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2018-02-11 04:47李军山何媛媛陈子优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滑铁卢校友加拿大

★ 李军山何媛媛 陈子优

(1.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2.滑铁卢大学 加拿大 滑铁卢 N2L 3G1)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 以下简称“滑大”)成立于1957年,坐落于名不经传的小城市滑铁卢。经过仅仅60年时间发展,从创建之初的仅有74名学生,发展成为拥有4万名全日制学生(20%本科生以及40%的研究生为国际生)的全球知名大学。其科研创新能力、学科水平以及综合水平排名,均已跻身世界前列。加拿大独立评级机构Maclean's连续25年将其评为加拿大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学。“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公布的《2017年全球大学排名》(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中将滑大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科评为加拿大全国第一。独立评估机构Research Infosource则连续9年将其列为加拿大科研综合水平顶尖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报告(2016年)》将其定级为5*+等级。

滑大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仅2013年度,滑大就为滑铁卢市消费支出增加了26亿加元,给安大略省创造了2万个工作岗位;滑铁卢市近50%公司认为滑大学子是其公司创建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72%公司依赖于滑大毕业生作为其稳定雇员来源,42%公司其雇员有一半以上毕业于滑大。此外,滑大还是整个滑铁卢科研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成果产业化孵化中心。今天滑铁卢市,也早已是高科技公司云集(包括谷歌公司加拿大总部、黑莓手机研发总部等),被外界喻称谓“加拿大的硅谷”。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规范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国家先后提出了“2011计划”、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统筹推进“双一流”等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目标。为此,基于各自特色优势,全国2000多所高校正在努力尝试闯出一条21世纪大学创新发展新路子。

滑大在短短60年内从一所只有74名学生的微型地方高校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大学,必定有其独到的成功经验。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早日实现新世纪发展战略目标,有必要全面梳理和总结滑大成功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1 滑大创新发展经验

1.1 “庞大高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计划 滑大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校企合作教育计划(Co-operative program)。1956年,时任加拿大B.F. Goodrich 公司总裁 Ira G. Needles(滑大的第二任校长),在大学筹建会上演讲:《15万工程师:滑铁卢计划》,首次提出:“...我们需要的人才,是教室学习和企业学习的结合…,高校和企业合作,才能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毕业生…”。滑大合作教育理念,萌发于企业家。

近60年发展,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合作质量,滑大无疑是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的先驱者,引领至少100家大学(学院)发展校企合作教育。滑大每年合作教育学生总数是加拿大高校排名第二的两倍(2015年新注册Co-operativie program学生总人数就达到1.9万人)。

滑大成立了独立的合作教育办公室,其职责包括:帮助学生通过竞争获得同其专业相关的就业机会;广开门路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合作教育系统(目前有超过6700家合作企业和伙伴);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质,适应知识驱动的经济和无国界的全球化大潮(仅2015-2016学年,获得了全球60多个国家提供的2600多个国外合作教育岗位)。

滑大对合作教育学生有其严格的选择和考核机制,具体有:

①合作教育时间占总学习时间的50%,最低不少于30%(即4-6个学期,否则不能获得Co-operativie学位);②学生必须从事生产性工作,而不是仅仅是在旁边观察;③合作教育期间,企业必须为学生从事的工作支付一定的报酬(仅2015-2016学年,学生实习获得的总报酬达到了2.53亿加元);④合作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学生所取得的进步;⑤学生合作期间表现由雇主负责评估;⑥每项工作均需得到学校合作教育管理部门批准(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均需在学校庞大有效的网上合作教育系统完成注册、预约面试和签约等合作事宜)。

1.2 “发明人拥有知识产权”的科研政策 发明者拥有知识产权的政策(简称“Creator-owned”)是滑大一项大胆而有效的重大科研制度创新,在加拿大甚至整个北美地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项政策以及滑大的创业文化共同孕育了教授企业家(滑大许多师生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奠定和巩固了其在加拿大高校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领跑者地位。这项政策充分借鉴了以往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的激励经验,有效保护了技术发明人利益,同时又避免了过于强调保护而背离传播知识的目标初衷。

它首先明确了发明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从法律层面确保了个人持有专利所有权的法律许可,保护了发明人个人权益,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投身科研创新的激情,导引更多的贴近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高校技术成果推出,大大地增加了高校技术成果成功产业化的比例。

其次,它有效地解决了专利保护和高校传播知识之间的矛盾。这项政策与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契合了高校知识产权的特征,即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专利、版权、商标权等,而且对教师授课的讲稿课件等可能涉及到创新知识都做了明确规定说明,从而既保护了发明者的利益,又及时广泛地传播创新知识。

此外,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这项政策在1997年正式出台后一直沿用至今,几乎未做任何改动,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强。

1.3 “多姿多彩”的校友捐赠文化 据滑大正式年度报告,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滑大共接收了来自24个国家的8195名校友的捐赠(其中2695名校友是第一次捐赠),共计600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3个多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实验室等科研设施条件、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计划等。除了直接资金捐赠,校友还往往创造各种条件,为母校学生实习就业等提供帮助。许多学生的实习单位就是校友联系的,甚至就是校友创建的公司。

滑大有非常良好的校友捐赠文化传统,徜徉于花园一样的美丽校园,随处可感受到校友捐赠相关的文化气息:校园的许多大楼和实验室都在显著位置介绍校友捐赠信息,有些大楼直接由捐赠校友姓名命名,其后都关联着一个或多个校友催人奋进的感人小故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计划也由校友出资设立并命名。多种庆祝活动也和校友及其公司有密切关联。许多讲座就是由校友发起和组织的。

滑大出台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鼓励校友捐赠,包括成立专门办公室,建立专门的捐赠平台系统,并根据捐赠金额的不同,设立对应的滑大捐赠者荣誉称号,且有各个级别的学校领导甚至校长亲自接见以鼓励校友捐赠。金额较大时,给予命名权等特殊待遇。

此外,滑大建立专门的校友联合会,鼓励所有校友在网上注册,分享科技、市场等各种信息,促进校友和母校之间沟通联系同时,也为校友之间的联系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2 启示

2.1 全方位改革高校实习制度,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 首先,中国高校应严格执行实习管理制度。滑大对合作企业的资质要求、实习学生的考核要求都做了十分详细规定。合作企业或是实力雄厚的全球知名企业,或是连续多年接受过滑大学生实习的“老主顾”,也有许多是校友自己创办的企业;此外,滑大明确要求学生实习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30%,否则不能获得co-operative学位。仅此一项要求,起初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达到近20%,但滑大顶住了压力,仍然严格执行至今,充分保证了毕业生动手能力。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对合作企业门槛设置较低,对学生实习考核注重形式,部分学生实习变成了变相的“自由旅行”,最终导致了公司不欢迎,部分学生想学也难以如愿、学校不满意的“三方共损”的局面。建议重新修订实习指导手册等相关文件,把实习考核结果真正纳入毕业成绩和学位获得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提高实习质量。同时,将企业资质、指导情况、实习管理等纳入合作企业选择标准并加以统筹考虑,不单纯追求合作企业数量,真正将有合作意愿的企业发展成长期合作伙伴。

其次,中国高校应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滑大有一套完整网上系统,按照专业将企业和学生进行了预分类,从而非常快速方便地把企业所需与学生所求联系起来,大大减少了校企、校学以及学企之间沟通成本。中国高校往往集中几天让企业进驻学校和学生面对面谈,时间短,盲目性大,效果并不理想。为此,中国高校应在校企合作教育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既便于统一管理,又省时省力,各方有充足时间考虑,效果因而更好。

最后,政府应该给予更多支持。校企合作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滑铁卢当地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提供了许多优惠措施,包括税收减免和直接承担实习生的部分工资(滑铁卢法律规定,学生实习工资不少于11.5加元/小时,对企业是一个较大负担,为此,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鼓励企业招收学生实习)。

2.2 变革科研管理制度,提升高校科研创新积极性 首先,应适当增加发明者个人的利益。在制定学校政策时,注意兼顾学校、发明人所在院系、发明人三方利益,根据实践中的经验,确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比例。重点放在对科技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此外在技术职务聘任及工作业绩评定时,对科技人员在转化科技成果工作中所做的贡献也应作为评定的重要依据。比如允许发明人个人拥有百分之百的产权。

其次,应确保科研管理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稳定性较差,难以给予广大师生一个稳定的预期,这严重挫伤了应用型科研积极性。应适当扩大高校自主制定科研管理制度等办学自主权,而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负责宏观的科研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

再次,应适当处理高校传播知识的宗旨和保护激励技术发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保护而抑制了创新知识的传播,也不能因为知识传播而忽视发明人利益。

最后,应设立独立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机构,加大产业化投入支持力度。目前大多数高校仅由科研处代为提供专利保护和产业化等方面的服务,人才、资金和信息等较欠缺。应设立专门的高校科研成果的鉴定、专利申报、推介、包装、法律咨询以及启动资金等产业化配套服务机构,最大可能地释放科研潜能。

2.3 合理利用校友资源,促进捐赠文化发展 滑大成功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支持。从校企合作到校友捐赠,从实习就业推荐,到一栋栋崭新教学楼捐建和各种名称的奖学金设立,无不显示着滑大校友昔日辉煌和今天的温情。中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校友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

第一,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服务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 “爱”。这是校友捐赠大厦的基石。滑大校友慷慨捐赠并不是源于校友的富有,也不仅是因为曾经的青春记忆,而是从母校获得了知识,获得了爱,对母校确实心怀感恩之情。滑大学生从未被看作包袱和被改造的对象来教育,而是一个可能给学校发展带来帮助的未来校友!学生就是校友!

第二,应建立双向互惠的全方位的校友综合服务机构。滑大校友捐赠不是单向的:

一方面接受校友的捐赠,另一方面,也全身心地为校友彼此联络感情,共享经验知识及其事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互惠双赢,是滑大校友管理机构特色,同国内校友会单向的要钱要物有明显差别。

第三,注重较低额度的捐款,加强捐赠文化教育。同中国高校专注于明星校友的宣传和捐赠不同,滑大在重视重量级校友的同时,也从不小看小额捐款。滑大2015至2016学年来自24个国家的8195名校友中有近三分之一是第一次捐赠。

总之,滑大有很多值得借鉴地方,但以广大师生利益为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规律才是根本。背离此本,任何形式的短期行为均难以长久持续推进高校向前发展。

[1]杨健安. 我国高校专利状况研究与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5): 120-124.

[2]薛二勇. 中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 2014(3): 20-26.

[3]莫蕾钰, 洪成文. 精英校友捐赠对大学财政支持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 2016, 10(4): 57-65.

[4]Holloway K. Emerging Researcher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Policy and Practice[R].2015.

[5]Hen M.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ies at Canadian Universities[R].2010.

[6]Doutriaux J, Sorondo A.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comparing the Canadian and Uruguayan experiences[M].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Ottawa, 2005.

猜你喜欢
滑铁卢校友加拿大
“滑铁卢”后无胜仗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校友风采
雨中凭吊滑铁卢古战场
校友风采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小米的“滑铁卢”
这是不是一次国产史诗电影的“滑铁卢”?
加拿大看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