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

2018-02-11 17:34兰增强
学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策略语文

兰增强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也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因其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德育渗透,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高级审美情趣的熏陶,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理想远大、知识丰富、诚信守礼的有为青年。

关键词: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14

在课堂教学中,德育工作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视的一部分。在学生所学诸多科目中,语文因其包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使其德育渗透工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德育水平

(一)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新时期的德育渗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单纯依靠文章讲解对来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可以从写作的教学中进行培养。文章的写作常常渗透着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写作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针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作文课上,教师要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告诉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潜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渗透。通过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写作,不仅能养成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还能培养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的方式应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德育渗透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进行德育的渗透和灌输,还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通过课下多种方式的熏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种方式往往更加有效。辩论会、读书感受交流会、朗诵大赛、演讲大赛、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组织,这样的感受来得更真切可靠。这些活动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无形中接受了道德教育的洗礼,一举多得。

(三)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进行德育渗透

相比空洞无味的说教,有趣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为学生营造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真实的参与感,从而和文章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种方式胜在以情动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持久。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时代进步,教育资源的增多,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教学情境把语文课本中深厚的思想内涵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深挖教学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一)通过教材塑造正确“三观”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千锤百炼,篇篇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学生因为自身阅历有限,年龄小,因此在对课文的理解上往往不能尽善尽美。针对这一点,教师必须设定德育渗透的目标,对课文的内容深刻学习。把这些文章的美展现给学生,教他们如何欣赏美,语文课本中塑造的民族英雄和无数仁人志士,更是值得学生学习和赞美的榜样。教师要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让学生以前辈为榜样、为力量、为楷模,把中国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把新时期的美德弘扬出去。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是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可以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培养。让学生学习唐诗的厚重、宋词的优美、元曲的瑰丽、明清世俗小说的辛辣。通过这些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鼓励学生对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提问,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在学习各种英雄人物的故事时要深入讲解背景,有条件的可以播放爱国主义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要把对祖国的热爱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传授给学生。

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学问高者为师,一身正气顶天立地者为师。教师个人品质的高低往往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信服力。作为教师,要想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就要以身作则,自己先接受教育,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的领路人。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守师德、守礼仪、爱岗敬业,言传身教地教会学生什么是高尚的品德。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平等看待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从而爱上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让他们爱上语文,从而更有力地进行德育渗透。

四、结语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教师持久努力,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这也是一个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言传身教,学生踊跃参与,师生同心同德,最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石燕萍,张悦华.探寻语文教学中积极德育的“良方”[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9).

[2] 陈燕.人无德不立 业无德不兴——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2014(34).

[ 责任编辑 林 娜]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策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