和歌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诗歌,是与很早流传于日本的汉诗相对的名词,也被称为“倭歌”,即“日本诗歌之意”。和歌包括短歌、长歌、旋头歌等等;到了中古以后,一般意义上的和歌即指短歌,短歌是日本传统定型诗,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杨剑,2007)诗歌作为一种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形式,更为突出的反映了不同民族背后蕴含的独特文化。比如《小仓百人一首》中含有“月”意象的和歌有12首,占12%。

「文は人なり、言葉は民族なりと言える。」(森本哲郎,1998)。如其所说,语言植根于民族,同时反映了民族特点。相同的意象在不同文化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就使得诗人在运用意象之时表达的效果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源于意象蕴含的深层意义带来的不同。传统的语言学认为,“字面义”是一种前理论的语义或语言意义。语言意义是直接的,是语法上详细标明的、句子的必需的和不依赖语境的意义。(Dascal,1987)超越语义学意义或者说字面意义之上的特殊意义或者语境中的意义可以称之为“非字面意义”。(石洛祥,李力:2008)所以本文主要从研究“月”的非字面意义的角度着手,分析“月”意象在中日诗歌中感情表达方面的异同,进一步探究其背后两国的文化差异。

二、“月”意象表达的感情异同

无论是唐诗还是和歌,都不是单为描述事物而写诗,而是以抒发内在情感为主。既有悲情之美又有相思之情,既有哲学高度又有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下文通过对“月”意象表达感情的几个方面来分析异同之处。

(一)借“月”表相思

诗人、歌人都喜欢借“月”表达相思的感情,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的圆缺是周期性的,而人的分合不是。人们每当看到月的圆缺,会不由自主联想到自己的分合是不由自己的,一种思友人,思家乡,思亲人,思恋人的感情就油然而生。这种想法也与日本的「侘び」「寂び」相契合,诗人歌人借此来寄托自己相思的情怀也就无可厚非了。如张九龄的“海上共明月,天涯共此时”,和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通过望月抒发相思的感情,是诗人们的共同情致。众多以“月”表相思的作品中,李白的这首思乡诗最为经典:

例1.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他在诗中把洒在地面上的月光比作地上霜,恰当地表现出了月光泛白的颜色。又于低头抬头之间,寄思念于月亮,表達了对家乡的无尽想念。

唐诗中除了思乡诗外,也存在大量的思人诗,如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例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将“月”拟人化,“徘徊”二字用得传神,有双关之意:一是浮云游动,所以月光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女子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因此把柔和的光辉撒在妆镜台上,月光引起的情思深深地搅动着女子。

和歌中也不乏借“月”表达相思之情的诗作,且看《万叶集》的这首和歌:

例3.原文:妹が目の 見まく欲しけく 夕闇の 木の葉隠れる 月待つごとし。(無名氏 『万葉集』)

译文:多想去见那个姑娘啊,可是天近黄昏,月亮怎么还不出来?期望月亮能早点出来我能早点去见姑娘。

为什么等月亮出来才能去见心爱的姑娘呢?这种说法放在中国文化中是很少见的,这种独特的思维背后体现着的是日本独有的生活习俗。在日本古代,实行的是“妻问婚”制度,夫妻双方不住在一起,晚上男方去到女方家中第二天早上就离开。白天夫妻只有互相思念,以“和歌”传情。在这里能不能去女方家主要就看天气,有月亮的天气自然是好的,月光还可以照明。所以与其说是男方在等待月亮不如说是等待女方。(李斐:2015)因此借“月”思人成为和歌中的一大主题。

唐诗中以“月”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比比皆是,然而和歌中却少之又少。『小倉百人一首』中只有例4的阿倍仲麻吕这一首“唐土见月”:

例4.原文:天の原 ふりさけ見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出でし月かも。(阿倍仲麻呂 『小倉百人一首』)

译文:遥望长空,明月在天,那是昔日从奈良春日野的三笠山头升起的明月啊,他仿佛觉得,少年时代见过的三笠山上冉冉升起的皓月,已经飞过茫茫东海,前来迎接他这位日夜思归的游子了。

歌人作为遣唐使在中国生活多年,这是他即将回国时在离别的宴会上所作,在即将回国之时,对家乡的思念更加得迫切。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如出一辙,阿部仲麻吕以“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想法也与当时李白、王维等好友的影响有关。endprint

“月”被频繁用来表示相思之意,其中一主要原因是月亮随处都能看到,望见月亮往往会联想到与自己分别在远方的人是不是也同样看着月亮呢?于是通过“月”来寄托思人的情怀。此外,中国古代很多男子远征戍边,女子留在家中,加之交通不便,思念之情愈发强烈,男子思念家乡,女子思念丈夫或兄弟。而在日本进入平安时代之后,社会较为稳定,百年几乎无战争,因此少有人戍边,诗歌中也少有对远征亲人的思念的表达。(林少华,1992:6)在中国古代,“月”既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也可表达思人之意,而在日本和歌中用来表达思人的感情尤其是恋人之间的相思的用法更为常见,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这与中日人们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分不开的。

(二)借“月”表忧思

月亮的运行是呈周期性变化的,周期是一种神秘的现象,人的感情世界、人类的代代相传、社会的周期更迭……这一切都与周期密切相关。月的周期规律引发的正是这种与人类自身及社会的周期的共鸣。月的周期出没与人生的反复无常;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聚散离合;月的周而复始与人世和社会的不断交替更迭等等相似之处,正是诗人们不断讴歌的源泉。(陈吕洪:1996:4)此外由于“月”洒下的光线清冷阴柔,也往往容易与忧愁哀伤联系在一起。如李煜的这首《虞美人》:

例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这首诗写于他统治的南唐灭亡,当时沦为阶下囚之时。夜深人静,见月光如水,引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深怀念。心中思考到底自己的国家因为什么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这首诗表达了悔恨和深刻的反省之情。

杜牧的这首《泊秦淮》中也同样利用了月色:

例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此诗表现出了秦淮河上的月色朦胧、清冷的感觉,这种朦胧与酒家歌舞喧闹的气氛格格不入,但同时反衬出了喧哗热闹背后的悲凉和空虚,暗示了晚唐暗淡、没落的景象。

例7.原文:木の間より 洩り来る月の影見れば 心づくの秋は 来にけり。(無名氏,『古今和歌集』)

译文:望着林间稀疏的月光,不仅惆怅忧愁的秋天已经来了。

此和歌借助月光的描写体现了秋的凄凉。体现了歌人敏锐的季节感,通过细致的描写,寓景于情,也表达出了平安时代纤细优美的一种审美意识。

由以上几个例句可以看出汉诗中的“月”表达的忧思多为忧社会、怀古伤今的感情。而和歌中的忧思,多指看到事物后的细腻的个人情绪。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有限,所以日本人亲近自然,对一花一木都极为珍爱,也因此养成了敏感细腻的国民情绪,加上物哀等审美观念的影响,日本人会更加在意事物本身的变化无常,阴柔的月亮就成为他们表达感情的最佳题材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政治统治上占有主要地位,对诗人也产生了影响,在创作诗歌时会偏重于社会现实方面。而歌人创作和歌大多是抒发一己之情。(林少华,1996)这是唐诗与和歌在表达上的一大不同。

(三)借“月”悟哲理

借助对“月”的描写进而表达自己当下感悟的世事道理的诗歌也是十分常见的。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这句诗:

例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人通过望月,感悟出了个体生命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则是长久的真理。诗中“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照相呼应。

例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此首《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的思想是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世上本来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所以何必为离别而感到忧伤呢?从“人”到“月”,然后上升到最后的哲理,是为了强调对离别的豁达之情。并阐明月有再圆之时,人也会有重逢之际。

例10.原文:世にふれば ものおもふとしは なけれども 月にいくたび ながめしつらむ。(具平親王 『和漢朗詠集』)

译文:世间万绪,何必沉浸其中,举头望月,万愁消。

这首和歌为歌人望见月亮后消除了所有忧愁的心境,感悟出了何必沉浸在万般思绪之中的哲理,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

通过以上例句的意义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不论是汉诗还是和歌,都有借助月亮感悟道理的表达形式,并且得出的哲理常常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消除了负面情绪,给人以动力。这种相同的表达是由于中日两国诗人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月”意象,使得“月”可感可触,变成了诗人们激励自我的一种特殊载体,不由得激发对人生对世界更高层次的认识。

(四)借“月”表情操

情操是指诗人歌人通过写“月”表达自己追求的高尚品格,在诗歌中常常用“月”比喻自己,通过描写“月”赋予它深层的非字面意义。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例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诗人举起酒杯,邀请明月一起共饮,并且把影子和月亮当成朋友。这里字面上表现了佳节时分,作者无人为伴,一人独酌的寂寞,但实际背后还蕴含着诗人虽现在怀才不遇,知音难遇。但是有月亮和影子相伴,诗人也无惧寂寞、潇洒豁達的品格。此外再有:

例12.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这句诗描写了“水中月”就像青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一样,借此表现自己正直廉洁的形象。

除此之外,汉诗里还有很多通过“月”来表达自己的情操,彰显自己品格的作品,但是和歌中几乎没有这种表现。这就是两者巨大的不同点。这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唐代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声名显赫的“诗言志”之说历来被视为诗歌理论之圭臬。(晁福林,2008:1)即通过诗歌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表现自己独立于世的人格魅力。

三、小结

本文通过列举“月”意象在汉诗,和歌中的表达,分析了表达感情的异同之处,浅析了其形成差异的原因。汉诗和和歌中都借用“月”意象来表达感情,如相思之情,忧思之情,感悟真理,但是诗人都把各自的风格融入其中,又由于不同文化影响,侧重方面也不同,如汉诗中思乡思人的诗作都很多,而和歌中主要用来表达“思人”的感情,这与当时日本当时的“妻问婚”制度是分不开的,月亮往往和爱情联系在一起。另外日本的「侘び」「寂び」「物の哀れ」等审美文化影响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让日本人更加注重事物本身的变化无常。而中国古代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诗人在进行创作时伤古怀今,忧心社会。日本和歌中也没有运用“月”来表达追求高尚品格的用法。今后笔者将继续比较“月”意象在中日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的异同,完善“月”在两国诗歌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ound,Ezra.“A Retrospect”,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M].Ed.T.S.Eliot.New York:New Directions,1935:3-4.

[2]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J].外国文学研究.1979:4.

[3]杨剑.奈达翻译理论在古典和歌汉译中的接受与应用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4]森本哲郎.日本語表と裏[M].东京:新潮社.1998.

[5]Dascal.Defending Literal Meaning[J].Cognitive Science.1987:11.

[6]石洛祥,李力.超越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歧义的理解及消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

[7]李斐.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日本和歌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5.

[8]林少华.一轮明月 几多情怀——中日古代咏月诗异同管窥[J].1992:6.

[9]陈吕洪.月光下的李白——李白诗中的月意象简析[J].大理师专学报.1996:4.

[10]晁福林.先秦儒家“诗言志”理论的再探讨[J].江汉论坛.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歌异同唐诗
毛南和歌
On e at a Time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试译小仓百人一首(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