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源于丰盈的“泉源”

2018-02-11 17:55张西安
学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学写作溪水指导策略

张西安

摘 要:传统的写作教学更注重写作方法的传授,由于受固有模式的约束和内容的限制,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想象力受到束缚,最终难以写出优秀的文章。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从贴近生活,丰富写作材料着手。不仅作文内容要源于生活,教学过程要融入生活,而且教学评价要回归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小学写作;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1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8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小学生正处于写作训练和能力提升关键的学习成长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所提供的素材都要更偏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从生活中寻找“泉源”,才能涌出源源不断的“溪水”。

一、小学生现阶段写作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不知所云、提笔忘字的情况,更有不少学生借助网络搜索优秀的学生佳作,照搬其开头和结尾,而中间的部分则胡编乱造、空洞无物,难以写出优秀的作文。面对学生的这种写作现状,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阅历较浅、生活环境受限的实际情况,明确写作最重要的泉源来自生活,学生的作文一旦偏离最贴近的生活,那么文字乃至文章的表现就会像无水之井,不但没有生机和趣味,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1]。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和观察能力的问题,引导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主动认知的欲望,从而培养其写作创新的理念。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

(一)作文内容源于生活

生活化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日常的生活则是重要的写作内容,将写作的文字表达作为生活的延续,才能逐渐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2]。教学中要多引入来自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或是家庭生活的素材。比如大自然是学生接触的有着最广泛知识的百科全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特有的声音,闻花香、听鸟语,再通过写作积累最真实的一手素材。而校园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如六一儿童节的欢庆晚会、学校的田径运动会、各种书香阅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在学生每次亲身经历和参与后都要有意识地引出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切身的感受描述过程,表达真情实感。

例如过完六一儿童节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属于我们的节日”的拟题让学生表达参与儿童节活动的过程及情感体验;校运会结束后,引导学生写出亲身参与某些项目的体验,表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拼搏决心,而未能参与的学生则可以以啦啦队的角色写作“加油!同学”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记录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在母亲节和母亲共同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将整个经过与感受写出来,再集中展示所有学生的作文,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关心他人,感受生活。

(二)教学过程融入生活

教师还要将整个教学过程生活化,融入更多的生活情境,在情景再现中再一次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有助于学生将情感与体验进行文字化表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兴趣与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差异化个性,积极为其创设不同的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写作任务的促使下更有目的地去观察生活、贴近生活和体验生活,进而产生更多的思考与启发[3]。

比如,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过生日请客吃饭的社会现象,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写作前可以先开展辩论赛,让学生积极融入探讨“这样的现象好不好”的话题中。因为所选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往往能够促使学生展开激烈争辩,表达观点。随后教师再要求学生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客吃饭”为题进行写作时,由于辩论后学生的思路更清晰,所以能够结合自我生活经历和辩论过程中明确的观点条理清晰地进行写作。教师要注意,在写作的过程中即便有學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也不可提前干预其写作思路,要让其不受任何束缚地进行写作,流露真情实感,待写作完成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引导。

(三)教学评价回归生活

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中的评价环节非常重要,“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小学生写作评价工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生活化评价强调教师将评价实施过程看作生活的过程,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在评价过程中,要营造具体情境,让学生似乎置身于真实生活之中,才能确保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此外,教师还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启示作用,采用互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生活化评价环节整合了“一件感人的事”与“一个令人感动的人”两个命题,而有学生将不久前进行校运会长跑比赛中,班里小玲同学比赛过程中主动扶起摔倒的同学而失去名次的事例作为素材进行写作。针对同一个素材,在进行生活化点评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写作侧重点来对比这位学生的作文,首先勾起对比赛过程的回忆,结合“人”与“事”的写作差异方式进行对比总结,让学生互相作为小老师,写出自己对校园生活这一事件的评语和感受,在点评中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其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同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生活就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百科全书。教师开展写作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感受与写作水平设置教学内容,写作话题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让学生能够引用生活中具体的实例,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如此才能摆脱传统写作模式的束缚,确保写作有不断的泉源。

参考文献:

[1] 陈丽清.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5(12):43.

[2] 徐新英.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刍议[J].江百教育,2016(4):51.

[3] 刘庆庆.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的思考和探索[J].学园,2014(5):116.

猜你喜欢
小学写作溪水指导策略
八一作品
溪水侗乡
大路弯弯 溪水缓缓
浅谈小学写作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十八条清清的溪水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