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2018-02-04 23:53王志刚
智能城市 2018年24期
关键词:搭板桥头边坡

王志刚

山东宇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257300

近年来,为了跟上高速发展的经济的步伐,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过程逐渐增多,对这些工程的完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重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桥头引导设计不完美、软土地基的处理不过关,缺乏边坡防护的保护意识。所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应标准,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桥头引道设计和过渡路段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

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

1.1 桥头引道的不完善

桥头引道的不完善,会导致“桥头跳车”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就会对经过的车辆和行人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在桥头引道的设计上,要考虑全面,确保对道路的平整性和道路与桥梁接连处的刚度变化。而在当今社会,有很多工程施工人员对这些重视还不够,对设计道路与桥梁接连处的设计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桥头引道不单独规划,只是简单的设计就加以施工,例如,就是在连接处单独加个踏板就行,用这个来加强整个路面的平整性。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现实中,会因为过渡踏板对整体桥梁承受力不达标,而造成踏板断裂之后,这就会造成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的后果。还有,设计桥头引道还要考虑很多方面,如地面沉降,全方面保护地面的平整性。

1.2 软土地基处理的不善

对软土地基科学完善的处理和设计,才能保证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和平整,还要观察地面沉降问题。可是在我国的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施工前期的勘测不过关,设计得不合理,施工勘测其实相当复杂。第二是先检测当地的软土地基的土壤结构和土壤性质进行检测,还要检测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岩石分布,这些检测如果不够严谨,设计方面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整个施工产生漏洞。第三是工程当中的不当操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并依据施工方案,在正式工程当中,进行合理的修改,以保持施工质量的合格。

1.3 边坡防护的问题

我国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上还有一些问题,如边坡防护措施的缺乏。由于没有完善的边坡防护保护措施,连接处就会出现路面塌陷等问题,对过往车辆造成巨大影响。在雨季时节,由于大量的雨水和河水对连接处进行长期的冲刷,而长期的冲刷就会导致连接处的路基塌陷,造成路面沉降。在众多道路与桥梁接连处设计的方案中,很多施工单位就不重视边坡防护的工程,在设计的图纸上和施工的方案中缺乏相应的考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台背回填的材料也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回填材料的不专业和排水设施的不完善更会导致雨水冲刷的,使桥头地基发生沉降。

2 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问题的有效方案

2.1 桥头引道的重视

在设计桥头引道之时,先要加强重视程度,全面考虑桥头路面的整体平整和道路的硬度。设计开始之前,对桥头与路面附近的地下进行严格的勘测,对地基的硬度也要考察,之后再根据勘察所得到的具体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严密设计,拿到一份完整的施工方案。最重要的是桥头搭板,要根据当地桥梁的实际长度进行不同的选择,普通的搭板长度也就5~7m之间,桥梁如果越大越重,那么选取的搭板也需要随之改变。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所选桥梁的承重来选择桥梁搭板的材料和结构,以此来防止桥头搭板因为承重不足而引发的事故。

2.2 路桥缓和过渡段的作用

在每个道路与桥梁接连处都会有一个专门的缓和过渡路面,而这个路段其实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地方,因此要在设计之初就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例如,对缓和过渡路段的地基进行全方面的单独设计和施工,因为过渡路段的地形相当复杂,是河流边岸处,土层因长时间经水流的冲击而疏松。所以,在施工之前,就要先对施工处地基进行检查,得到数据后,根据当地情况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处理,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第二,就是对连接处边坡进行完善的措施,首先要对台背进行补充,所选材料是重中之重,必须要选择高强度、透水性、压实快还有可压缩性的材料,以此来提高质量。第三,多角度进行防护,在给台背进行补充材料的同时,还要在桥梁附近进行种植,让树木加强桥梁两侧的坚固值,以此来防止道路沉降的可能性。

2.3 施工管理的重视

总之,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工程才是整个工程的关键之处,只有这项工程达到相应的标准,整个工程的质量才能完善,所以,这就需要加强道路与桥梁的施工管理。第一就是先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还要求施工部门的管理人员对旗下的工人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要专业能力强的和综合素质高的工人进入工程当中,以此来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第二在施工方案上进行考量,一定要做到对症下药,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之后,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不能以原来的工程进行照搬,而不加以改进。第三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设立监督的小组,让其对工程全方位的检查,如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工程材料等,只有通过以上方法,才能确保工程质量是完美的,是契合规范的。

3 材料的使用

3.1 填料

填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是因地制宜的,如路桥过渡地段就是需要选用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较好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切忌不能使用淤泥、沼泽土之类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使用轻质填料,那就需要第一泡沫聚苯乙烯EPS材料,这个可以有效地填筑路堤,能相当明显地减少地基的附加应力,以此来减少地基的沉降比例。而且,它的承载强度也很高,可以满足上层车辆的荷载要求,更适合刚度需求。第二就是粉煤灰,因为粉煤灰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压缩性小等多种优点,再进行加工,可形成一个整体性强度很高的材料。用这种材料进行填筑路堤,会明显减少桥头路堵的沉降现象。在选取材料的时候,需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检查,严格按照规定实施,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3.2 地基的处理

桥台与路堤的沉降主要是由于桥头软弱地基在路堤填上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工后沉降。而处理地基的常用方法主要分成两类:第一就是排水固结法,第二就是复合地基法。排水固结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和真空堆载预压等。搅拌桩复合地基在大大减小地基总沉降量的同时,还能使之在较短时间内趋于稳定,但是它的工程造价较高,并且施工质量不能得到完全保证;排水固结法的优点就是造价低廉,但是因为预压会让工作时间拉长,而且工作完成后的沉降现象也会比较严重,而搅拌桩复合地基就可以明显地减少地基沉降现象,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但是造价比较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对桥头软地基的管理而言,就是先要留下充足的工作时间,让软土地基在加载预压的情况下用更长的时间进行固结,不让其产生沉降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3.3 台背换填

台背就要区分开来,在小范围内用容易压实的,排水性能优秀的材料进行换填,例如级配碎石或者是砂粒的材料来进行填筑,这些填筑材料经过压路机的压实之后,压缩出来的模量大,且水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减小路基的压缩变形,而且通过了台背回填就可以更好地减少路基的变形,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减轻地基的沉降,这就需要用其它的方法进行相互结合,让其过渡桥台和路基的沉降相吻合。根据“刚柔过渡”的原理选取半刚性的材料,如灰土和水泥改良来进行回填,回填的大小就是:底长最少需要2m,而对台背填土与路基的原状土进行1∶1的坡度相连,对于路基土为回填土就采用1∶1.5的比例相连。

4 结语

综上所述,抓好道路与桥梁接连处的施工质量是道路与桥梁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施工人员的技术是直接影响这场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得到充分发挥,尽量避免由于道路与桥梁施工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同时避免由这些问题所引发的经济损失。影响道路与桥梁接连处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为了提升道路与桥梁的安全可靠性,就必须要加强相应的监管力度,使其符合相应的施工标准。

猜你喜欢
搭板桥头边坡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处理方法研究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高速公路桥头沉降沥青路面铣刨重铺维修技术探讨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桥头搭板综述
桥头跳车研究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