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2018-02-11 17:51郑翠艳
学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思想品德有效性

郑翠艳

摘 要:创设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情境,可以使课堂中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氛围更为融洽、和谐,从而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之下,充分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教师从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的意义入手,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展开研究,提出利用影音技术、实物、民族美德故事等能够提升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情境;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71

所谓教学情境创设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

一、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的意义

根据我多年来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借助对特定教学情境的打造,能够切实改变学生课上的听讲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自身的定位以及内容来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本门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长期以来,尤其是课改前的教材,充斥着高度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使处在思维认知低位状态的学生很难接受这种高位状态上的思考方式,因此思想品德课很难受到学生喜欢。如若学生的听讲状态不佳,任凭授课教师如何费尽口舌,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而言也是枉然,因为学生根本对教师的讲解活动未能给予必要的配合。为此,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改善这一状况,使学生提高听课效果。

第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过于抽象,同其现实生活经验也相去甚远,因此,本门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内容以及所交代的知识点无法唤起学生研习的兴趣,因而学生会采取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课程知识内容。为了改变这一学习现状,对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和形象化的记忆开发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通过事物、事件的直观展现来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情境的创设,使得教学更富形象化,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情感。

结合前述问题,我认为,为真正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任课教师必须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情境教学法则正是提升本门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任何教学活动都并非沙上造屋,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任课教师在构建情境之前,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创设何种情境方才能够不仅使教学活动更为有效,还能够实现对学生听讲热情的调动与吸引。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极具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对于情境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

(一)通过影音技术实现特定教学情境的营造

教师可以通过影音技术来完成情境的营造,所选用的素材可以是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是祖国大好山河的图片,还可以是以祖国自然风光为内容的短视频等。如我在为学生讲解“培育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便在课上为学生播放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图片以及带有声情并茂的讲解词的视频文件,从而让学生为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奇景观所倾倒,这种教学效果明显比以往教师苍白的讲解要好得多。

(二)利用实物创设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情境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实物来创设情境,有利于启迪学生,发挥学生想象力,使学生根据实物来想象,感悟。比如,在教学“与师为友”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高贵品质,我点燃了一支红烛。在点燃红烛后,学生纷纷集中注意力看这支红烛。而我则引导学生思考:这支红烛有着怎样的品质呢?通过观察、想象,学生纷纷给出了答案:红烛具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贵品质。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与红烛有何相似之处呢?学生立刻悟出了老师的崇高精神和品质。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不仅进一步明确了老师是无私的红烛,光荣的园丁,而且加深了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从而做到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要有礼貌等。

(三)通过民族美德故事实现情境的营造

中华各族人民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让人回味无穷的传统美德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故事移植到课堂之上,使学生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聆听、分析与体悟,受到优秀的品德教育。

(四)紧密结合生活,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

有人曾说,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体验情境会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之中,有利于改变学生单纯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不仅如此,在情境体验中还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开展以及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多途径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切实提高思想品德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佳.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4(24).

[2] 刘仕安.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08(5).

[3] 张黎青.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2.

[4] 薛家平.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J].教育探索,2010(6).

[5] 谢八生.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5(9).

[ 责任编辑 李爱莉]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思想品德有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